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新机遇共谋新发展共创新未来
本报记者 李艳/文 崔家清/图
9月26日,在“一带一路”侨商合作发展大会—侨建新重庆·千家侨企兴巴渝开州行招商推介及交流会上,中国侨商会副会长、阳光医疗集团董事长王邦侃,德国重庆商会会长、德国亨嘉国际有限公司总裁杨杰,东南亚国家联盟商务副主席周鼎开,万州侨商会副会长、重庆市万州区三峡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磊,达州市开江县福龟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丁昭亮,重庆润江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晓月等作交流发言,与参会嘉宾分享前沿信息,推动更高水平合作共赢。
中国侨商会副会长、阳光医疗集团董事长王邦侃
“开州正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王邦侃
王邦侃表示,尽管许多企业通常将焦点放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但他们来到成渝地区后,深刻意识到内地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此次到访开州,他发现开州不仅宜居宜业,而且是一个绝佳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王邦侃指出,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经济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适时调整思路。当前成渝地区潜力无限,正值发展良机。上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365.7亿元,占全国的6.5%,这一比例不容忽视。
王邦侃特别提到,开州特色鲜明,美食丰富、旅游资源充沛、高科技产业也在逐步提升,正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侨商会将与开州区委、区政府携手合作,共同发展、深入探讨,并充分发挥侨商的优势,结合开州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以及待开发的潜力,努力为开州的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德国重庆商会会长、德国亨嘉国际有限公司总裁杨杰
“开州让我印象深刻”
▲杨杰
杨杰表示,开州是一座生态之城,以“湖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的独特风貌,展现了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此次活动,他参观了开州高新区、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等地,让他印象深刻。
作为重庆商会的一员,杨杰热切期望能够更深入地融入开州的发展。针对开州的实际情况,他建议,开州首先应充分发挥侨商在海外的优势,汇聚侨资侨力,促进双方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融合。其次,开州要利用侨商在海外的丰富资源,将项目、产业、产品和技术带回开州,与当地的产业定位相匹配,为侨商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基点。
杨杰建议,开州要积极引进海外项目和资源,推动高科技和人才的引进与培育,提升产业竞争力;开州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厨师资源,通过政府引导形成体系化、标准化的培训机制,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打造具有开州辨识度的品牌,把开州厨师推向世界,把开州美食带到世界;开州要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提升中药制品的萃取等加工工艺,提高中药材品质,打开国外市场,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东南亚国家联盟商务副主席周鼎开
“希望侨商来我家乡投资兴业”
▲周鼎开
作为开州人的周鼎开,他在交流会上热情邀请各位侨商来开州投资兴业。他说,开州这座拥有1800年历史的城市,在三峡移民的推动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如今,开州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已成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为商贸往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周鼎开说,开州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物产资源,这是开州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开州人开明、开放、开拓、开创的精神,一直是他心中的骄傲。这种精神也激励着开州儿女在全球各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开州,投资者不仅能享受到人才辈出、智力密集的红利,更能深刻感受到开州良好的投资环境。
周鼎开表示,他将竭尽全力,引导鼓励更多侨胞来开州投资兴业,共享祖国发展机遇。同时,他也将带着自己的投资项目,与开州在数字化建设、低空无人机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为开州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万州侨商会副会长、重庆市万州区三峡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磊
“以侨为桥,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史磊
史磊分享了重庆市万州区三峡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品牌历程、发展经历与社会责任。该公司创立于2005年,坐落于万州区双河口街道,是国内首个将传统刺绣作为核心工艺,并紧密结合现代审美取向与实用需求,成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的高端文创品牌。公司作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重庆市科技型企业,不仅致力于打造国内非遗第一品牌,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
公司长期开展带薪刺绣技能培训,并在万州龙驹镇设立了“三峡绣非遗工坊”,同时在万州恒合土家族乡建设了三峡绣“产、学、游”体验中心。自2018年9月以来,公司已成功举办培训班24期,累计培训人数达1635人,其中65人培训后实现了在公司就业,另有200余人实现了居家就业,人均年增收达22000元。
