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将岁月赠山河
工人正在对分布式能源站外部结构进行焊接。
工人正在对乙二醇区域设备进行安装调试。
工人正在组装安装精馏塔外部结构。
工人正在进行工艺管道焊接成型。
合成气大件装置正在吊装中。
2023年1月3日,是一个祥云瑞彩的日子。当天,达州工业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四川正达凯先进智造产业园项目在宣汉县普光经开区正式开工。不到两年,昔日偏僻的山峦沟谷,一座现代化的化工新城呼之欲出。
铺设地上地下管网、建设生产厂房车间、精心安装调试设备……开工以来,项目单位和参建单位勠力同心,在白昼与星夜的交替中拼搏奋进,在汗水与收获的喜悦中攻坚克难,一次次刷新建设进度,成功于2024年10月1日完成分布式能源点火。
力战者,天酬。如今,四川正达凯先进智造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设备林立,工人们正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目之所及尽是忙碌与专注、活力与希望,等待产业园高光时刻的到来——2024年12月28日一次投产成功!
火力全开 7000余人同时作业
隆冬时节的达州宣汉普光山风吹寒,但建设者的心里却温暖如春,干劲十足。2023年1月3日,四川正达凯先进智造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结束后,工人们立马各就各位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首先进行的是地下管网安装作业,总计11公里,最粗的管道直径达3米。”四川正达凯新材料有限公司工艺总监马云鹏告诉记者,宣汉地处川东北,地质结构异常复杂,硬度不一的页岩与黏土并存,虽然之前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真正开挖时,还是遇到了各种特殊情况。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个地方的岩层特别硬,仅挖通那一条沟,我们就用了一个多月。”马云鹏微笑着说,普光的春天姹紫嫣红,美不胜收,但暮春时节阴雨绵绵,土地泥泞,对项目工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条管道前面可正常铺埋,后面就得用大量水泥浇筑地基,否则就会发生沉降导致管道扭曲破裂。
愿以寸心寄巴山,且将岁月赠山河。为了如期完成各项任务,项目单位和参建单位狠抓安全质量、人员调度、物资保障,项目各单元建设一环扣一环,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作业效率。截至2023年4月中旬,项目开挖管沟90%、完成管道安装60%、回填15%。在管沟回填区域,地面以上工程同步进行,综合库房、循环水装置、储罐等加紧建设。
信念是心里的花,它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让人朝着目标勇往直前。“高峰时期,有7000人同时作业,项目现场热火朝天,场面壮观。”马云鹏表示,正达凯公司是一个既追求精益求精又注重人文关怀的企业,每年盛夏时节则采取轮班制,工人们的单班作业时间会大大缩短,有的一天只工作3个小时,并且企业会准备好冰块、绿豆汤和清凉饮品等供大家降暑。
一路绿灯 开辟专用高速匝道
正达凯项目共有2634台各类设施设备,其中多台设备重达500吨以上,安装要求高、难度大、工期紧。参建单位优化方案、克服困难,啃下一个个硬骨头。
2024年2月,项目工艺水循环站、成品罐区、中央控制室等完成主体工程;空气净化装置、合成气制备、乙二醇制备等大件设备进入吊装阶段。
“大件设备吊装,是产业园开工以来难度最大的阶段。产业园大部分设备是从全国各地运过来的,也有部分设备比如压缩机等是从瑞典、法国进口的。最大的单体设备高达80多米,运输和安装都极具挑战性。”马云鹏说,吊装阶段,难度超大,因为每一个步骤都必须精益求精,绝不容错;而有的装置还需要连续安装80多个小时,对工人体力和技术都是严峻的考验。“产业园的项目建设遭遇过雨季、高温等众多困难,但依旧进展神速,这主要得益于参建单位的全力配合和宣汉县委、县政府及各部门的鼎力帮助,以及当地高品质的营商环境。”
