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云枫街道齐抓共管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小区环境更好了,我们越住越舒心”
    小区居民在一起议事。

  K 部门乡镇头条
  本报记者 程超 文/图
  “路面干净整洁,宣传画令人赏心悦目,车辆停放井然有序……”近日,在云枫街道永安社区永安一号院内,众多居民纷纷赞叹道。他们居住的这片曾被视为“脏乱差”的移民还建房老旧小区,如今已焕然一新,展现出别样的风采。
  近年来,云枫街道永安社区始终秉持问题导向,组建了一支多元化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深入小区、走进居民家中,了解居民的所思所盼、所想所愿,广泛收集“微心愿”,大力推行微治理,形成了“社区党支部、小区自管小组、志愿者”齐抓共管、互促互进的工作格局,昔日的老旧小区彻底告别“脏乱差”,迎来了干净整洁的新面貌。
  组建志愿服务队伍
  “我们有一支志愿者队伍,他们来自律师、医生、教师等各行各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全心全意为小区居民服务。”永安社区党支部书记余定英说。
  据介绍,永安社区创新组建“11135”网格微治理团队,即1名网格指导员、1个网格党小组、1个小区自管小组,还有网格员、微网格员和邻里爱心员3员,以及居民代表、退役军人代表、在职干部代表、退休干部代表和企业代表5代表,共同助力社区治理。
  “我们还建立了社会组织团队,每个小区都拥有一支由企业和贤达人士组成的团队,致力解决小区治理中的难题。”余定英介绍。
  永安社区的无职党员也积极参与小区治理,他们亮身份、亮承诺、亮实绩,社区按需、因事、因人设置相应岗位,如老旧小区治理督导岗和矛盾纠纷调解岗等。
  在这支志愿者队伍的积极参与下,永安社区的居民们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以永安1号院为例,志愿者队伍不仅全面清理了小区环境卫生和绿化带,还重点整治了充电棚杂物堆积、“僵尸车”停放和电瓶车“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升级了智能车牌识别道闸系统,增设了监控摄像头,使小区管理更加便捷、居民生活环境更加安全。
   多元参与小区治理
  “今年我们永安1号院很多居民拿到了房产证。”居民姜延富说。
  永安1号院有8个单元楼的居民长期面临产权证办理的难题,这一问题源自修建时孔桩超深等复杂情况。多年来,居民们对此束手无策。永安社区组织网格专班,逐级反映协调,在区级相关部门、云枫街道办的协调下,这一困扰居民多年的产权证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
  72岁居民徐道菊,因身患疾病行动不便,其女儿邱秀想要带她去医院进行体检也显得尤为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网格员肖君和其他志愿者主动上门,最终成功帮助徐道菊到医院完成了体检。
  永安社区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困难弱势群体为重点,采取小区微信群、红枫·议事亭信箱、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实现“微心愿”征集全覆盖,并按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内容时限的不同,将“微心愿”细化为养老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稳定就业、自建房办证等方面的民生台账,让“微心愿”释放出“大能量”,切实为居民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新时代社区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和责任担当,更拉近了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真正做到了解民忧、暖民心。”永安社区有关负责人说。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这面文化彩绘墙才完工,相比以往真是焕然一新。我们还精心规划了停车位,安装了充电装置。”网格员肖君说。
  永安1号院的治理小组以居民的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对小区进行了升级改造,从规范设置各类车辆停车位、搭建充电棚、规范电瓶车充电,到彻底整治“飞线充电”现象,每一步都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这些改造的费用并不高,我们联系了供电、通讯等几家专业的运营公司,由他们提供安装服务,确保了改造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余定英说。
  永安1号院还注重消除安全隐患,常态化清理院内、楼梯间及阳台的易燃杂物,拆除违章建筑,增设消防器材。对楼道进行常态保洁,清理“牛皮癣”,整治私拉乱接的电线、通讯线路,使小区内外焕然一新。
  在绿化方面,永安1号院利用有限空间,合理规划花台,添置花草绿植,为小区增添一抹生机。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安装了车、人智慧识别系统,实现了人车分流。创建智慧小区,完善智能提醒功能,如垃圾分类入桶提醒、消防通道禁停车辆提醒、电瓶车充电处规范停放及充电提醒等。
  “现在的小区环境真是好多了,我们越住越舒心。”小区居民陈行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