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多跑路 百姓少跑腿
工作人员为市民办理业务。
K 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本报记者 熊瑛 文/图
近年来,“万达开云”四地医疗保障局紧扣“协同发展”的时代主题,着力推进“万达开云”医保协同发展,拓宽结算渠道,优化经办服务,强化基金监管,取得新的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万达开云”四地有654.45万人激活了医保电子凭证,优化了16项“万达开”、33项“万开云”通办服务,追回了“万达开云”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730.1万元,营造了监管效能提升、参保群众受益、医药机构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提升了四地市民健康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拓宽异地结算渠道
“现在,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已经实现了免备案,这给我的就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四川省达州市打工的王女士说,过去住院前需要先打电话到开州区医疗保障局进行报备,或者通过国家医保服务APP平台自主备案后才能进行费用结算。
为高质量协同推进“万达开云”四地医疗保障发展,“万达开云”四地医疗保障局聚焦四地城乡医保结算存在的难点、堵点等问题,联合开展了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工作。
医保电子凭证是全国医保线上业务唯一身份凭证,具备方便快捷、应用丰富、全国通用、安全可靠四大优势。在定点医院、零售药店就医购药,或在医保服务窗口办理业务,能大大减少携带医保实体卡的麻烦。在手机上通过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安装完成并注册,登录后点击医保电子凭证,填写实名认证信息,完成注册信息,人脸识别验证,便能激活使用。也可以打开手机微信或支付宝,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即可激活。
截至今年6月底,“万达开云”四地有654.45万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万达开云”区域内的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已全面开通医保结算移动支付功能,移动支付开通率实现了100%覆盖,实现了住院、门诊费用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异地就医结算,彻底打通了医保结算的“最后一公里”。
优化区域经办服务
11月5日,记者来到开州区政务服务医保分中心大厅,13个医保办理窗口坐满了市民,而6号医保办理窗口电子显示屏上的“川渝通办,欢迎你的光临”红色字幕格外醒目,让人倍感温馨温暖。
“我以前是在四川省达州市上班,现在退休了,回开州居住,想把医保转回开州。办事流程是什么?我需要出示哪些资料?”一市民正在6号医保办理窗口咨询。
“带上你的身份证、居住证、户口簿或社会保障卡、《参保凭证》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现场办理即可。”工作人员朱振亚和颜悦色地回答道。
为提升“万达开云”四地医保服务效率,开州区医疗保障局特设医保同城化服务窗口,涵盖就医备案、医保关系转移等多项业务。同时,建立“异地受理,异地办结”机制,实现16项业务如医保电子凭证申领、医保关系转移等“万达开”通办,以及33项业务如特病待遇认定、两病资格办理等“万开云”通办。此举极大便利了四地居民就医结算,减轻了他们的奔波之苦。
“以前异地医保报销流程繁琐,周期长,还得来回奔波,真的很累。现在,经办服务得到了优化,实现了区域通办,给跨省异地参保人员带来了极大便利,就医结算变得轻松多了。”来自四川省达州市的务工人员刘女士感慨道。
强化医保基金监管
“我们每年都要对‘万达开云’四地使用医保基金的医疗机构进行交叉检查,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高效、规范使用。”开州区医保中心稽核管理科副科长黄学士说。
为强化“万达开云”四地医保基金监管,保障医保资源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维护参保人员权益,四地医疗保障局实施医保基金监管的“四统一”检查流程,即统一监管范围、标准、方式和处罚依据。每年,四地医疗保障局各选派8至10名执法人员,针对定点医疗机构的骨科、血透、心内、检验、康复理疗等关键领域,开展不定期、不定人的突击交叉检查。
截至今年10月底,“万达开云”四地医疗保障局已联合开展了医保基金监督检查12次,查处了16家医疗机构,追回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730.1万元,牢牢守护了四地参保人员“看病钱”“救命钱”。
“‘万达开云’医保协同发展典型案例入选了《中国医疗保险2023年鉴》,也得到了国家医疗保障局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开州区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雷刚说,下一步,四地医疗保障局将继续开拓创新,打破异地医保基金监管壁垒,织密医保基金监管网,营造监管效能提升、参保群众受益、医药机构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
