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拉弓满弦冲刺收官 努力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全区党建统领“抓落实、赛实绩”专项行动推进会暨2024年第四次“一把手”季度例会有关部门单位和乡镇街道发言摘登
  第四季度是冲刺收官、决胜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阶段。11月7日,全区党建统领“抓落实、赛实绩”专项行动推进会暨2024年第四次“一把手”季度例会召开。会上,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委、区交通运输委、区水利局、区林业局,湖山投资集团、临江镇、渠口镇、南门镇、大德镇、义和镇等部门单位、乡镇负责同志作书面交流发言。现将内容摘登呈现。
  K 抓落实赛实绩
   区财政局
  兜牢“三保”底线稳控债务红线
  区财政局坚持兜底线、守红线、留空间,切实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前三季度,累计支出“三保”资金约52.5亿元;政府性债务化解成效“2A1B”,政府债务率、综合债务率在全市保持较低水平。
  严格按照“三保”保障范围和执行标准,年初足额编制“三保”支出预算70亿元,对应统筹安排财力性补助收入、基本民生定向补助收入33亿元。建立“三保”事项优先支出的库款保障制度,按“十二分法”精准调度库款。
  多跨协同强化税收征管、挖掘一般非税收入,1月至10月一般公共预算完成收入20.7亿元。今年向上争资到位77.67亿元、到位率97.05%。从严控制政府非刚性支出、从紧管控项目支出,节约资金约4000万元全部统筹用于“三保”支出。加强财政绩效管理,“砍掉”非必要支出20.6亿元。
  坚持“周电话、月现场”向上对接,争取到位置换债券约12亿元。深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潜力,有效统筹财力约20亿元。拓宽化债路径,核减核销化债约2亿元。建立财政、金融事务、国资等协商债权人协同机制,提前还款化债约11亿元。建立政府投资源头管理机制,守住不新增隐债底线。
  区农业农村委
  向“新”向“优”提质效打造农业“现代版”
  区农业农村委坚持向“新”而行、提“质”致远,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农业大区加快向农业强区跨越。
  天致药业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市级龙头企业9家。建成百万头生猪、百万亩经作“双百万”优质原料基地,农业生态集群综合产值达238亿元。培育市级农业品牌281个。
  建成智慧农(牧)场示范基地10个,钱江食品生猪繁育场、瑞桑智慧鸡场实现无人化管理。实施智能加工项目8个,12家企业数字化装备改造升级。新培育农机能手300余名、农村致富带头人90人、“头雁”15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社会化面积超50万亩。
  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获批创建全国绿色食品高质高效试点区。高质量打造现代农业创新园、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引进科技创新平台17个,落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200余项。玉米、油菜等作物推广示范面积20余万亩,示范片油菜、玉米单产创全市历史新高。
  盘活低效产业16万亩。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强村公司”82家,前三季度45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均实现经营性收入30.79万元。争取76个村进入市级以工代赈、先建后补、集体经济领办项目试点,村均创收超20万元。
   区交通运输委
  攻坚克难推建设众志成城促发展
  2024年,区交通运输委承担“五个一批”重大项目30项,完成投资50.68亿元,有力助推“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推动交通重大项目达到倒计时进度,完成投资72亿元,占全区计划投资额的53.8%。围绕建设进度和投资进度两项指标,努力实现交通重大项目进度与计划、时间三同步。全力做好要素保障、施工保障、安全与质量保障。紧扣“五个一批”清单,全力争取项目入库、项目立项、项目开工和资金补助。开展“谋项目、争项目、推项目、建项目、管项目”考核评议活动。
  西渝高铁开州段完成工程量的47%,成达万高铁开州段完成工程量的55%,巫云开高速开州段完工并具备通车条件,万州经开州至达州高速开州段完成工程量的33%,开万梁高速完成先行用地勘界测量,开州港二期完成工程量的62%,“两铁六高一空一港”立体交通网络基本成型。实施干线公路及重要连接道48公里、农村公路120公里、安防工程150公里。打通“断头路”“瓶颈路”63.2公里,实施旅游路、产业路113公里,实现重点园区、景区100%通硬化路。成功创建“邮运通”试点区县。
  区水利局
  紧盯全年目标任务提速国债项目建设
  区水利局全速推动国债项目建设,1—3季度,增发国债水利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5629万元、累计完成国债资金支付153262.13万元,分别占增发国债水利领域项目补助资金的85.11%、70.27%,投资完成总额、资金支付总额均排全市第1。
