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玉米的“突围之路”
K 三江三里 和美乡村
本报记者 喻建国
“我种了一辈子玉米,从没有卖过这么高的价钱。”8月30日,满月镇满月村村民张德顺将4000元钱存入银行,笑得合不拢嘴。
满月镇满月村海拔1000多米,当地村民习惯种植玉米、马铃薯、红薯“三大砣”,但效益不高,农民种地不赚钱。
如何引导村民打好“翻身仗”?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首席记者、《当代党员》编辑一部主任、满月村驻村第一书记颜明华从今年4月起,与另外两位曾经的基层党组织书记精心策划并亲历一粒玉米“跃进”菜篮子的“惊险”流程,探查山区农产品卖好难、难卖好的痛点堵点,并从中感悟“干部须知社会底层逻辑”的认知。
出道之困:不敢试、不想试
“我第一次遇见,就开始打他的主意。”
颜明华口中的他,就是重庆市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柯剑鸿,曾任重庆市委办公厅乡村振兴帮扶集团驻酉阳县花田乡花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近年来,柯剑鸿与5名团队成员研发了鲜食玉米新品种“渝甜糯990”,被遴选为2023年重庆市玉米主导品种,在北京获评“最受欢迎鲜食玉米”。
2023年,重庆市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帮扶集团驻开州区满月镇工作队队员程鹏将柯剑鸿引荐到满月镇,其目的在于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群众增收的切实路径。
“作为一个行业领军人才研发的产品,品质必定上乘。”初识柯剑鸿,颜明华就找到了“卖点”——“博导的玉米”。
玉米、马铃薯、红薯,是满月村种植业的“三大砣”。与其他传统农业产区一样,农民种这“三大砣”多用于喂猪,其市场转化模式是:辛辛苦苦种一季“三大砣”,再当作饲料辛辛苦苦养一年猪,然后再卖猪。
如此生产模式下,“三大砣”不仅产品价值生成周期长,而且粮猪价值、劳动价值在转换中均被部分消耗和隐藏,这种农村粮猪二元结构的循环往复,收益低且辛苦。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之要义,农产品好卖是产业振兴之要义。而农产品难卖好、卖好农产品难,跟农村市场体系、市场化程度密切相关,也跟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密切相关。”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颜明华,第一次与农业生产如此亲近,便决定做一个实验:通过引导村民种植并销售新品种玉米,看看农产品离市场究竟有多远?
然而,镇上给柯剑鸿安排的实验基地并不在满月村,经颜明华“游说”,柯剑鸿为满月村提供了免费种子。
于是,颜明华制定了两个计划:A计划,1+1;B计划,2+1。“1+1”,就是由颜明华和柯剑鸿主导本次实验;“2+1”,除了颜明华和柯剑鸿,再加上一位在开州区任过乡党委书记的本地干部参与支持本次实验,那是在A计划失败时,确保实验持续下去的“最后一张牌”。
颜明华看中了村委会门前公路两旁的大片平整土地,这里通公路,人流量和车流量都比较大,用来种植新品种,示范效应、宣传效应“都是杠杠的”。
这片地“想都不要想”,村干部泼了一瓢冷水。原来,前几年,镇里打算流转这些好田好土规模化发展高效农业,但因个别村民对流转费期望值太高而流产。
无奈之下,颜明华与村委会综合服务专干张浩、驻村工作队队员刘胜分别到其它地块寻求突破,却频频碰壁。
“没见过、没种过,不敢试、不想试。”
“长不出来怎么办?风吹倒了雨打坏了怎么办?”
“包不包收?托不托底?”
为了把实验进行下去,颜明华承诺:如果品种失败,或遇自然灾害,他自掏腰包托底;如果长势较好,按当地市场价回购。可村民们还是犹豫不决。
最后,在满月村土生土长的张浩“左一声二婶右一声幺姑”,村民才终于答应“试一试嘛”。
新的问题又来了,新品种必须成片种植,两三百米范围内,只要有一户种其它品种,就会导致新老品种串粉而影响品质。
接连考察了好几个地方,但每一片总有个别村民不敢尝试新品种,导致整片动员不起来。最终,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通过拉网排查,物色居住最偏远的蓝禄友、张德顺两户,他们各有两亩地偏于一隅,两三百米内没有其他村民的庄稼地。
动员蓝禄友很顺利,他年轻、肯干。而动员年过七旬的张德顺就费了些口舌,他的担忧跟其他村民一样。
在张浩作为村干部和“张氏后代”双重身份的担保下,颜明华跟张德顺签了协议:如果种植不成功,自掏腰包2000元保底;如果长势行情都好,销售收入超过2000元的也归张德顺所得。
4月中旬,柯剑鸿赠送的“渝甜糯990”种子,终于在蓝禄友、张德顺的庄稼地里“落户”了。
种是种下去了,接下来又怎样呢?
