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农强民富百业兴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看开州农业之变
  K辉煌75周年
  本报记者 邓青春
  开州,素有“帅乡”之美誉,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禀赋和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粮食安全的坚实保障,到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从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到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再到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我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以“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引领,聚焦“一主两辅、三优多特”产业发展体系,做好“土特产”文章,打好“三峡牌”,培育特色蔬菜、绿色畜牧、道地中药材、晚熟柑橘等百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展示板”和“标杆地”。2023年,全区一产业增加值97.5亿元,累计落地绿色技术298项,绿色品牌价值达127亿元,绿色经营主体突破1000家,“两化”价值转化达到60亿元,绿色收入占农民收入比率60%以上。
  “小饭碗”里吃出大变化
  “饭碗”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竹溪镇大海村村民吴宗林今年75岁,亲身感受到了“饭碗”变化的过程,见证了新中国粮食发展的巨大变化。
  “在我小的时候,经常吃不饱饭,连白米饭都很少见。”吴宗林回忆,那时候县城居民以粮本或粮票定额购买粮食,主要以玉米、高粱为主,小麦都很少。平日里根本见不到肉食,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打打牙祭。
  直到全县实施农村土地承包制,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市场上粮食增多,粮票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2002年,国家确立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总方针,开始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2004年,国家决定在5年之内取消农业税,农民从此不仅不再缴纳农业税和其他附加收费,还开始获得种粮直补、农机和良种购买补贴等。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平整土地、改造水渠、修建山坪塘和机耕道等举措,改善农田灌溉及耕种条件。
  近年来,我区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大户+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应运而生,工厂化育秧、机耕、机插、飞防、机收、机烘、仓储等农业产业化、机械化程度大幅提升。2023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72.5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58.24万吨,比上年增长2.4%。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是民生之本,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须臾不可忽视。“现在,我们不仅能吃饱饭,还能吃得好。”吴宗林说。
  “菜篮子”里装着大民生
  本地黄瓜、石柱土豆、湖北莴笋、新疆哈密瓜……在云枫街道一家超市里,来自全国不同产地的蔬菜和水果摆满货架,让广大居民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前的蔬菜水果十分单一,现在的品种实在是太丰富了。”云枫街道永先社区居民段小凤说。
  从路边摊叫卖到规范整洁的菜市场、从只有土豆萝卜到“应有尽有”……段小凤的经历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州居民“菜篮子”的变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资匮乏,想吃顿大米饭都难,更别说吃肉了。”今年56岁的汉丰街道居民杨成明说,小时候,为了填饱肚子,他会和小伙伴们到挖完土豆的田里翻找土豆,去田坎上挖野菜;到了冬天,父母则会在地窖里囤积红薯,在通风的屋子里堆放白菜,这样就能度过整个冬天。
  小时候,杨成明和他的3个兄弟姊妹最大的心愿就是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几顿香喷喷的肉。到上世纪90年代,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一日三餐不再像过去那样“清汤寡水”,隔三岔五就能吃顿荤菜。“那个时候,餐饮业蓬勃发展,街头巷尾不时冒出一家家各具特色的餐馆,谁家有个喜庆事,都会请来三亲六戚在餐馆办席搓一顿。”杨成明说。
  以前因条件受限,人们只能吃当地的时令蔬菜。“现在不管是蔬菜种植技术,还是交通运输能力都越来越发达,想吃什么菜都能通过线上线下买回家。”正在永辉超市购物的居民王素洪说,如今不少人在选购蔬菜时,更注重蔬菜的品质,至于价格则考虑较少。
  “2023年,我区蔬菜总产量达67.13万吨,比上年增长4.6%。”区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区将按照“稳定面积、深调结构、强化配套、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提高城区蔬菜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确保实现增加城乡居民蔬菜供给和农民收入的目标。
  小小“菜篮子”里装着大民生,守护“菜篮子”就是守民心,“菜篮子”变化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老百姓家中的“菜篮子”丰富了,“舌尖上的安全”更加有了保障……种种变化体现在一家一户的民生账本里,见证了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不断迈进的时代变迁。
  “小农机”提档有大作为
  几十年前的人们可能想象不到,如今的农业生产是这样一幅景象:在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里,智能化监控喷灌系统、物联网智能应用系统样样俱全;在各个高标准农田里,联合收割机、秸秆打捆机等农机穿梭不停……
  近年来,我区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广大农民的不懈努力,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逐年提升,实现了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刀、喷药不下地、栽秧不弯腰”的巨大转变。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农民手中仅有犁头、磨耙、锄头、镰刀等小型农具,农业生产主要是靠人力和畜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土地撂荒,农业面临较大压力,各地要求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愿望愈发强烈。上世纪80年代末,我区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机械化、高产栽培模式,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购买以新型拖拉机为主的新型农机具。
  上世纪90年代初,为更好减轻农民种田的劳动强度,我区开始逐渐推广耕田机、收割机。2000年过后,我区又开始推广插秧机,从农民在水田里弯腰“手工插秧”迈入“机械插秧”。随后,农用无人机、智能控温控湿设备等融合信息化技术的现代农机装备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我区以加快农业现代化为着力点,着力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优服务,全区农业机械化各项工作全面提质,呈现出全程全面高效有序发展态势,为全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旋耕机和开沟机一天可完成100亩的翻耕开沟工作,生产效率非常高。”临江镇明月村“90后”种粮大户李小军说,现在种植水稻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播种和施肥采用无人机飞播,“以前靠人工操作,两个人播1亩多地要1个小时,无人机飞播1个小时可以播60亩。”目前李小军已拥有各类大型农业机械30多台(套)。除了“打理”自家的稻田外,他还为周边的水稻种植户提供机械化作业服务。
  今年,我区加强社会化服务的引导指导,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在耕整地、机插秧、无人机飞防、机收等环节上开展社会化服务,机械化耕整地4.7万亩、机械化播种与机插秧3.6万亩、机收0.5万亩、无人机飞防10万亩,社会化服务成效显著。
  农机一小步,农业一大步。从传统的“黄牛下田”到如今的“金戈铁马”,我区铆足干劲,不懈奋斗,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给农业现代化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