  畅通“绿色通道”,让各项目业主仅用20天左右的时间就办完22个国债项目的概预算审核、招标文件审核、招标挂网等前期事宜,实现24个国债水利项目全部在规定时间内挂网招标。推行每周报进度、每月集中调度机制,对每个项目从资金、征拆、招标投标、施工组织等方面进行逐一研究分析、提出工作举措。通力协作,组成要素保障专班,全力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建立责任、目标、项目“三张清单”,各级领导对各自清单任务包干负责、一抓到底,任务、责任细化至人头。强化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招投标、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建设大质量管理体系。督促项目业主严格执行建设质量管理制度、规程规范和安全标准。将跳蹬水库、蒋家沟水库、山洪沟治理等18个国债项目纳入开州区2024年“五个一批”重大项目清单,并纳入全区晾晒重点内容,从严从实督绩问效。
  区林业局
  全面打赢森林防灭火工作阻击战
  区林业局坚持全方位严防、全时段死守、全天候作战,实现今年夏秋季特殊气候条件下森林火灾“零发生”目标,全面打赢极高火险期森林防火工作阻击战。
  及时发布禁火令、封山令,全区111个检查卡口值守到位,完成扫码入林3.4万人次,收缴火种832个。984名区、镇、村三级林长以及996名护林员切实履职到位,处置突发火情及时。镇村干部和护林员在一线及时劝导处置火险11万余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下车敲门”行动,逐门逐户逐人讲政策、讲道理、摸情况。发放宣传单和宣传物品10万余份,发送森林防火提醒短信60余万条,张贴封山令500余份。
  高效运用智慧森林防火系统,时刻关注火点烟点。按照“135机制”处理报警信息11.4万条,处置野外火情23起。各级森林消防队伍靠前驻防,开展带装巡护。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做到火险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升级配置防灭火装备,增强基层森林火灾处置能力。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专题研究、调度督导重点时段森林防灭火工作18次,36名区级领导带头巡林护林。5341个联防体召开院坝会宣传森林防火规定。对林区野外违规用火加大劝阻、查处、打击力度,对森林火情火灾肇事人员进行顶格处罚。
  湖山投资集团
  在“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建设中展现湖山担当
  湖山投资集团全面履行企业治理、规划建设、投资融资、实体经营四大职能,坚决扛起经济发展压舱石、顶梁柱的新使命,不断展现湖山投资集团的新作为。
  全力提升景区建设、丰富产品供给,成功创建“刘帅故里·红色周都”“竹溪生态乐园”两个AAAA级景区,开发研学、露营旅游线路7条,精耕开州举子园、开州故城等景点10余个。截至9月底,总接待游客超过130万人次,实现经营性收入约5400万元。根据“一企一策”“一资一计划”制定资产盘活方案,截至9月底,盘活资产账面价值43551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5.7%。
  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包装上报项目18个,获批中央预算、专项债券、三峡后续等项目7个。适时策划和调整包装、储备融资项目,新增融资获批38.33亿元,同比增长175.36%,累计到位36.6亿元,同比增长167.74%。今年已完成财政贡献5.19亿元。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启动集团本部AA+评级,培育一家子公司AA评级。
  严格资金使用管控,优先保障区级“五个一批”、创建汉丰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全面防范债务偿还风险,加大力度储备一批融资项目。
   临江镇
  奋力打通“除险清患”到“惠民有感”的“快车道”
  临江镇始终坚持民生为大,认真统筹发展和安全,齐心协力、一以贯之地将“除险清患”成效转化为“惠民有感”实效。
  为临江中学建设独立供水系统,解决6000余名师生用水难问题。解决关马河小区2026户居民用电难题。聚焦食品安全等领域排查整改问题400 余个。全面整治露天烧烤、占道经营、噪声污染等难题32个。扎实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排除重大事故隐患7条。全链条开展电车安全专项整治,拆除加改装设施1000余具、“飞”电线5000余米。今年高温期间安全事故发生0起、森林火灾0起。
  统筹各项资金200余万元,稳步推动镇域安全基础设施“大升级”,安全基础设施水平已居镇乡前列。调度各村居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19场次,平台处理消防安全、安全生产、突发事件1200余件,事件按期办结率100%。深入推进“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建设工作,在辖区内全覆盖接入高清摄像头2167个。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和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应急逃生演练18次,覆盖32000余人。结合临江“邻聚力·零距离”党建品牌创建,在试点村社区打造“睦邻驿站”3个。
   渠口镇
  奋力打造澎溪河湿地生态保护新样板
  作为全区湿地面积最大乡镇、主要河流出境通道,渠口镇一体推进生态治理、生态转化、生态惠民,让绿水青山成为美丽渠口的底蕴、产业富裕的底色、百姓福祉的底气。
