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格化管理 服务更贴近居民

K 蝶变新开州·我们这一年
本报记者 熊瑛 文/图
“以后你有事可以联系网格员,她会及时帮你解决。”2024年2月18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文峰街道南郊社区党支部书记余敏带着网格员来到残疾人黎方兵家里,留下了网格员的联系方式,让黎方兵心里踏实不少。
“自从实施网格化管理后,社区治理更加精细化、专业化,让服务更加贴近居民,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余敏说。
近年来,我区坚持党建统领,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充分利用“141”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大力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不仅让服务更加贴近居民,而且提高了居民自治、自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南郊社区13个网格共计9368名居民是社区网格化管理后的受益者。
加快社区治理速度
文峰街道南郊社区将28个楼院分成13个网格,每个网格安排1名网格员。除了由5名社区干部兼任网格员外,还由区委组织部统一招聘了8名专职网格员。13名网格员采取线上线下双网格化管理模式服务居民,不仅赢得了居民的广泛好评,还得到了市级的充分肯定。2021年,南郊社区获评重庆市“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2023年,南郊社区辖区内的德能·滨海蓝湖小区被评为市园林式居住小区。
2024年9月13日,南郊社区第五网格网格员张前攀在日常安全巡查中发现,辖区出现多处马蜂窝,给小区居民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张前攀立即联系区消防救援局,并上报文峰街道“141”智治平台。消防员接到求助电话后,立即赶赴现场,捣毁了马蜂窝。
“2024年,社区网格员共化解安全风险隐患100余件,风险化解率达90%,涉及井盖破损、飞线充电、外墙砖脱落等。”余敏说,网格化管理加快了社区治理速度,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确保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增加社区治理广度
“帮我在手机上缴一下2025年的医保费。”第七网格的居民王阿姨在网格群里求助网格员谭晶帮忙代缴医保费。
“2025年的医保缴费时间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没有缴医保费的居民,赶快缴费哟。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在手机上缴费,也可以到社区来缴。另外我们可以入户帮着收缴,你们也可以把身份证信息发来,我帮着代缴。”2024年12月26日上午,南郊社区综合服务专干兼第七网格网格员谭晶在网格群里发出通知。
“凡是户籍在本辖区的居民,无车无存款且现限1套房的低保边缘户,如果生了重病或大病,请持本人身份证、户口本、诊断书以及药品发票,到社区申请大病救助。”第九网格网格员吴萍在网格群里也发出通知。
“自从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后,南郊社区所有的信息都能及时传递到每一个网格群,让居民不遗漏每一项惠民政策。”余敏说,各种惠民政策,大家在网格群里都能看到,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让居民及时知晓惠民政策,办理惠民政策,享受惠民政策。
2024年,南郊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双网格宣传,涉及政策咨询、法律宣传、健康保障、惠民政策等公益活动达50场次,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200余件。
传递社区治理温度
“我都忘记了要进行养老资格认证,多亏网格员黄发琼到我家里来帮我办理,我才能按时领取养老金。”居住在第二网格的居民李大爷说,社区网格化管理,让他切身感受到了社区治理的温度。
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及时准确掌握基本养老保险领取人的信息,确保居民养老金及时发放,南郊社区13名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帮助患病、高龄、瘫痪的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养老资格认证。
2024年11月的一天,居住在第九网格的居民唐婆婆突感身体不适,其子女都不在身边,她连忙给网格员杨术珍打电话求助。接到求助电话,杨术珍立即赶到唐婆婆家里,一边联系其家人,一边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将唐婆婆送往医院救治。唐婆婆及其家人切身感受到了温暖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对网格员的认可度大大提升。
“我们社区除设置13个网格、68个微网格外,还成立了1个功能型党小组、13个党小组,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老旧小区改造和小区绿化上献计献策,为社区治理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切实传递着社区治理的温度。”余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