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我区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环境变好了,农村也越来越美了”
  K 蝶变新开州·百姓说事儿
  本报记者 谢国邦
  1月7日清晨,郭家镇大西村村民冉珍秀一如既往地早早起床,她迎着那扑面而来的新鲜空气,漫步在房前屋后的小道上。望着那一垄垄长势喜人的蔬菜,她心里寻思着周末让城里的两个儿子回来,摘些蔬菜带回去品尝。
  60多岁的冉珍秀在大西村生活了大半辈子,以前从未有过清晨在屋后溜达的习惯。她无奈地说,就一个粪池,让每家每户屋后脏得难以落脚。一谈及居住环境,尤其是说到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的粪池,她就直摇头。
  “把粪池改造一下就好了!”这一直是冉珍秀内心强烈的愿望。
  10多年前,冉珍秀家就盖起了楼房,然而粪池却依旧采用传统的敞开式,由此带来的臭气和面源污染让他们一家人饱受困扰。
  “每年一到夏天,粪池里滋生的大量蚊虫到处乱飞……”冉珍秀只要提起以前的状况,脸上就浮现出焦虑的神色,她抱怨道,“那些蚊虫到处乱窜,让人烦不胜烦,小孙子不堪其扰,都被迫搬到城里去住了。”
  最让冉珍秀刻骨铭心的是,几年前一场暴雨导致粪池里的粪水倒灌进厨房,整个厨房瞬间变得污浊不堪、臭气弥漫。下雨时候,粪池里的粪水还会溢出,顺着边沟一直流淌到堰塘,最终流入河中。
  “以前好多粪水都直接流到河里了。”冉珍秀指着家门前大约200米远的东里河说道。以前的粪池没有盖子,粪水也未经处理,路过粪池周边都得捂着口鼻,粪水流经之处都会被污染。她家的厨房紧挨着粪池,只要起风,一股股臭气就会顺着窗户飘进屋内。
  “听说改造厕所不用自己花一分钱,这可真是太好了。”就在冉珍秀一家打算自己掏钱改造粪池的时候,村里传来了好消息:全区统一进行农村厕所改造,这令冉珍秀又惊又喜。
  去年4月,负责改造厕所的施工队伍来到了大西村,冉珍秀家是当地的首批改厕户。
  冉珍秀家以前敞开式的粪池如今已变成了三格式的封闭化粪池,第一格负责收集粪水,第二格对粪水进行处理,第三格储存处理后的粪水,这些粪水可直接用于施肥。为防止沼气聚集产生安全隐患,化粪池的边上还插了一根排气管,沼气可通过管道排出。
  “修建了三格式的封闭化粪池后,环境变好了,农村也越来越美了。”提起现在的居住环境,冉珍秀立刻满脸喜色。
  冉珍秀家三格式的封闭化粪池周围干净整洁,旁边菜地里的蒜苗绿油油的,长势喜人。
  “化粪池刚建成的时候,镇上的干部就告诉我们,第三格经过处理的粪污已经灭杀了大量微生物,用于施肥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冉珍秀介绍说,自家种了两亩地,现在使用处理后的粪水施肥,蔬菜比以前长得更好了。
   部门访谈>>>
  我区已建成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3.2万个
  一个小小的农村化粪池,连起农村千家万户的幸福事。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抓手,事关农村生态、农业生产、农户生活。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牵头推进全区农村改厕工作。我区如何把小厕所改出大民生,取得了哪些成绩?有什么亮点?
  带着大家关注的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邱孝刚。
  问:我区农村厕所改造总体情况如何?
  答:我们坚持推行联户联建联管,厕所革命提质惠民。一是全区上下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树牢“小厕所、大民生”政绩观,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原则,增强改厕惠民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一户一厕”原则,以村为基本单元,拉网式全方位摸排,形成467个村(涉农社区)4118个村民小组286591户厕所数字化台账,掌握有改造意愿农户的底数。三是坚持“三落实”,做好“首厕过关”“联户联建”“联户共管”,确保建一个成一个、使用一个满意一个。自2021年以来,全区已按新标准建成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32003个,使我区卫生厕所占比率达到了87%,同比全国75%的占比率超过12个指标点,满意率均在95%以上。
  问:我区农村厕所改造工作是怎么推进的?
  答:我区聚焦重点问题、紧盯薄弱环节、强化规范管理,推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和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推进问题厕所扎实整改、新建厕所质量过硬、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使用安全有效、农民群众参与度满意度明显提高,全面提高农村改厕工作质量。推进过程中,充分结合实际,推行联户联建联管模式;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满足群众改厕需求。
  问:我区是怎样统筹推进农村公厕和旅游公厕建设的?
  答:我区将农村公厕和旅游公厕建设纳入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根据村庄类型、人口数量、产业特点等合理规划布局公共厕所,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集贸市场、乡村旅游区(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流动人口较集中区域为重点,结合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乡村旅游、人居环境,融合整体环境,将农村公厕建设成乡村景观的一部分。
  问:我区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答:我区将充分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正在开展的场镇(乡村)环境卫生治理专项行动为突破口,持续整治提升全区农村人居环境,以涉及我区群众切身利益的农村厕所、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垃圾、村容村貌、农村道路交通等问题为指向,发动党员群众力量,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做到院内院外干干净净、村容村貌漂漂亮亮、农民生活平平安安、邻里关系和和睦睦,全力推进巴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从农村户厕改造“小切口”铺开和美乡村建设“大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