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农村物流 搭上致富“快车”
直播带货现场。通讯员 向萍 摄
本报记者 李菱 通讯员 向萍 谢玉冰
邮运融合发展能更好满足农村群众出行、货运物流、寄递服务的需求。自今年7月被评为重庆市“邮运通”试点区以来,我区始终以提升物流效能为目标、以降低物流成本为目的、以服务乡村振兴为根本,持续改造三级物流节点,不断健全“邮运通”寄递物流网络。
目前,我区已完成改造镇级共享中心2个、升级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8个,同时在主体培育、产业融合、助农助销上狠下功夫,让“邮运通”模式在广袤的开州大地上落地生根。
培育多主体 壮大“邮运通”全链条
“真是多亏了‘邮运通’,不然今年我家种的翠冠梨全部都要烂在家里……”近日,铁桥镇万塘村村民老周特意让儿子致电区交通运输委表示感谢,由于连日的极端天气影响了翠冠梨的运输,他们一家人急得团团转。恰逢我区正在加快推广“邮运通”模式,流动型服务点正好设在老周家附近,工作人员上门为他们家包装好翠冠梨,并通过“邮运通”助力乡村振兴直播间售出,他们家2000多斤翠冠梨全部售完,老周的微信收款提示音不时响起,蹭蹭上涨的数字让老周的脸上乐开了花。
这是我区推进“邮运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
据了解,“邮运通”是集寄递物流、农村电商、普惠金融等于一体的新业态新模式,按照“政府引导、多跨协同、融合发展、服务乡村”原则,推进农村地区交通运输、邮政、商贸、农业、供销、快递资源整合,健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形成网络覆盖健全、资源整合高效、运营服务规范、产业支撑明显的公共服务体系,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我区以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邮运通”品牌——“开州金厨带精品,帅乡邮运通天下”为主要抓手,积极培育壮大“产、销、供”各环节市场主体。7—8月,成功培育农业经营主体1家、引进落地货运物流企业2家、引进电子商贸企业和电商平台2家。投入130万元资金帮助绿周果业有限公司扩建柑橘仓储基地800平方米,增添果蔬自动筛选清洗机、自动分拣包装机等智能化设备,预计在柑橘成熟季节正式投用。投用后可储存、包装发送柑橘400万斤,效率提升15%,有效助力农产品生产端提高生产标准、扩大生产规模。
产业广融合 提升“邮运通”利用率
今年8月19日一大早,在邮政快递分拣中心,身着绿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清理包裹,忙而有序。一辆红色客车停靠在大门外,车头上清晰立着“开州—九龙山镇”的字牌。工作人员一边登记,一边搬运,各式包裹,轻拿轻放,搁放整齐。
“莫看这堆小包裹,每天顺便捡钱,收入相当于拉了好几个乘客呢!”客车司机老张笑着打趣,顺手弯腰捡起掉在车门口的小纸屑,“我每天早晚各来一趟,装好这些包裹后,再去车站接乘客,一举多得。”满脸堆笑的老张,跳上驾驶室,客车朝城区客运站方向驶去。
这是我区推广“邮运通”模式后,不少“老张”师傅们的日常工作场景。
据悉,“邮运通”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在“交邮”线路融合、“邮快”站点共配基础上,继续拓展融合线路6条、实现主要乡镇共配。不仅如此,我区还充分发挥“餐厨大区”优势,创新引导“邮运通”体系各企业与末端餐饮门店展开合作。依托区烹饪协会、“开州金厨”北京联络处等平台,借势“开州金厨”渠道,搭乘“邮运通”运输体系,有效带动“开州香肠、开县春橙、南门红糖”等食品销往“北上广”等大中城市,在北京、陕西、山东等地设立“开州农特产品”专馆3个、专区4个、专柜18个,显著提升“开州金厨”知名度与“邮运通”体系利用率,让更多、更好的农特产品“飞”出开州,走得更远。
渠道再拓展 强化“邮运通”助农性
前段时间是高山黄桃成熟采摘期,由于黄桃的储存时间较短,一旦销售滞后,就会严重影响果农收益。为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我区通过开展“邮运通”助销农产品直播活动、社区团购合作接龙等方式,先后帮助长沙镇兼善村、马鞍村等地的农业经营主体及散户助销黄桃,在黄桃种植村社沿线增设流动型服务点16个、新增黄桃专线冷链运输车1辆、改良升级原有包装箱,避免远距离运输黄桃受损,多方给力,保障黄桃高效、便捷出村。
据统计,通过直播活动单日最高助销黄桃0.62万斤、完成销售额3.72万元;30天成功助销黄桃12.82万斤、完成销售额76.92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村村通客车运输优势,串点成线,聚线成面,纵深推进‘邮运通’发展,真正让‘邮运通’落地落实,开花结果。”区交通运输委党委书记袁毅信心满满地说。
