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小猪“生长”的亿元产业链
重庆市钱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规范化养殖基地。(本报资料图片)
K 三江三里 和美乡村
本报记者 喻建国
一个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掩映在绿水青山之间;一车车膘肥体壮的生猪,运往全国各地的餐桌上……深秋时节的铁桥镇,呈现一派“猪司令”发家致富、“二师兄”走南闯北的喜人景象。
近年来,铁桥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打造农业特色品牌、扶持龙头企业、推广优良品种、延伸产业链条,探索绿色发展路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生猪产业发展方式。
如今,铁桥镇生猪标准化养殖取得长足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和镇域经济重要增长点。目前,全镇有生猪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培育生猪养殖场112家,年出栏13.1万余头,产值2.2亿元以上。
生态循环养殖
越过一条沟,翻过一座山,铁桥镇新南村的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场建在山坳里。“我们镇上的养猪场,多是建在荒山荒丘等地方。”新南村党支部书记杨全科告诉记者,这样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多年来,铁桥镇一直将生猪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021年,新南村新建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场,申请项目补助资金40万元,完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验收。
“我们坚持龙头企业带动,推行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保障生猪产业良性发展。”铁桥镇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镇拥有1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2个、1000-1万头生猪养殖场4个、200-1000头生猪养殖场37个、20-200头生猪养殖户69户。
如此庞大的养殖规模,如何实现生态绿色发展?铁桥镇给出的答案就是坚持标准化生产。该镇制定了生猪养殖“白皮书”,划定8个村作为生猪产业重点区域,凡新建养殖场必须进行规划选址、圈舍设计、环境影响评估、设施农用地备案等。除此之外,品种引进、疫病防控、无害化处置、专业技术人员配置等养殖环节,都实现了专业化。
生态养殖作为生猪产业发展的最亮底色,铁桥镇按照“集中繁殖、分散育肥,种养循环、绿色生态”的模式,积极推广“猪—沼—菜、猪—沼—粮、猪—沼—果”立体生态循环模式,利用上级及本镇财政资金236万余元,对所有养殖企业进行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配套建设。
目前,铁桥镇拥有大型有机肥生产企业1家,年产有机肥1万吨。这些肥料用于粮油、果蔬、中药材等产业,全镇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100%。
产业“接二连三”
接完电话,铁桥镇生猪养殖大户谭祖荣一脸笑容。“育肥还有一个月,经纪人就已经找好了销路,感觉很省心。”
近年来,铁桥镇以重庆市钱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不断织密生猪及其产品的销售网络,全镇培育18名生猪销售经纪人,聘请生鲜猪肉销售人员64人,建立起稳定的生猪销售供应链,源源不断的生猪被销售到全国各地。而重庆市钱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储备肉供应渠道的畅通,更是强化了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我镇以生猪科技、养殖屠宰、畜产加工、畜产物流、清洁能源、有机肥为主线,整合生产养殖、屠宰加工、物流销售以及所需配套服务体系,致力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铁桥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铁桥镇依托2家全自动屠宰、猪肉产品深加工企业,实现生猪养殖与翠冠梨、黄桃等产业的完美结合,促进农业化肥减量增效,推进产业“接二连三”。
“我每天工作8个小时,月工资3000元。”铁桥镇亿世村7组脱贫户胡成美在重庆市钱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上班,工作轻松、收入稳定,她感觉相当满意。
铁桥镇建立生猪养殖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脱贫户”“公司+家庭农场+脱贫户”等联结方式,推动重庆市钱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生猪养殖企业发挥牵引带动作用,与村集体经济、脱贫户建立“致富共同体”,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574户脱贫户发展生猪养殖,实现稳定增收。
创新产品研发
“养到出栏时,打一个电话就有企业来把猪运走。”亿世村生猪养殖大户唐家兵调侃自己“只会养,不会卖”,不过他十分乐意当“甩手掌柜”。
近年来,铁桥镇创新生产模式,鼓励农户与畜牧龙头企业签订养殖订单,对生猪实行保价回收,避免生猪价格波动带来影响,有效解决生猪销售难题。如今,生猪养殖订单让农户吃上了发家致富的“定心丸”。
针对秋季生猪疫病流行趋势、特点以及规模养殖场生猪疫病防控中的常见问题,前不久,铁桥镇举办了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有关专家就消毒药物的正确选择和应用、非洲猪瘟防控策略等课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铁桥镇把生猪养殖技术培训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不断完善动物疫病防控预案,抓好非洲猪瘟防控,每年投入防疫检疫经费13万元以上,配备村级防疫员18人,落实64名网格员开展疫病防控排查。2023年,铁桥镇屠宰检疫生猪3.8万余头,实施产地检疫生猪7.4万头。
同时,铁桥镇支持企业创新产品研发,开发帅乡牌、钱江牌系列香肠(腊肉)产品10余种,大力发展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不断提高品牌价值。