史磊表示,希望通过侨商力量,以侨为桥,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将文化“软资源”转化为经济“硬实力”,增加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助力。
达州市开江县福龟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丁昭亮
“积极寻求与开州的合作”
▲丁昭亮
交流会上,丁昭亮介绍了他们合作社的特色产品——老鹰茶。他说,开江县位于大巴山南麓,拥有丰富的野生老鹰茶树资源,包括数百年树龄的古老茶树。然而,传统老鹰茶需大火久煮,饮用不便。为改善这一状况,2018年在侨联的领导下,相关企业组建了专业攻关团队,深入研究老鹰茶生产工艺。经过数年努力,团队成功研发出全新老鹰茶产品。福龟合作社作为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产品远销南非等国,茶叶种植面积达5300余亩,2021年产值达2130万美元。
丁昭亮表示,未来福龟合作社将继续承担行业责任,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同时,他希望借助“一带一路”侨商合作发展大会的契机,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让更多人品尝到大自然的馈赠。同时积极寻求与开州的合作,为万达开区域合作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润江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晓月
“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彭晓月
在交流发言中,彭晓月分享了重庆润江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在开州的成长历程。她说,公司是一家集服装制造、针纺织品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南非等地。公司选择开州作为发展基地,主要得益于开州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能解决沿海城市生产脱节问题以及相对较低的用工成本。
彭晓月表示,在开州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公司于2008年在开州成功落地,年产300万件/套中高档毛衫项目。次年,项目便建成投产,短短7个月实现了从落地到投产的飞跃。近年,公司投入巨资淘汰落后设备,引进全自动电脑织机,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同时,实行数字化管理,以数据为驱动,实时监控生产各环节,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此外,公司还创新生产模式,将车间设在乡镇,加工环节放在农户家中,有效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就业、返乡创业的问题。并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优秀设计人才,提升工艺设计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国际市场竞争力。
彭晓月说,接下来,公司将以制造创新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借“一带一路”侨商合作发展契机,汇聚侨商力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9月26日,在“一带一路”侨商合作发展大会—侨建新重庆·千家侨企兴巴渝开州行招商推介及交流会上,中国侨商会副会长、阳光医疗集团董事长王邦侃,德国重庆商会会长、德国亨嘉国际有限公司总裁杨杰,东南亚国家联盟商务副主席周鼎开,万州侨商会副会长、重庆市万州区三峡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磊,达州市开江县福龟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丁昭亮,重庆润江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晓月等作交流发言,与参会嘉宾分享前沿信息,推动更高水平合作共赢。
中国侨商会副会长、阳光医疗集团董事长王邦侃
“开州正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王邦侃
王邦侃表示,尽管许多企业通常将焦点放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但他们来到成渝地区后,深刻意识到内地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此次到访开州,他发现开州不仅宜居宜业,而且是一个绝佳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王邦侃指出,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经济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适时调整思路。当前成渝地区潜力无限,正值发展良机。上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365.7亿元,占全国的6.5%,这一比例不容忽视。
王邦侃特别提到,开州特色鲜明,美食丰富、旅游资源充沛、高科技产业也在逐步提升,正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侨商会将与开州区委、区政府携手合作,共同发展、深入探讨,并充分发挥侨商的优势,结合开州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以及待开发的潜力,努力为开州的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德国重庆商会会长、德国亨嘉国际有限公司总裁杨杰
“开州让我印象深刻”
▲杨杰
杨杰表示,开州是一座生态之城,以“湖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的独特风貌,展现了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此次活动,他参观了开州高新区、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等地,让他印象深刻。
作为重庆商会的一员,杨杰热切期望能够更深入地融入开州的发展。针对开州的实际情况,他建议,开州首先应充分发挥侨商在海外的优势,汇聚侨资侨力,促进双方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融合。其次,开州要利用侨商在海外的丰富资源,将项目、产业、产品和技术带回开州,与当地的产业定位相匹配,为侨商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基点。