本报记者 李菱 通讯员 向萍 谢玉冰
邮运融合发展能更好满足农村群众出行、货运物流、寄递服务的需求。自今年7月被评为重庆市“邮运通”试点区以来,我区始终以提升物流效能为目标、以降低物流成本为目的、以服务乡村振兴为根本,持续改造三级物流节点,不断健全“邮运通”寄递物流网络。
目前,我区已完成改造镇级共享中心2个、升级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8个,同时在主体培育、产业融合、助农助销上狠下功夫,让“邮运通”模式在广袤的开州大地上落地生根。
培育多主体 壮大“邮运通”全链条
“真是多亏了‘邮运通’,不然今年我家种的翠冠梨全部都要烂在家里……”近日,铁桥镇万塘村村民老周特意让儿子致电区交通运输委表示感谢,由于连日的极端天气影响了翠冠梨的运输,他们一家人急得团团转。恰逢我区正在加快推广“邮运通”模式,流动型服务点正好设在老周家附近,工作人员上门为他们家包装好翠冠梨,并通过“邮运通”助力乡村振兴直播间售出,他们家2000多斤翠冠梨全部售完,老周的微信收款提示音不时响起,蹭蹭上涨的数字让老周的脸上乐开了花。
这是我区推进“邮运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
据了解,“邮运通”是集寄递物流、农村电商、普惠金融等于一体的新业态新模式,按照“政府引导、多跨协同、融合发展、服务乡村”原则,推进农村地区交通运输、邮政、商贸、农业、供销、快递资源整合,健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形成网络覆盖健全、资源整合高效、运营服务规范、产业支撑明显的公共服务体系,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我区以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邮运通”品牌——“开州金厨带精品,帅乡邮运通天下”为主要抓手,积极培育壮大“产、销、供”各环节市场主体。7—8月,成功培育农业经营主体1家、引进落地货运物流企业2家、引进电子商贸企业和电商平台2家。投入130万元资金帮助绿周果业有限公司扩建柑橘仓储基地800平方米,增添果蔬自动筛选清洗机、自动分拣包装机等智能化设备,预计在柑橘成熟季节正式投用。投用后可储存、包装发送柑橘400万斤,效率提升15%,有效助力农产品生产端提高生产标准、扩大生产规模。
产业广融合 提升“邮运通”利用率
今年8月19日一大早,在邮政快递分拣中心,身着绿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清理包裹,忙而有序。一辆红色客车停靠在大门外,车头上清晰立着“开州—九龙山镇”的字牌。工作人员一边登记,一边搬运,各式包裹,轻拿轻放,搁放整齐。
“莫看这堆小包裹,每天顺便捡钱,收入相当于拉了好几个乘客呢!”客车司机老张笑着打趣,顺手弯腰捡起掉在车门口的小纸屑,“我每天早晚各来一趟,装好这些包裹后,再去车站接乘客,一举多得。”满脸堆笑的老张,跳上驾驶室,客车朝城区客运站方向驶去。
这是我区推广“邮运通”模式后,不少“老张”师傅们的日常工作场景。
据悉,“邮运通”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在“交邮”线路融合、“邮快”站点共配基础上,继续拓展融合线路6条、实现主要乡镇共配。不仅如此,我区还充分发挥“餐厨大区”优势,创新引导“邮运通”体系各企业与末端餐饮门店展开合作。依托区烹饪协会、“开州金厨”北京联络处等平台,借势“开州金厨”渠道,搭乘“邮运通”运输体系,有效带动“开州香肠、开县春橙、南门红糖”等食品销往“北上广”等大中城市,在北京、陕西、山东等地设立“开州农特产品”专馆3个、专区4个、专柜18个,显著提升“开州金厨”知名度与“邮运通”体系利用率,让更多、更好的农特产品“飞”出开州,走得更远。
渠道再拓展 强化“邮运通”助农性
前段时间是高山黄桃成熟采摘期,由于黄桃的储存时间较短,一旦销售滞后,就会严重影响果农收益。为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我区通过开展“邮运通”助销农产品直播活动、社区团购合作接龙等方式,先后帮助长沙镇兼善村、马鞍村等地的农业经营主体及散户助销黄桃,在黄桃种植村社沿线增设流动型服务点16个、新增黄桃专线冷链运输车1辆、改良升级原有包装箱,避免远距离运输黄桃受损,多方给力,保障黄桃高效、便捷出村。
据统计,通过直播活动单日最高助销黄桃0.62万斤、完成销售额3.72万元;30天成功助销黄桃12.82万斤、完成销售额76.92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村村通客车运输优势,串点成线,聚线成面,纵深推进‘邮运通’发展,真正让‘邮运通’落地落实,开花结果。”区交通运输委党委书记袁毅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