K 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本报记者 熊瑛 文/图
近年来,“万达开云”四地医疗保障局紧扣“协同发展”的时代主题,着力推进“万达开云”医保协同发展,拓宽结算渠道,优化经办服务,强化基金监管,取得新的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万达开云”四地有654.45万人激活了医保电子凭证,优化了16项“万达开”、33项“万开云”通办服务,追回了“万达开云”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730.1万元,营造了监管效能提升、参保群众受益、医药机构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提升了四地市民健康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拓宽异地结算渠道
“现在,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已经实现了免备案,这给我的就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四川省达州市打工的王女士说,过去住院前需要先打电话到开州区医疗保障局进行报备,或者通过国家医保服务APP平台自主备案后才能进行费用结算。
为高质量协同推进“万达开云”四地医疗保障发展,“万达开云”四地医疗保障局聚焦四地城乡医保结算存在的难点、堵点等问题,联合开展了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工作。
医保电子凭证是全国医保线上业务唯一身份凭证,具备方便快捷、应用丰富、全国通用、安全可靠四大优势。在定点医院、零售药店就医购药,或在医保服务窗口办理业务,能大大减少携带医保实体卡的麻烦。在手机上通过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安装完成并注册,登录后点击医保电子凭证,填写实名认证信息,完成注册信息,人脸识别验证,便能激活使用。也可以打开手机微信或支付宝,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即可激活。
截至今年6月底,“万达开云”四地有654.45万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万达开云”区域内的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已全面开通医保结算移动支付功能,移动支付开通率实现了100%覆盖,实现了住院、门诊费用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异地就医结算,彻底打通了医保结算的“最后一公里”。
优化区域经办服务
11月5日,记者来到开州区政务服务医保分中心大厅,13个医保办理窗口坐满了市民,而6号医保办理窗口电子显示屏上的“川渝通办,欢迎你的光临”红色字幕格外醒目,让人倍感温馨温暖。
“我以前是在四川省达州市上班,现在退休了,回开州居住,想把医保转回开州。办事流程是什么?我需要出示哪些资料?”一市民正在6号医保办理窗口咨询。
“带上你的身份证、居住证、户口簿或社会保障卡、《参保凭证》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现场办理即可。”工作人员朱振亚和颜悦色地回答道。
为提升“万达开云”四地医保服务效率,开州区医疗保障局特设医保同城化服务窗口,涵盖就医备案、医保关系转移等多项业务。同时,建立“异地受理,异地办结”机制,实现16项业务如医保电子凭证申领、医保关系转移等“万达开”通办,以及33项业务如特病待遇认定、两病资格办理等“万开云”通办。此举极大便利了四地居民就医结算,减轻了他们的奔波之苦。
“以前异地医保报销流程繁琐,周期长,还得来回奔波,真的很累。现在,经办服务得到了优化,实现了区域通办,给跨省异地参保人员带来了极大便利,就医结算变得轻松多了。”来自四川省达州市的务工人员刘女士感慨道。
强化医保基金监管
“我们每年都要对‘万达开云’四地使用医保基金的医疗机构进行交叉检查,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高效、规范使用。”开州区医保中心稽核管理科副科长黄学士说。
为强化“万达开云”四地医保基金监管,保障医保资源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维护参保人员权益,四地医疗保障局实施医保基金监管的“四统一”检查流程,即统一监管范围、标准、方式和处罚依据。每年,四地医疗保障局各选派8至10名执法人员,针对定点医疗机构的骨科、血透、心内、检验、康复理疗等关键领域,开展不定期、不定人的突击交叉检查。
截至今年10月底,“万达开云”四地医疗保障局已联合开展了医保基金监督检查12次,查处了16家医疗机构,追回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730.1万元,牢牢守护了四地参保人员“看病钱”“救命钱”。
“‘万达开云’医保协同发展典型案例入选了《中国医疗保险2023年鉴》,也得到了国家医疗保障局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开州区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雷刚说,下一步,四地医疗保障局将继续开拓创新,打破异地医保基金监管壁垒,织密医保基金监管网,营造监管效能提升、参保群众受益、医药机构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