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我只是为家乡做了一点小事”
——记开州区总商会浙江商会会长王聪
 ▶王聪(受访者供图)

  生于大山的他,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寒窗苦读10余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毕业后,他舍弃国企安逸,赴浙江省乐清市创业。事业有成时,他不忘回馈家乡,热心扶贫济困,积极投身公益,致力招商引资。
  他就是开州区总商会浙江商会会长、开州区在浙人员联系服务中心浙南人员联系服务中心主任王聪。
   勤奋好学
  “我的家乡在金峰镇石门村(现富民村),在厚坝镇复兴初级中学读的初中,那时我是班上年龄最小、成绩最优的学生,更是村校唯一考入复兴初级中学的孩子。”王聪回忆道,那时上学的路途遥远且艰难,徒步往返需要三四个小时,无公交可乘,亦无自行车代步,但他从未放弃。
  初中期间,王聪成绩依旧优异,并担任班长。虽然获得保送资格,可直接进入开县师范学校学习,但他选择通过上高中、读大学来改写命运。
  “对我们这些农家孩子来说,读书和当兵是改变命运的两大出路。我渴望走出大山,选择了读书。”王聪感慨道。
  在高中,王聪更加勤奋,1992年成功考入位于宜昌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现三峡大学)。大学期间,他不仅专注学业,还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他再次担任班长,并成为学生会主席。几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综合素质从大学毕业。
   温州创业
  大学毕业后,王聪被分配到宜昌供电局工作。尽管人人羡慕,但他并未满足于此。仅仅工作一个月后,他便毅然决定辞职,前往温州乐清寻找新的机遇。“我觉得,我还年轻,应该出去闯一闯,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王聪回忆道。
  1996年8月,王聪到达温州乐清,凭借大学文凭迅速在德力西集团找到工作。他担任团委书记,并同时兼任德力西集团下属第十八厂的见习厂长,管理100多名员工,负责工厂的生产经营。
  “在那个年代,大学生还是相对稀缺的。”王聪说,“德力西集团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也是乐清当地最大的高低压电器生产商,非常重视人才。我大学所学的专业与电力相关,所以在企业中备受重用。”
  然而,王聪并未因此满足。1998年10月,他决定辞职,与几位朋友一起从事认证咨询工作。
  “当时我担任总经理,但没有领取工资,而是将工资入股。”王聪回忆道,“经过半年努力,我的股份已超过60%。后来,我与朋友又一起成立了德信认证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选择认证咨询行业,是因为当时认证业务刚刚兴起,所需资金不多,且对知识水平要求较高,适合像王聪这样的大学生创业。他们的业务量很大,涵盖了电气产品及延伸产业链上的数万种产品认证。
  在公司业务最红火的时候,员工人数达到70名。王聪也多次尝试转型实体经济,生产高低压电器等,但最终因利润太薄而放弃。但最初的认证咨询业务,他一直坚持至今。
   回报家乡
  事业有成的王聪,始终不忘回馈家乡,积极参与家乡的建设与发展。
  在开展认证咨询业务中,王聪结识了许多企业负责人,萌生了将他们引荐到开州投资办厂的想法。
  在王聪的牵线搭桥下,多家企业前往开州考察投资。至今,已有中气电力装备集团等4家企业与开州签订投资协议,总投资超5亿元,涉及新型绝缘材料、高低压电器及智能装备生产。
  王聪同样心系教育与公益事业。自2002年起,他在母校三峡大学设立王聪创新奖和见义勇为奖,累计捐赠近30万元资助贫困学子。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他还组织开州籍企业家为家乡捐款捐物,筹集善款10万元助力抗疫。
  同时,作为开州区总商会浙江商会会长,王聪积极联络在浙开州籍乡贤,宣讲家乡变化及招商政策,鼓励他们回馈家乡。
  “我只是做了一点小事。”王聪谦逊地说,“未来,我将继续关注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 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