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丰乐街道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农村有看头农业有奔头农民有赚头
    “我在丰乐有块地”亲子农场。(受访单位供图)

  K 三江三里和美乡村
  本报记者 熊程成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今年以来,丰乐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动能,以盘活村级集体闲置土地资源为突破口,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平台,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带领群众走上增收致富的“快车道”,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让农村更有看头、农业更有奔头、农民更有赚头,美丽乡村的动人画卷在丰乐大地徐徐展开。
  盘活耕地 打造“亲子农场”
  久违的冬日暖阳,犹如天空的柔情,默默地洒下温暖,为寒冷的季节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诗意。在丰乐街道乌杨村的一处菜园里,一大片豌豆尖在阳光下肆意生长。
  “这个菜园可不是一般的菜园哦,是我们村专门打造的亲子农场,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我在丰乐有块地’。”乌杨村党支部副书记李载堂告诉记者。
  12月9日,记者在乌杨村“我在丰乐有块地”亲子农场中看到,一块块整齐编号的耕地宛如大地的棋盘,种满了各种蔬菜,长势喜人。
  据了解,为了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加强耕地保护和提升利用,丰乐街道统一规划“潜力”耕地50亩,并以每50平方米200元一年的价格租给市民播种、施肥、除草、采摘,让他们“零距离”感受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
  亲子农场25号地块的认领人周涛说:“这里离城区近,我闲暇的时候就上来种种地、摘摘菜。我今天摘了前几天种的上海青,很新鲜,我觉得这种方式真的很有意思,既能亲近大自然,又能体验农耕的乐趣。”
  同心协力互帮互助,能成事。为帮助每一块耕地结出硕果,乌杨村还组建了农耕帮扶队伍,队员们定期对认领耕地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同时,在亲子农场附近增设高清摄像头,通过微信群实时反馈每块耕地里的蔬菜生长情况,让认领人在家也能掌握蔬菜的生长情况。
  李载堂介绍,乌杨村整合各类资源,在村里打造“我在丰乐有块地”亲子农场,10月底就完成了首期30多个地块的施工,一周内全部被认领了。现在,村里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二期扩建工作,预计将推出300多个地块,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余元。
  文旅赋能 转变产业模式
  乌杨村不仅可以种地体验农耕生活,还可以品茶聊人生,观景采果撒欢。
  “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汉丰湖……”
  在汉丰湖畔,人们坐在精心打造的茶摊里,品着清新的茶水,慵懒地晒着太阳,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而每年的秋季,汉丰湖乌杨段的彩林与候鸟,编织成了一个童话世界,吸引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留念。
  乌杨村也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柑橘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繁荣。记者在乌杨村的一处果园里看到,柑橘挂满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装车,将新鲜的柑橘发往全国各地乃至俄罗斯等国家。
  今年以来,丰乐街道着力将乌杨村打造成集农耕文化、惬意休闲、迷人观光、深度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文旅综合体。
  丰乐街道还积极探索耕地质量保护和耕地提升利用新路径,打好资金“组合拳”,高标准改良规模果园,依托果园、农场、民宿、广场,为游客提供“赏花品果”“提锄种菜”“品茶休憩”等多元化需求,实现文旅产业由单一观光型向复合消费型升级转变。
  农旅融合 共享生态经济
  “叮叮咚咚,叮叮咚咚……”日前,在丰乐街道黄陵村的一处山崖边,工人们正在加紧进行挡墙的施工建设。
  “这里将建成一个悬崖酒店,目前正在进行挡墙的施工建设。挡墙是悬崖酒店前期建设的基础,待挡墙修建完成后才能进行后面的施工建设。”黄陵村党支部书记刘建民说。
  丰乐街道为探索集果园采摘、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文旅融合新路子,经多方论证,在山水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的黄陵村9组修建悬崖酒店。该酒店总投资850万元,拟建设1个接待中心和20栋独立的太空舱民宿,于今年8月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后预计年收入200万元,将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近100万元。
  悬崖酒店的建设是丰乐街道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丰乐街道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多次组织街道群众代表、能人志士召开座谈会,大家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言献策,探索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实施产业提升项目,成立乡村振兴强村公司,实行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项目资金打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全面激活了各村资金、项目潜能,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由各村“单打独斗”到村村“抱团发展”的转变。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丰乐街道将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清查农村闲置资源、低效利用资源以及自用可利用资源,进一步释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