杨杰建议,开州要积极引进海外项目和资源,推动高科技和人才的引进与培育,提升产业竞争力;开州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厨师资源,通过政府引导形成体系化、标准化的培训机制,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打造具有开州辨识度的品牌,把开州厨师推向世界,把开州美食带到世界;开州要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提升中药制品的萃取等加工工艺,提高中药材品质,打开国外市场,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东南亚国家联盟商务副主席周鼎开
“希望侨商来我家乡投资兴业”
▲周鼎开
作为开州人的周鼎开,他在交流会上热情邀请各位侨商来开州投资兴业。他说,开州这座拥有1800年历史的城市,在三峡移民的推动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如今,开州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已成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为商贸往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周鼎开说,开州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物产资源,这是开州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开州人开明、开放、开拓、开创的精神,一直是他心中的骄傲。这种精神也激励着开州儿女在全球各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开州,投资者不仅能享受到人才辈出、智力密集的红利,更能深刻感受到开州良好的投资环境。
周鼎开表示,他将竭尽全力,引导鼓励更多侨胞来开州投资兴业,共享祖国发展机遇。同时,他也将带着自己的投资项目,与开州在数字化建设、低空无人机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为开州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万州侨商会副会长、重庆市万州区三峡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磊
“以侨为桥,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史磊
史磊分享了重庆市万州区三峡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品牌历程、发展经历与社会责任。该公司创立于2005年,坐落于万州区双河口街道,是国内首个将传统刺绣作为核心工艺,并紧密结合现代审美取向与实用需求,成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的高端文创品牌。公司作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重庆市科技型企业,不仅致力于打造国内非遗第一品牌,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
公司长期开展带薪刺绣技能培训,并在万州龙驹镇设立了“三峡绣非遗工坊”,同时在万州恒合土家族乡建设了三峡绣“产、学、游”体验中心。自2018年9月以来,公司已成功举办培训班24期,累计培训人数达1635人,其中65人培训后实现了在公司就业,另有200余人实现了居家就业,人均年增收达22000元。
史磊表示,希望通过侨商力量,以侨为桥,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将文化“软资源”转化为经济“硬实力”,增加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助力。
达州市开江县福龟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丁昭亮
“积极寻求与开州的合作”
▲丁昭亮
交流会上,丁昭亮介绍了他们合作社的特色产品——老鹰茶。他说,开江县位于大巴山南麓,拥有丰富的野生老鹰茶树资源,包括数百年树龄的古老茶树。然而,传统老鹰茶需大火久煮,饮用不便。为改善这一状况,2018年在侨联的领导下,相关企业组建了专业攻关团队,深入研究老鹰茶生产工艺。经过数年努力,团队成功研发出全新老鹰茶产品。福龟合作社作为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产品远销南非等国,茶叶种植面积达5300余亩,2021年产值达2130万美元。
丁昭亮表示,未来福龟合作社将继续承担行业责任,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同时,他希望借助“一带一路”侨商合作发展大会的契机,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让更多人品尝到大自然的馈赠。同时积极寻求与开州的合作,为万达开区域合作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润江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晓月
“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彭晓月
在交流发言中,彭晓月分享了重庆润江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在开州的成长历程。她说,公司是一家集服装制造、针纺织品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南非等地。公司选择开州作为发展基地,主要得益于开州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能解决沿海城市生产脱节问题以及相对较低的用工成本。
彭晓月表示,在开州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公司于2008年在开州成功落地,年产300万件/套中高档毛衫项目。次年,项目便建成投产,短短7个月实现了从落地到投产的飞跃。近年,公司投入巨资淘汰落后设备,引进全自动电脑织机,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同时,实行数字化管理,以数据为驱动,实时监控生产各环节,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此外,公司还创新生产模式,将车间设在乡镇,加工环节放在农户家中,有效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就业、返乡创业的问题。并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优秀设计人才,提升工艺设计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国际市场竞争力。
彭晓月说,接下来,公司将以制造创新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借“一带一路”侨商合作发展契机,汇聚侨商力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