有困难直面困难,有问题解决问题。宣汉普光高速出入口是按照标准尺寸建设的,已通行多年,正达凯项目的大件设备无法进出。“正达凯每天有100多辆运输车进出高速路口,物流量非常大。为了满足大件设备的安全、便捷通行,我们与蜀道集团、交警等多部门反复沟通协调,新增了一条大件运输专用匝道。”普光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海青说,新增匝道并非易事,常规需要几个月才能建成的匝道,所有环节一路绿灯,从审批到建成仅仅用了1个月。
2024年7月,大部分设备安装到位。“各项设备安装完毕后,我们立马进行多次调试,以确保各个板块准确无误,因为只要设备开始投产,生产系统就将一直运行。”马云鹏骄傲地表示,2024年9月,合成气制备、乙二醇制备等设备安装完成;分布式能源站已调试完成;220KV智能变电站、中央控制室等已完成投用。
两年艰辛不寻常,僻静乡野起新城。2024年10月1日,正达凯项目分布式能源点火成功。大家欢呼雀跃,百感交集。
人文关怀 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安全是幸福的保障,是发展的基石,是企业的生命线。正达凯项目的建设追求效率、追求质量,更追求安全。
“我们非常重视安全,员工必须遵循四套安全规范。”马云鹏说,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家庭的顶梁柱,人安全,事竟成。
人人安全,家家放心。正达凯对安全生产的严格要求,只是该产业园人文关怀的一个缩影。在正达凯,像这种直抵员工内心深处、满足真实需求的事例很多,也格外温暖。
“我们的大部分工程师来自北方,以内蒙古、山西、甘肃、山东等地居多。我的故乡就在千里之外的呼和浩特,刚到宣汉时,工作之余思念家人,思念故乡的一草一木。”马云鹏坦言,想家、想孩子是人之常情,为了让员工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产业园在园区设置了双职工岗位,他第一时间将妻儿和父母都接到了宣汉。
“我们公司不仅关心员工,还特别关心员工的下一代。为了保障孩子有学上,产业园在宣汉县城设置了员工公寓,孩子们可以挑选公寓周边的学校就读。如果家长有心仪的学校,也可以自己租学校附近的房子,产业园提供相应的租房补贴。”马云鹏开心地说,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认真做作业的样子,他觉得所有的疲累都一扫而空了。
在正达凯先进智造产业园内,与马云鹏经历相似的有100多人,如今他们与另一半都在园区内工作,夫妻每天一起上班,一起归家,孝敬家中老人,辅导孩子作业,幸福感满满。
“我是甘肃陇南的,2023年1月到的宣汉普光。产业园在生活上如餐饮、住宿等方面全方位保障,让我很快融入了这里。从项目地平完成,到地下管网建设,再到大件设备吊装,每一个节点我都参与其中,有压力但更多的是成就感。”工程师郭海龙说,在工作中,产业园管理非常人性化,他周末会与同事换班,不休息连续上,攒够休息日每两个月回一次家。400多公里的路程,不算远,想到马上能见到孩子,他感觉高速路上迎面吹来的风都是甜的。
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是每一个正达凯人的心愿。如今,在正达凯先进智造产业园建设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加班加点进行单机调试和设备联调,虽然忙碌,但却温馨,每个人心中充满干劲,力争一期工程于2024年12月28日一次投产成功。
(本版文图由达州日报社提供)
工人正在对乙二醇区域设备进行安装调试。
工人正在组装安装精馏塔外部结构。
工人正在进行工艺管道焊接成型。
合成气大件装置正在吊装中。
2023年1月3日,是一个祥云瑞彩的日子。当天,达州工业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四川正达凯先进智造产业园项目在宣汉县普光经开区正式开工。不到两年,昔日偏僻的山峦沟谷,一座现代化的化工新城呼之欲出。
铺设地上地下管网、建设生产厂房车间、精心安装调试设备……开工以来,项目单位和参建单位勠力同心,在白昼与星夜的交替中拼搏奋进,在汗水与收获的喜悦中攻坚克难,一次次刷新建设进度,成功于2024年10月1日完成分布式能源点火。
力战者,天酬。如今,四川正达凯先进智造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设备林立,工人们正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目之所及尽是忙碌与专注、活力与希望,等待产业园高光时刻的到来——2024年12月28日一次投产成功!