  坚决防止已拆除并复耕复绿的22家违建码头、沙场、工贸企业“死灰复燃”。完成长江护林、国土绿化等造林任务2100亩,除治枯病死松树1.1万亩。实施场镇雨污分流改造、5个居民点生活污水集中收治等项目,整治和新建排污管网13公里,增设3个水质监测点位,消除黑臭水体1处,确保辖区流域水质总体保持Ⅲ类以上。
  连片布局万亩柑橘、万亩脆李、3000亩枳壳“两果一药”产业,多样化发展桑葚、枇杷等特色水果5000亩。“八缘牌青脆李”“蒲溪枳壳”等土特产“触网”销售,枳壳亩均产值高达1.5万元。做好“调节坝”延伸段文章,打造湿地生态观光走廊和精品旅游线路。
  整治美化庭院125户,修建生态停车场4处、休闲步道5公里、观景凉亭8个,实施农户改厕184户,建立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深入实施“春风满巴渝”社会风气提升行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大力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升级改造场镇文化广场2500平方米。
  南门镇
  以水兴镇 建设在水一方新南门
  南门镇坚持水利建设全域推进、系统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持续改善,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提供有力支撑。
  完成跳蹬水库大坝建设用地交付、临时用地租用、房屋拆除安置、渣场料场启用、复建道路建设5个100%,目前已成功实现导截流,正式进入枢纽工程施工阶段。争资1.38亿元整治浦里河、岳溪河、清江河3条河堤,治理板板桥溪、姚家溪山洪沟防洪河堤11公里,新建桥梁2座、油化拓宽道路8.7公里。完成整治小二型水库7座、整治整修病险山坪塘68口、新建人饮池36个,疏通中黄大堰、双白大堰、东阳大堰、龙安大堰等渠堰25公里,大力实施人饮“一改三提”,建成市级“四管”标准化供水工程5个。
  打造卷桥“饮水思源”、阳寨“投资投劳”、新浦“自建智管”等一批农村人饮管护品牌。建成河堤健身步道8公里、栽植绿化120棵、安装路灯852盏,修建休闲广场2个、足球场3个,打造农文旅融合综合体2个。
  提高河道行洪能力,解决南门老街堤坝、寿光蔬菜园区等低洼地带常年翻堤、淹房、毁耕等突出问题。场镇二、三级污水管网升级改造加快推进,花林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镇中美丽家园黑臭水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推广“超滤+反渗透”实现饮用水提质达标,2.5万余名群众用上安全水、放心水、纯净水。
  大德镇
  农旅融合“风帆劲”乡村振兴“破浪行”
  大德镇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持续推进农旅产业融合,努力打造开州区“连接城乡的后花园”。
  完成粮食种植面积8万余亩,从严整治耕地撂荒551亩,完成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7857.4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攀高逐新。完善水系建设、修建机耕道11公里。提升“盛山香米”“桂花贡米”等本土品牌辨识度、影响力。
  打响“夜景”牌,引进“山间”“湖上云顶”等经营主体16家,带动大米、农家腊肉等农特产品销售4000余吨。撬动社会资本3000余万元共建秦巴大梁民宿度假区,村集体年保底分红10万元;放大山水优势,推动10余家民宿实现营收500多万元。硬化公路10.5公里,实施窄路面加宽改造5公里,推动打造“九岭—磨梁—城区”旅游精品路线。
  着力构建“一心二环七射八片区”的总体布局。形成大德镇乡村振兴项目库,包含5大类82个项目,涉及金额11.05亿元。打造“云上田园镇、地质文化镇、低空运动镇、德润孝行镇”。有序推进标识设置、农村改厕、道路硬化等工作,打造独具特色的美丽宜居示范镇。大力推进乡村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构建“吃喝玩乐”线上预订、线下核销的一体化消费模式。
   义和镇
  唱响积分“九字经”撬动治理大能量
  义和镇坚持以党建统领“抓落实、赛实绩”为总抓手,开展“九字积分”创建活动,激发群众共治动力活力,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积分“忠 、荣、信”,扬正气。充分发挥农村“五老”特别是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效应。今年夏季,全镇近400名党员干部带领广大群众战高温、防汛情。党委、政府导向鲜明,鼓励全镇人民诚实守信、诚信经营,在各行各业创佳绩、争荣光。今年,义和镇现役军人立功嘉奖4人次,脱贫户、监测户的93万小额信贷无一逾期失信。
  积分“勤、俭、美”,聚合力。全镇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82个、新增市场主体43户。弘扬艰苦朴素、勤俭持家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巩固“无事酒”整治成果。切实巩固市级卫生场镇创建成果,持续开展绿化、美化、靓化工作,地表出境水质稳定在Ⅲ类,做到场镇清洁、农村整洁。
  积分“孝、善、义”,树新风。镇养老服务中心常年入住老人25名以上。重阳节为近2000名80岁以上老人过集体生日。整合建立新时代文明服务中心1个、站点10个,发展乡土人才、退休老干部等志愿服务力量1000余人,常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做实人民调解工作,营造全民参与、遵纪守法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