截至目前,铁桥镇存栏生猪5.6万头,能繁母猪5600头。全镇有香肠加工企业15家,年加工肉制品600吨,生产开州香肠550吨、产值3300万元。
K 三江三里 和美乡村
本报记者 喻建国
一个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掩映在绿水青山之间;一车车膘肥体壮的生猪,运往全国各地的餐桌上……深秋时节的铁桥镇,呈现一派“猪司令”发家致富、“二师兄”走南闯北的喜人景象。
近年来,铁桥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打造农业特色品牌、扶持龙头企业、推广优良品种、延伸产业链条,探索绿色发展路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生猪产业发展方式。
如今,铁桥镇生猪标准化养殖取得长足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和镇域经济重要增长点。目前,全镇有生猪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培育生猪养殖场112家,年出栏13.1万余头,产值2.2亿元以上。
生态循环养殖
越过一条沟,翻过一座山,铁桥镇新南村的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场建在山坳里。“我们镇上的养猪场,多是建在荒山荒丘等地方。”新南村党支部书记杨全科告诉记者,这样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多年来,铁桥镇一直将生猪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021年,新南村新建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场,申请项目补助资金40万元,完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验收。
“我们坚持龙头企业带动,推行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保障生猪产业良性发展。”铁桥镇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镇拥有1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2个、1000-1万头生猪养殖场4个、200-1000头生猪养殖场37个、20-200头生猪养殖户69户。
如此庞大的养殖规模,如何实现生态绿色发展?铁桥镇给出的答案就是坚持标准化生产。该镇制定了生猪养殖“白皮书”,划定8个村作为生猪产业重点区域,凡新建养殖场必须进行规划选址、圈舍设计、环境影响评估、设施农用地备案等。除此之外,品种引进、疫病防控、无害化处置、专业技术人员配置等养殖环节,都实现了专业化。
生态养殖作为生猪产业发展的最亮底色,铁桥镇按照“集中繁殖、分散育肥,种养循环、绿色生态”的模式,积极推广“猪—沼—菜、猪—沼—粮、猪—沼—果”立体生态循环模式,利用上级及本镇财政资金236万余元,对所有养殖企业进行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配套建设。
目前,铁桥镇拥有大型有机肥生产企业1家,年产有机肥1万吨。这些肥料用于粮油、果蔬、中药材等产业,全镇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100%。
产业“接二连三”
接完电话,铁桥镇生猪养殖大户谭祖荣一脸笑容。“育肥还有一个月,经纪人就已经找好了销路,感觉很省心。”
近年来,铁桥镇以重庆市钱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不断织密生猪及其产品的销售网络,全镇培育18名生猪销售经纪人,聘请生鲜猪肉销售人员64人,建立起稳定的生猪销售供应链,源源不断的生猪被销售到全国各地。而重庆市钱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储备肉供应渠道的畅通,更是强化了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我镇以生猪科技、养殖屠宰、畜产加工、畜产物流、清洁能源、有机肥为主线,整合生产养殖、屠宰加工、物流销售以及所需配套服务体系,致力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铁桥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铁桥镇依托2家全自动屠宰、猪肉产品深加工企业,实现生猪养殖与翠冠梨、黄桃等产业的完美结合,促进农业化肥减量增效,推进产业“接二连三”。
“我每天工作8个小时,月工资3000元。”铁桥镇亿世村7组脱贫户胡成美在重庆市钱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上班,工作轻松、收入稳定,她感觉相当满意。
铁桥镇建立生猪养殖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脱贫户”“公司+家庭农场+脱贫户”等联结方式,推动重庆市钱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生猪养殖企业发挥牵引带动作用,与村集体经济、脱贫户建立“致富共同体”,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574户脱贫户发展生猪养殖,实现稳定增收。
创新产品研发
“养到出栏时,打一个电话就有企业来把猪运走。”亿世村生猪养殖大户唐家兵调侃自己“只会养,不会卖”,不过他十分乐意当“甩手掌柜”。
近年来,铁桥镇创新生产模式,鼓励农户与畜牧龙头企业签订养殖订单,对生猪实行保价回收,避免生猪价格波动带来影响,有效解决生猪销售难题。如今,生猪养殖订单让农户吃上了发家致富的“定心丸”。
针对秋季生猪疫病流行趋势、特点以及规模养殖场生猪疫病防控中的常见问题,前不久,铁桥镇举办了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有关专家就消毒药物的正确选择和应用、非洲猪瘟防控策略等课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铁桥镇把生猪养殖技术培训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不断完善动物疫病防控预案,抓好非洲猪瘟防控,每年投入防疫检疫经费13万元以上,配备村级防疫员18人,落实64名网格员开展疫病防控排查。2023年,铁桥镇屠宰检疫生猪3.8万余头,实施产地检疫生猪7.4万头。
同时,铁桥镇支持企业创新产品研发,开发帅乡牌、钱江牌系列香肠(腊肉)产品10余种,大力发展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不断提高品牌价值。
截至目前,铁桥镇存栏生猪5.6万头,能繁母猪5600头。全镇有香肠加工企业15家,年加工肉制品600吨,生产开州香肠550吨、产值3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