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大网格” 下好“一盘棋”
志愿者辅导留守儿童做作业。(受访单位供图)
K 部门乡镇头条
本报记者 陈杰 通讯员 李蜀粤
近年来,渠口镇大力推进基层治理网与数字网有机融合,建立完善“党建引领统筹、一张网格兜底、一支队伍统管、一个平台统调”的治理模式,打造“基础力量+专业力量+社会力量+智能感知”的网格团队,实现“双网格”全覆盖、全联动、全贯通。
践行“民呼我为”全域智治“一张网”
“现在大多数居民家里,都只有老年人在家,平时有个什么事,在微信群里发个消息,就有人主动帮忙办了。”渠口镇巨屏社区居民吴大爷说。
近年来,渠口镇通过党建统领组织赋能、系统变革网格重塑,全面优化调整全镇16个网格、91个微网格,按照“一格一群”激活线上网格16个,配齐配强“1+3+N”治理力量,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处理、深度融合。
渠口镇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壮大了“渠口先锋”志愿服务队,通过“线上征集+梳理需求+网格派单+志愿接单+线下评估”的服务模式,梳理镇、村社区两级高频服务群众事项45件,有效汇聚党员、村民代表、“五老人员”及“能干人”等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把基层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个院落、每户家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吸纳志愿者近520人,累计走访重点人群1030人次,开展清洁家园、平安巡逻、困难帮扶、理论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180余场次,切实发挥好全域智治“一张网”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一呼百应”的良好氛围。
着眼幸福院落多方联动“一条心”
“农村问题最大的就是空巢老人多,也是最让我们头疼的。”渠口镇铺溪村党支部书记龙涛一直把“一老一小”挂在心中,结合“线下走访+线上打卡”的模式,联动网格员、院落长、志愿者等工作力量,随时掌握老人起居、健康状况,及时帮他们解决困难、给予帮助。
渠口镇始终以“村民吹哨、网格报到”为核心理念,结合“141”基层智治体系实战应用,探索推广“红旗微治”模式,按照就近、合理的基本原则,联动网格多方力量,细化网格颗粒度,分好网格责任田,以自然院落为最小单元,将全镇91个小组细分为196个微院落,实行“个人单独积分+院落捆绑积分、加分正向激励+扣分反向约束”的“双轨赋分”机制,评比“红旗院落”“红旗标兵”,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精益化。
渠口镇还联合了交巡警支队、司法所、派出所、卫生院等共建力量下沉网格,用好网格员、信息员、网评员、舆情员4支队伍,把法律顾问、能工巧匠、“五老人员”等纳入网格服务治理“智囊团”,打造了“一网格一议事点”,形成了“一事一议一处理一反馈”机制,通过线下网格走访、线上工作群反馈、平台一键调度,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接访下访、调解纠纷等120余次,有效解决了道路交通安全、场镇清洁卫生、就业社保政策解读等“关键小事”60余件,真正做到了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把问题化解在第一线。
依托数字赋能掌上便民“一键通”
“现在有了‘渝快办’,一个手机就可以让我们少跑好多路。”“一站式”掌上咨询、掌上办理、掌上查询、掌上评价的全流程在线服务,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渠口镇依托基层智治平台,大力宣传推广“渝快办”,将分散的养老、托幼、医疗、教育、就业等基本民生服务资源统一聚集,推动网格化与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融合,切实让群众享受到“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带来的便捷高效。
今年以来,渠口镇依托“渝快办”“渝悦救助通”“民呼我为”等线上应用,办理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230余件,办结率100%,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渠口镇通过院坝会、网格微信服务群等,“线上+线下”定期公示党务、政务、财务、服务等事项,扩大了政策公开覆盖面,让常年在外的群众也能第一时间知晓家乡事。
做好最小单元,做优最小细胞。“下一步,渠口镇将持续推进‘双网格’工作模式,围绕‘入户关怀好、宣传引导好、公益服务好、议事协商好、数字赋能好’的要求,实现‘智慧+智能’的双驱动,让群众‘智’享幸福。”渠口镇有关负责人说。
