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大进镇杨柳村携手宣汉县漆树乡朝阳村共同发展
做大“朋友圈” 共赴“振兴路”
大进镇杨柳村民宿灯饰。(受访单位供图)

  K 帅乡党建
  本报记者 谢国邦
  近日,海拔2000米的大进镇杨柳村瑞雪纷飞,赏雪的游客络绎不绝,让村里的两家民宿开始热闹开来。
  村里的两家民宿负责人分别是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漆树乡朝阳村村民刘运洪和我区大进镇杨柳村村民徐传兵,民宿的接待能力各有20余人。大批游客的到来,两家民宿通力合作,共同承担起了餐饮和住宿接待。
  比邻两地村民共同发展,这是杨柳村做强“朋友圈”,和比邻的朝阳村共赴振兴路的一个缩影。杨柳村与朝阳村虽然地域接壤,但以前由于是两个不同省市的行政村,长期以来各自为政,自谋出路,鲜有往来。改变来自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创建,让这两个村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以区域相邻、山水相连、产业相近、资源相似、百姓相融的优势,以兄弟般的情感,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并肩前行。
  支部联建促发展
  合作共赢是发展的主旋律,村级经济发展亦是如此。杨柳村和朝阳村的联合发展从党支部联建开始。
  2023年,杨柳村党支部和朝阳村党支部主动向“红岩先锋”变革型党组织转型,共同签订《边界党建暨边界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结对协议书》,建立党支部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成立川渝朝杨金边民宿党支部,推行“支部共建、产业共育、振兴共推、新风共树、乡村共治”区域协同党建模式。
  “党建联建倒逼我们党支部不断‘修炼内功’。”杨柳村党支部书记黄云说,以联建为契机,杨柳村党支部重点抓党建提能级、党建带全局,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杨柳村党支部2023年被评为全区五星级村党组织。刘朝香、刘上进两名党员先后被评为“开州好人”。
   产业发展肩并肩
  巴山大峡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声名远播,距离杨柳村仅数百米。游客进村来,经济得发展。杨柳村与朝阳村达成一致协议,齐心协力发展民宿产业。两村共同成立民宿产业协会,制定民宿发展公约和《金边民宿协会章程》,实现标准化打造、规范化运营、规模化发展,协同打造民宿产业联合体。
  “村里不但支持我开民宿,还指导我按规范化标准建设厨房和客房。”徐传兵的民宿2023年建成,投入运行后深受游客的喜爱,生意一下就火红起来。仅2024年6月至8月,纯收入就接近10万元。
  2023年前后,杨柳村与朝阳村的民宿产业得到空前发展,累计达到15家,为两地村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约200名村民受益。
  除了发展民宿,两村在中药材种植方面也紧握“双手”,集中连片种植天麻、党参、金荞麦等中药材3120亩,在生产、加工、营销等环节实现资源互补、渠道共享,协同打造特色中药材种植集聚区。在万亩茶园基地——三峡药博园——巴山大峡谷旅游线路上找准经纬度,立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特点,每年在杨柳池巴渝民宿联合举办龙虾啤酒节、土家族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动态共享游客食宿、游览等需求信息,推进景点之间线路互通、资源互享、客源互送,积极构建融合发展“朋友圈”,协同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
  共育乡村新风尚
  地域相连,注定两地村民往来密切,乡风文明需同频共振。
  “朝阳村比杨柳村早几年整治‘无事酒’等陋习,但始终难以根除。”杨柳村党支部书记黄云介绍,最初,朝阳村整治“无事酒”等陋习,收效并不理想。由于杨柳村和朝阳村两个村的大多数村民都是亲朋好友,虽然一边不让办“无事酒”,可另一边却依旧大张旗鼓地操办,礼金送出去了就有来无回,不少村民苦不堪言。朝阳村村民为收回礼金,有些人悄悄地跑到杨柳村来办“无事酒”。
  这股歪风邪气必须要叫停,两村相约共同净化乡风文明。杨柳村和朝阳村组织双方村民代表一起商议,围绕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共同制定村规民约,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互认互领。
  另外,杨柳村和朝阳村聚焦基础设施短板,充分整合两地政策资源资金,“一体化”部署、“一盘棋”推进,共同完成风貌改造、断路连接、人畜饮水、垃圾分类、亮化工程等项目12个。常态开展“同巡一片林、共护一条河”活动21次,发动两地47名群众自愿担任“民间林长”“民间河长”。
  2023年以来,杨柳村和朝阳村群众联合开展“村晚”汇演、法治教育、村民议事等活动8次。全面落实“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工程,划分跨省域共治微网格4个,实现网格事件办结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