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新华社记者 谢佼 李晓婷 袁秋岳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表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自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向着“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定位不断奋进。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引下,成一山两翼、渝两江四岸,西部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加速崛起、动能澎湃。
8万亿元体量拼出经济发展新增速
11月2日,重庆女孩侯雨岚成为今年从铁路成都车站出发的第1亿名旅客。
“我常来成都出差,从成都东站到重庆沙坪坝站只需1个多小时。”侯雨岚笑着说。今年前10月,成都向重庆发送铁路旅客646.2万人次,日均超过2万人次。这是成渝两地密切往来的生动缩影。
从成渝铁路到成遂渝铁路、成渝高铁,加上在建的成渝中线高铁,轨道直通的双城时空距离不断拉近。四川和重庆省际已建成铁路通道6条,通车高速公路16条。
按照规划纲要总体要求,要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
相向而行,川渝两地建立多层次、常态化合作机制,联合印发100余个政策文件,注重政策共用、事项通办。前三季度300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已完成投资3699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84.7%,超时序进度9.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领域投资较快增长,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5%。
成渝地区拥有41个全工业品类,现代化全产业链特色鲜明、链条完整,汽车、电子信息、动力电池等产业在全国地位突出。通用电气医疗中国副总裁、供应链总经理陈和强说,企业已在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起四个供应链集群,带动上下游上千家供应商。
目前,18.5万平方公里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总人口已近亿。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达81986.7亿元,在2021年突破7万亿元后,用2年时间再上一个万亿元台阶。今年前三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1891.40亿元,同比增长5.6%,经济总量加速接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
贵州、云南均提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规划,陕西提出建立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对接机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地位日益明显,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瞄准前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四川稻城,海拔4410米。
极难观测的宇宙射线,被稻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捕捉到痕迹。通过各种精密仪器,这些射线痕迹转变为数据,通过数据专线传送至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进行处理。
这是成渝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应用场景之一。目前,11个国家大科学装置、5个国家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西部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在川渝落地建设,西部科学城建设开启“一城多园”模式。
位于成都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实验现场,不时闪动炫目光芒,2023年8月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取得重大突破。
“可控核聚变反应已在科学上得到了验证,下一步是工程实现。”中国环流三号团队负责人钟武律说,得益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关研究在天府新区取得了支持,国际合作有序进行。
成渝地区现已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61项,共享大型仪器设备1.3万余台(套),时速400公里高速列车节能辅助驾驶系统等一批创新成果实现应用,重大装备制造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国产大飞机的机头在这里制造,“华龙一号”等核电技术在这里研发,“翼龙”“双尾蝎”等工业无人机在这里形成完整产业链,北斗芯片等空天信息产业表现强劲。
从宇宙线观测的深空到暗物质探寻的深地,从科学研究到科技产业,成渝地区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硬实力不断提升。
以开放促改革搭建贸易往来新高地
10月25日,一列装载东盟货物的“东盟快班”驶出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预计最快2周后将抵达波兰。通过连接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成渝地区进一步壮大开放贸易。今年前三季度,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货值同比增长80%。
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的542个港口。“有了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我们产品发到缅甸的货运时间由2个月压缩到4天。”重庆德呈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和平说。
成渝是西部两个超大城市,地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联结点。成都双流、成都天府、重庆江北三个国际机场高频运转,向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目标迈进。沿着空、铁、水、公等通道,成渝地区正突破内陆腹地的区位限制,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以开放促改革,成都国际铁路港累计形成137项制度创新成果。重庆改革“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为融资凭证,为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内企业累计融资4亿元。
全球客商纷纷前来。10月底,英特尔宣布在成都增加3亿美元注册资本扩容;在重庆举办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上,六大外资项目集中签约,投资金额约75.7亿元。
成都向东、重庆向西,两大都市圈双向奔赴,在毗邻地区规划布局10个融合发展平台;“重庆—舟山”江海直达航线开通,促进长江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东启长江、西托青藏、北承陕甘、南接云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双循环格局中的责任日益重要。
眺雪山枕长江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当旭日东升,站在成都龙泉山眺望,向东是靠近重庆的川中丘陵,向西是环绕平原的数座雪山。红霞为雪山披上彩衣,雪山背后是中国西部的天高地阔。
而夜幕拉开,沿着山城重庆南北漫步,长江、嘉陵江两江四岸,都市灯火与江面波光闪耀交织。江水下游,是中国东部的繁荣绵长。
老茶馆内,有人品茗谈史;商业街区,有人展露时尚;体育馆里,赛事、演出不断。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让人们怡然自乐。
多种疾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多种电子证照亮证互认……近年来,川渝通办的便民事项不断推出,让群众更好享受同城化便利生活。今年,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深化川渝政务服务合作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包含7个方面72项政策举措,两地将持续拓展一批高频事项,力争通办事项达到350项以上。
好的城市功能环境,既提供对人的服务,又促成人的自我成长。
27岁的田文辉来到成都刚刚一年,勤快的他已成为快递班长,操心着几条街道的业务。“成都的变化又快又大,在这儿工作让我收获很多。”他说。
外卖小哥、电竞选手、街头艺术、网络主播……越来越多的职业加入城市社会的运转中,构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丰富、多元的功能生态。
近年来,成都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为外来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系列温馨服务,多措并举打造人才高地。
工业遗存的创意改造、楼宇里穿行的地铁……绿道里、江风中、霓虹下,恋人相依、老幼相携,共同感受城市的活力与幸福。