火力全开 7000余人同时作业
隆冬时节的达州宣汉普光山风吹寒,但建设者的心里却温暖如春,干劲十足。2023年1月3日,四川正达凯先进智造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结束后,工人们立马各就各位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首先进行的是地下管网安装作业,总计11公里,最粗的管道直径达3米。”四川正达凯新材料有限公司工艺总监马云鹏告诉记者,宣汉地处川东北,地质结构异常复杂,硬度不一的页岩与黏土并存,虽然之前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真正开挖时,还是遇到了各种特殊情况。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个地方的岩层特别硬,仅挖通那一条沟,我们就用了一个多月。”马云鹏微笑着说,普光的春天姹紫嫣红,美不胜收,但暮春时节阴雨绵绵,土地泥泞,对项目工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条管道前面可正常铺埋,后面就得用大量水泥浇筑地基,否则就会发生沉降导致管道扭曲破裂。
愿以寸心寄巴山,且将岁月赠山河。为了如期完成各项任务,项目单位和参建单位狠抓安全质量、人员调度、物资保障,项目各单元建设一环扣一环,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作业效率。截至2023年4月中旬,项目开挖管沟90%、完成管道安装60%、回填15%。在管沟回填区域,地面以上工程同步进行,综合库房、循环水装置、储罐等加紧建设。
信念是心里的花,它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让人朝着目标勇往直前。“高峰时期,有7000人同时作业,项目现场热火朝天,场面壮观。”马云鹏表示,正达凯公司是一个既追求精益求精又注重人文关怀的企业,每年盛夏时节则采取轮班制,工人们的单班作业时间会大大缩短,有的一天只工作3个小时,并且企业会准备好冰块、绿豆汤和清凉饮品等供大家降暑。
一路绿灯 开辟专用高速匝道
正达凯项目共有2634台各类设施设备,其中多台设备重达500吨以上,安装要求高、难度大、工期紧。参建单位优化方案、克服困难,啃下一个个硬骨头。
2024年2月,项目工艺水循环站、成品罐区、中央控制室等完成主体工程;空气净化装置、合成气制备、乙二醇制备等大件设备进入吊装阶段。
“大件设备吊装,是产业园开工以来难度最大的阶段。产业园大部分设备是从全国各地运过来的,也有部分设备比如压缩机等是从瑞典、法国进口的。最大的单体设备高达80多米,运输和安装都极具挑战性。”马云鹏说,吊装阶段,难度超大,因为每一个步骤都必须精益求精,绝不容错;而有的装置还需要连续安装80多个小时,对工人体力和技术都是严峻的考验。“产业园的项目建设遭遇过雨季、高温等众多困难,但依旧进展神速,这主要得益于参建单位的全力配合和宣汉县委、县政府及各部门的鼎力帮助,以及当地高品质的营商环境。”
有困难直面困难,有问题解决问题。宣汉普光高速出入口是按照标准尺寸建设的,已通行多年,正达凯项目的大件设备无法进出。“正达凯每天有100多辆运输车进出高速路口,物流量非常大。为了满足大件设备的安全、便捷通行,我们与蜀道集团、交警等多部门反复沟通协调,新增了一条大件运输专用匝道。”普光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海青说,新增匝道并非易事,常规需要几个月才能建成的匝道,所有环节一路绿灯,从审批到建成仅仅用了1个月。
2024年7月,大部分设备安装到位。“各项设备安装完毕后,我们立马进行多次调试,以确保各个板块准确无误,因为只要设备开始投产,生产系统就将一直运行。”马云鹏骄傲地表示,2024年9月,合成气制备、乙二醇制备等设备安装完成;分布式能源站已调试完成;220KV智能变电站、中央控制室等已完成投用。
两年艰辛不寻常,僻静乡野起新城。2024年10月1日,正达凯项目分布式能源点火成功。大家欢呼雀跃,百感交集。
人文关怀 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安全是幸福的保障,是发展的基石,是企业的生命线。正达凯项目的建设追求效率、追求质量,更追求安全。
“我们非常重视安全,员工必须遵循四套安全规范。”马云鹏说,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家庭的顶梁柱,人安全,事竟成。
人人安全,家家放心。正达凯对安全生产的严格要求,只是该产业园人文关怀的一个缩影。在正达凯,像这种直抵员工内心深处、满足真实需求的事例很多,也格外温暖。
“我们的大部分工程师来自北方,以内蒙古、山西、甘肃、山东等地居多。我的故乡就在千里之外的呼和浩特,刚到宣汉时,工作之余思念家人,思念故乡的一草一木。”马云鹏坦言,想家、想孩子是人之常情,为了让员工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产业园在园区设置了双职工岗位,他第一时间将妻儿和父母都接到了宣汉。
“我们公司不仅关心员工,还特别关心员工的下一代。为了保障孩子有学上,产业园在宣汉县城设置了员工公寓,孩子们可以挑选公寓周边的学校就读。如果家长有心仪的学校,也可以自己租学校附近的房子,产业园提供相应的租房补贴。”马云鹏开心地说,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认真做作业的样子,他觉得所有的疲累都一扫而空了。
在正达凯先进智造产业园内,与马云鹏经历相似的有100多人,如今他们与另一半都在园区内工作,夫妻每天一起上班,一起归家,孝敬家中老人,辅导孩子作业,幸福感满满。
“我是甘肃陇南的,2023年1月到的宣汉普光。产业园在生活上如餐饮、住宿等方面全方位保障,让我很快融入了这里。从项目地平完成,到地下管网建设,再到大件设备吊装,每一个节点我都参与其中,有压力但更多的是成就感。”工程师郭海龙说,在工作中,产业园管理非常人性化,他周末会与同事换班,不休息连续上,攒够休息日每两个月回一次家。400多公里的路程,不算远,想到马上能见到孩子,他感觉高速路上迎面吹来的风都是甜的。
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是每一个正达凯人的心愿。如今,在正达凯先进智造产业园建设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加班加点进行单机调试和设备联调,虽然忙碌,但却温馨,每个人心中充满干劲,力争一期工程于2024年12月28日一次投产成功。
(本版文图由达州日报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