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版寿光蔬菜卖全国
K 三江三里和美乡村
本报记者 喻建国
采摘、分拣、装筐、上车……沾着露珠的螺丝椒从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南门基地出发,5个小时后就摆上了湖北省恩施州商超的蔬菜专柜。
春节期间,除保障线下蔬菜稳定供应外,依托各大电商平台,开州版寿光蔬菜陆续走上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2022年9月,随着鲁渝协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寿光蔬菜“六统一分”模式正式落户我区。山东省寿光市、开州区两地共同组建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育苗、繁种、科研、推广、供给体系,采取“蔬菜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推动我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前一年只能种两茬西红柿,现在一年可种四茬。”在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南门基地,种植户杜红托着两个红彤彤的西红柿,脸上满是欣喜。
从一位泥水匠到蔬菜种植“土专家”,杜红的“华丽转身”得益于鲁渝协作的“师带徒”工程。
自2023年以来,寿光的20多名蔬菜种植专业技术人员陆续进驻我区,共培育100余名蔬菜种植大户,带动8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帮助370多户脱贫户年增收700多万元。
“我们的蔬菜大棚每亩年收益可达3万元,是大田蔬菜的3倍。”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斌介绍,有了技术赋能,蔬菜品质得到大幅提升,价格比普通大田蔬菜高出许多,开州版寿光蔬菜变身为当地农户致富的“金疙瘩”。
汤斌是寿光市派到我区的蔬菜高级工程师,由他主导的开州版寿光蔬菜产销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称赞。
“除了种好这一亩三分地,其他的都不用管。”杜红作为汤斌的忠实“粉丝”,对这种只管种、不为销售发愁的模式很满意。
据介绍,我区依托寿光蔬菜产销服务平台,建立了开州蔬菜线上专卖区;在开州亿丰和万州区蔬菜批发市场设立了开州蔬菜直营批发门店,同时在心连心、惠客隆、三多百货等本地商超进行直销;在湖北省利川市、四川省达州市、重庆主城区等地设立了开州蔬菜直营店。如今,开州版寿光蔬菜正源源不断地从线上线下运往全国各地蔬菜市场,日均销量达8000斤。
“预计到2027年,将在开州建成寿光标准蔬菜基地10万亩,带动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40万亩,产值约50亿元,吸纳本地劳动力20余万人。”在汤斌看来,鲁渝协作终将绽放出璀璨的产业之花,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本报记者 喻建国
采摘、分拣、装筐、上车……沾着露珠的螺丝椒从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南门基地出发,5个小时后就摆上了湖北省恩施州商超的蔬菜专柜。
春节期间,除保障线下蔬菜稳定供应外,依托各大电商平台,开州版寿光蔬菜陆续走上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2022年9月,随着鲁渝协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寿光蔬菜“六统一分”模式正式落户我区。山东省寿光市、开州区两地共同组建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育苗、繁种、科研、推广、供给体系,采取“蔬菜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推动我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前一年只能种两茬西红柿,现在一年可种四茬。”在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南门基地,种植户杜红托着两个红彤彤的西红柿,脸上满是欣喜。
从一位泥水匠到蔬菜种植“土专家”,杜红的“华丽转身”得益于鲁渝协作的“师带徒”工程。
自2023年以来,寿光的20多名蔬菜种植专业技术人员陆续进驻我区,共培育100余名蔬菜种植大户,带动8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帮助370多户脱贫户年增收700多万元。
“我们的蔬菜大棚每亩年收益可达3万元,是大田蔬菜的3倍。”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斌介绍,有了技术赋能,蔬菜品质得到大幅提升,价格比普通大田蔬菜高出许多,开州版寿光蔬菜变身为当地农户致富的“金疙瘩”。
汤斌是寿光市派到我区的蔬菜高级工程师,由他主导的开州版寿光蔬菜产销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称赞。
“除了种好这一亩三分地,其他的都不用管。”杜红作为汤斌的忠实“粉丝”,对这种只管种、不为销售发愁的模式很满意。
据介绍,我区依托寿光蔬菜产销服务平台,建立了开州蔬菜线上专卖区;在开州亿丰和万州区蔬菜批发市场设立了开州蔬菜直营批发门店,同时在心连心、惠客隆、三多百货等本地商超进行直销;在湖北省利川市、四川省达州市、重庆主城区等地设立了开州蔬菜直营店。如今,开州版寿光蔬菜正源源不断地从线上线下运往全国各地蔬菜市场,日均销量达8000斤。
“预计到2027年,将在开州建成寿光标准蔬菜基地10万亩,带动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40万亩,产值约50亿元,吸纳本地劳动力20余万人。”在汤斌看来,鲁渝协作终将绽放出璀璨的产业之花,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