(新华社成都11月6日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表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自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向着“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定位不断奋进。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引下,成一山两翼、渝两江四岸,西部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加速崛起、动能澎湃。
8万亿元体量拼出经济发展新增速
11月2日,重庆女孩侯雨岚成为今年从铁路成都车站出发的第1亿名旅客。
“我常来成都出差,从成都东站到重庆沙坪坝站只需1个多小时。”侯雨岚笑着说。今年前10月,成都向重庆发送铁路旅客646.2万人次,日均超过2万人次。这是成渝两地密切往来的生动缩影。
从成渝铁路到成遂渝铁路、成渝高铁,加上在建的成渝中线高铁,轨道直通的双城时空距离不断拉近。四川和重庆省际已建成铁路通道6条,通车高速公路16条。
按照规划纲要总体要求,要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
相向而行,川渝两地建立多层次、常态化合作机制,联合印发100余个政策文件,注重政策共用、事项通办。前三季度300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已完成投资3699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84.7%,超时序进度9.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领域投资较快增长,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5%。
成渝地区拥有41个全工业品类,现代化全产业链特色鲜明、链条完整,汽车、电子信息、动力电池等产业在全国地位突出。通用电气医疗中国副总裁、供应链总经理陈和强说,企业已在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起四个供应链集群,带动上下游上千家供应商。
目前,18.5万平方公里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总人口已近亿。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达81986.7亿元,在2021年突破7万亿元后,用2年时间再上一个万亿元台阶。今年前三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1891.40亿元,同比增长5.6%,经济总量加速接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
贵州、云南均提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规划,陕西提出建立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对接机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地位日益明显,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瞄准前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四川稻城,海拔4410米。
极难观测的宇宙射线,被稻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捕捉到痕迹。通过各种精密仪器,这些射线痕迹转变为数据,通过数据专线传送至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进行处理。
这是成渝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应用场景之一。目前,11个国家大科学装置、5个国家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西部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在川渝落地建设,西部科学城建设开启“一城多园”模式。
位于成都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实验现场,不时闪动炫目光芒,2023年8月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取得重大突破。
“可控核聚变反应已在科学上得到了验证,下一步是工程实现。”中国环流三号团队负责人钟武律说,得益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关研究在天府新区取得了支持,国际合作有序进行。
成渝地区现已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61项,共享大型仪器设备1.3万余台(套),时速400公里高速列车节能辅助驾驶系统等一批创新成果实现应用,重大装备制造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国产大飞机的机头在这里制造,“华龙一号”等核电技术在这里研发,“翼龙”“双尾蝎”等工业无人机在这里形成完整产业链,北斗芯片等空天信息产业表现强劲。
从宇宙线观测的深空到暗物质探寻的深地,从科学研究到科技产业,成渝地区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硬实力不断提升。
以开放促改革搭建贸易往来新高地
10月25日,一列装载东盟货物的“东盟快班”驶出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预计最快2周后将抵达波兰。通过连接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成渝地区进一步壮大开放贸易。今年前三季度,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货值同比增长80%。
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的542个港口。“有了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我们产品发到缅甸的货运时间由2个月压缩到4天。”重庆德呈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和平说。
成渝是西部两个超大城市,地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联结点。成都双流、成都天府、重庆江北三个国际机场高频运转,向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目标迈进。沿着空、铁、水、公等通道,成渝地区正突破内陆腹地的区位限制,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以开放促改革,成都国际铁路港累计形成137项制度创新成果。重庆改革“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为融资凭证,为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内企业累计融资4亿元。
全球客商纷纷前来。10月底,英特尔宣布在成都增加3亿美元注册资本扩容;在重庆举办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上,六大外资项目集中签约,投资金额约75.7亿元。
成都向东、重庆向西,两大都市圈双向奔赴,在毗邻地区规划布局10个融合发展平台;“重庆—舟山”江海直达航线开通,促进长江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东启长江、西托青藏、北承陕甘、南接云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双循环格局中的责任日益重要。
眺雪山枕长江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当旭日东升,站在成都龙泉山眺望,向东是靠近重庆的川中丘陵,向西是环绕平原的数座雪山。红霞为雪山披上彩衣,雪山背后是中国西部的天高地阔。
而夜幕拉开,沿着山城重庆南北漫步,长江、嘉陵江两江四岸,都市灯火与江面波光闪耀交织。江水下游,是中国东部的繁荣绵长。
老茶馆内,有人品茗谈史;商业街区,有人展露时尚;体育馆里,赛事、演出不断。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让人们怡然自乐。
多种疾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多种电子证照亮证互认……近年来,川渝通办的便民事项不断推出,让群众更好享受同城化便利生活。今年,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深化川渝政务服务合作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包含7个方面72项政策举措,两地将持续拓展一批高频事项,力争通办事项达到350项以上。
好的城市功能环境,既提供对人的服务,又促成人的自我成长。
27岁的田文辉来到成都刚刚一年,勤快的他已成为快递班长,操心着几条街道的业务。“成都的变化又快又大,在这儿工作让我收获很多。”他说。
外卖小哥、电竞选手、街头艺术、网络主播……越来越多的职业加入城市社会的运转中,构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丰富、多元的功能生态。
近年来,成都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为外来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系列温馨服务,多措并举打造人才高地。
工业遗存的创意改造、楼宇里穿行的地铁……绿道里、江风中、霓虹下,恋人相依、老幼相携,共同感受城市的活力与幸福。
(新华社成都11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