当前版:01版
纳新求实汇民智 披荆奋进助发展
——开州区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掠影

     
  本报通讯员 范绪嫣 杜宇  
  山河焕彩,盛世长歌。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经华光,扎根华夏,深深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新时代新征程,开州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大原则,系统掌握人大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使命任务,圆满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回望2024年,开州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成绩斐然,21项专项工作报告审议深入透彻,5项执法检查精准有力,1项工作评议公正严谨,2项一年三问直击关键,30项调研视察务实高效,3项决议决定彰显担当,20份审议意见切中要害,30篇调研成果极富价值,83人次人事任免规范有序。区人大常委会凭借卓越的工作成效,赢得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2次重要批示,在市级会议的舞台上4次精彩发声,交流经验、展现风采,在“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的建设征程中留下了坚实且深刻的奋斗足迹。  
   这些成果,实力“出圈”  
  从“心”出发,共唱西部环保“双城记”。秉持统筹发展的初心,万达开三地人大常委会携手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合力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开州区人大常委会联动万州、达州人大常委会同步开展听取审议跨界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联合调研,组织召开万达开三地人大常委会第三次联席会议,共同磋商凝聚联防联控共识,共筑山青水美的绿色生态屏障。区人大常委会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关工作惊喜出圈,在全市人大有关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万达开地区水环境污染联防联控的调研报告》在市人大常委会《人大调研》上以整版形式刊发。  
  迎“新”而上,力达市域人大标杆之境。坚持思变上进敢创新,开州区人大常委会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人大各项工作中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力争取得具有开州辨识度的市域标志性成果。主动对接市人大,融合“红色传承+人大履职”,全力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永远与群众站在一起”特色基层单元。该项探索顺利出圈,被纳入开州区2025年“五个一批”重大改革事项,有关工作成效在《半月谈》2025两会看重庆专刊中报道。主动推进汉丰湖法庭立法联系点“立法+司法”特色化打造,从队伍建设、制度创新、功能延伸等方面赋能助力、提档升级。累累硕果成功出圈,立法联系点发挥司法特色优势,围绕21部法律法规草案,征集并上报修改建议142条,采纳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坚持“四化”标准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信息被重庆人大网刊载,并获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肯定批示。  
  同“行”为民,铺就为民服务暖心长卷。保持同频同向同前行,开州区人大常委会厚植履职为民、民生为大的深厚情怀,与党委工作同频共振,与中心工作同向而行。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开放型经济深入调研,协同万州海关、开州商务等单位,牵头助力本土企业寻客源、开通道、建平台。此项工作成果重磅出圈,18万枚“开州产”桑叶蛋直发香港,首次实现全自营出口国际市场。聚焦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协同乡镇(街道)人大,全面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票选)制度,变“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民生实事票决项目一经推出,便火爆出圈,在基层群众、人大代表、部门单位中广泛征集“民生小事”300余个,票决(票选)产生改造农村户厕、提升照明设施、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实事项目199个。  
  这些监督,有力“护航”  
  全面监督,护航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聚焦经济工作重要部署,开州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计划执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批准预算调整和决算,听取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推动重大财经政策有效实施,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开展创建川东北渝东北营商环境高地工作评议,听取“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推进情况、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报告,与市人大上下联动调研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盘活、园区开发区改革攻坚情况,听取审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情况报告,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精准监督,护航民生福祉落地落实。聚焦群众所思所盼,开州区人大常委会围绕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社会文明等方面开展精准监督,听取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工作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专题调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听取和审议医疗保障工作情况报告,对《重庆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检查,听取《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与市人大联动开展《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执法检查,推动条例全面有效实施。围绕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汉丰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开展“一年三问”,以靶向监督之力助推重点工程、重点项目落地落实。  
  全程监督,护航生态环境美丽宜居。聚焦生态文明理念,开州区人大常委会持续多年跟踪监督汉丰湖水质保护的决定、县城周边四面山保护的决定落实情况,坚持每年听取生态环境保护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助力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听取城区屠宰场监管和环境污染问题视察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督促政府破解难点痛点,推动群众多次反映的环境问题得以解决。配合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开州湿地保护工作,收集市、区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0余条,研究交办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督促履行职责,常态化、长效化加大湿地保护修复保障力度,促进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  
  严格监督,护航法治基石坚实可靠。聚焦全面依法治区,开州区人大常委会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体制机制优化,依法对区政府报送的关于加强养犬管理等8份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备案审查率达到100%。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情况、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和“八五”普法决议落实情况等报告,督促政府切实依法行政,提高治理效能。听取审议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情况报告,听取全民反诈工作报告、加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落实情况报告,对社区矫正法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让法治成为保障人民权益、推动社会进步的坚实力量。  
  这些举措,助力“代言”  
  丰富形式,拓宽人大代表畅言渠道。通过建机制、改方式、优服务,开州区人大常委会不断丰富和拓展代表工作的内容和形式,畅通联系交流渠道,更深入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加强代表与人大常委会的交流,制定代表参与人大工作计划,常态化邀请基层一线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50人次,参加执法检查、工作评议、视察调研、各类座谈会等108人次。加强代表与基层群众的交流,迭代升级代表之家(站点)372个,将人大代表活动站纳入村(社区)综合服务大厅集合式服务功能,推行代表小组联片跨乡镇、跨区域开展联合视察、调研,指导代表小组开展跨区域集中视察调研活动13次,组织区人大代表开展联系群众活动1185人次。  
  数字赋能,升级人大代表发言平台。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开州区人大常委会逐步搭建人大代表线上线下数字融合履职平台,打造“指尖”履职新模式。高效筑建数据基石,将全区2700余名三级人大代表基础信息,统一接入渝快政,完成数据舱信息归集工作。逐步实现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贯通区级城市治理中心,在区人大常委会、厚坝镇、和谦镇试点推广应用代表议案建议管理场景,上传处理区、乡镇人大代表建议259条,代表们将可随时随地查看或提交建议。  
  高效督办,激发人大代表建言活力。通过健全科学合理的督办机制,开州区人大常委会强化常委会领导领衔责任,牵头督办《关于提高社区食堂效能的建议》等10件重点建议,依法审议《关于加强人大监督,全面推进开州区道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议案》,推动出台《开州区培育壮大中药材全产业链集群实施方案》,让人大代表的建言献策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引擎。健全完善建议办理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开展优秀代表建议和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比,对重点建议办理落实情况开展个案评议,以奖促提,以奖促办,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代表贴近中心提出的229件议案建议已全部办结并答复代表,让代表议案建议掷地有声。  
  旧岁千般皆入画,新程万里始开篇。新的一年,怀揣着开州百姓的期盼,秉持着人大为民的初心,开州区人大常委会将笃定坚守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使命,披荆斩棘、破浪前行,开拓进取、奋楫争先,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深化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开州实践,以不懈奋斗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开州篇章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