K 部门乡镇头条
本报记者 陈杰 通讯员 李蜀粤
近年来,渠口镇大力推进基层治理网与数字网有机融合,建立完善“党建引领统筹、一张网格兜底、一支队伍统管、一个平台统调”的治理模式,打造“基础力量+专业力量+社会力量+智能感知”的网格团队,实现“双网格”全覆盖、全联动、全贯通。
践行“民呼我为”全域智治“一张网”
“现在大多数居民家里,都只有老年人在家,平时有个什么事,在微信群里发个消息,就有人主动帮忙办了。”渠口镇巨屏社区居民吴大爷说。
近年来,渠口镇通过党建统领组织赋能、系统变革网格重塑,全面优化调整全镇16个网格、91个微网格,按照“一格一群”激活线上网格16个,配齐配强“1+3+N”治理力量,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处理、深度融合。
渠口镇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壮大了“渠口先锋”志愿服务队,通过“线上征集+梳理需求+网格派单+志愿接单+线下评估”的服务模式,梳理镇、村社区两级高频服务群众事项45件,有效汇聚党员、村民代表、“五老人员”及“能干人”等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把基层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个院落、每户家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吸纳志愿者近520人,累计走访重点人群1030人次,开展清洁家园、平安巡逻、困难帮扶、理论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180余场次,切实发挥好全域智治“一张网”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一呼百应”的良好氛围。
着眼幸福院落多方联动“一条心”
“农村问题最大的就是空巢老人多,也是最让我们头疼的。”渠口镇铺溪村党支部书记龙涛一直把“一老一小”挂在心中,结合“线下走访+线上打卡”的模式,联动网格员、院落长、志愿者等工作力量,随时掌握老人起居、健康状况,及时帮他们解决困难、给予帮助。
渠口镇始终以“村民吹哨、网格报到”为核心理念,结合“141”基层智治体系实战应用,探索推广“红旗微治”模式,按照就近、合理的基本原则,联动网格多方力量,细化网格颗粒度,分好网格责任田,以自然院落为最小单元,将全镇91个小组细分为196个微院落,实行“个人单独积分+院落捆绑积分、加分正向激励+扣分反向约束”的“双轨赋分”机制,评比“红旗院落”“红旗标兵”,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精益化。
渠口镇还联合了交巡警支队、司法所、派出所、卫生院等共建力量下沉网格,用好网格员、信息员、网评员、舆情员4支队伍,把法律顾问、能工巧匠、“五老人员”等纳入网格服务治理“智囊团”,打造了“一网格一议事点”,形成了“一事一议一处理一反馈”机制,通过线下网格走访、线上工作群反馈、平台一键调度,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接访下访、调解纠纷等120余次,有效解决了道路交通安全、场镇清洁卫生、就业社保政策解读等“关键小事”60余件,真正做到了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把问题化解在第一线。
依托数字赋能掌上便民“一键通”
“现在有了‘渝快办’,一个手机就可以让我们少跑好多路。”“一站式”掌上咨询、掌上办理、掌上查询、掌上评价的全流程在线服务,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渠口镇依托基层智治平台,大力宣传推广“渝快办”,将分散的养老、托幼、医疗、教育、就业等基本民生服务资源统一聚集,推动网格化与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融合,切实让群众享受到“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带来的便捷高效。
今年以来,渠口镇依托“渝快办”“渝悦救助通”“民呼我为”等线上应用,办理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230余件,办结率100%,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渠口镇通过院坝会、网格微信服务群等,“线上+线下”定期公示党务、政务、财务、服务等事项,扩大了政策公开覆盖面,让常年在外的群众也能第一时间知晓家乡事。
做好最小单元,做优最小细胞。“下一步,渠口镇将持续推进‘双网格’工作模式,围绕‘入户关怀好、宣传引导好、公益服务好、议事协商好、数字赋能好’的要求,实现‘智慧+智能’的双驱动,让群众‘智’享幸福。”渠口镇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