出圈之惑:神奇的抖音有“惊奇”
6月,“博导的玉米”还在满月村的山风里摇曳生长,颜明华就开始包装它们了,他做了一块宣传栏插在玉米地里,上面写着:博导的玉米;月子专供,男人可享。
“博导的玉米”跟月子有何关系?
满月当地有一个传说,西汉时期,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与皇后阴丽华途经此地时产下皇子,并在满月村住到皇子满月才离开,满月因此得名。满月镇作为全国唯一叫满月的行政区划,满月村作为全国唯一叫满月的行政村,满月镇满月村作为全国唯一同时名为满月的镇村,这给颜明华带来灵感——尝试打造“满月民俗文化村”,发展月子食养品、满月民俗文创品。
“我还策划了一个‘买山货,送家风’主题。”颜明华创新产品包装,把满月村入选2024年第二季度“重庆好人”候选人、“95后”村民何青琼照顾三位重病老人的故事印在包装盒上,打造“一人买山货,全家受教育”的消费新场景。
这些尝试,颜明华是在努力探寻真正的市场路径。因为,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他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些产业项目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一定程度上依赖消费帮扶。
“乡村产业的发展短期靠帮扶,但长远来看,必须要走符合市场规律、实现自我造血这条路。”程鹏的同感,让颜明华多了一份底气。
如何包装好“博导的玉米”?颜明华煞费苦心,他想把“博导的玉米”做成品牌,走电商模式,直接在村里根据订单发货。
现学视频拍摄和编辑、发抖音、发视频号……颜明华希望通过“博导的玉米”出圈来吸引订单,但这条路的高成本告诉他行不通。
“如果空运,一公斤运费23元,多一公斤加收13元;如果陆运,一公斤18元,多一公斤加收6元;量特别大可打7折;若雇车运往重庆中心城区,即便走农产品绿色通道,一车玉米的运费也在1200元左右。”颜明华了解到物流成本后,才明白对于一斤最低五六角钱的带壳玉米来说,市场明显“薄情”。
在玉米采摘半月前,颜明华通过抖音和微信视频号推介“博导的玉米”,可等来的却是无情的现实——没有一笔订单。
此路不通,颜明华找到“万能的”朋友圈,也只有3人有意向购买。
“只有完全通过‘市场这只手’卖出玉米,才是真正的市场行为,才是成功的实验和理想的状态。”颜明华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巨大鸿沟。眼看着玉米一天天成熟,他开始慌了。
撞了南墙,颜明华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他放弃原来仅仅依靠市场手段的想法,作两手准备:一手寻求“熟人路线”打开销路、一手探寻市场路径卖出农产品。
于是,颜明华前往重庆主城,求助两个“网络大V”,并大打乡村振兴情怀牌,希望获得免费宣传。可一个面露难色,另一个虽倾情发布,但浏览量惨淡。
深感失落的颜明华,不得不求助朋友,“可朋友多了路并不好走”,需求量小,“一下不能吃个大胖子”。结果双方都很尴尬,颜明华不再厚着脸皮向熟人兜售,又回到市场路径上。
7月中旬,颜明华辗转找到重庆中心城区一家专门向小区供货的生鲜采购商,老总告诉他,仅生鲜果蔬这条线,公司就拥有直供上千小区的渠道。
“我们村试种的‘博导的玉米’产出不过四五千斤,如果通过他的公司发起小区团购,消化这点产量岂不是一碟小菜。”颜明华犹如抓到了“救命稻草”,约定采摘前送上样品。
也许是前期碰壁太多,颜明华又颇费周折找到另一位采购商,力图“脚踏两只船,胜算多一点”。
出手之难:启动B计划
玉米成熟了。
7月29日晚,颜明华跟两个生鲜采购商电话联系,对方特别强调,今年玉米特别多,行情不好,开出的价格一定要合适。打完电话,颜明华内心七上八下,心里“拔凉拔凉的”。
深夜,颜明华又辗转联系上一家全国性大型连锁超市的生鲜采购部门,而柯剑鸿则联系了城口县的一个专事玉米销售和加工的老板。
可商家都觉得量太小,除去运输成本,根本不划算。颜明华前期担心的“城市壁垒”问题,已悄然浮现——城市行业聚集程度高、产业发展速度快,城市经济活动一旦形成窄通道、高成本的壁垒而掌控了市场端,农业生产端一切“汗滴禾下土”的长周期性艰苦劳作,都显得苍白无力。
7月30日早上6点过,颜明华与张浩、刘胜把摸黑采摘的新鲜玉米样品,通过镇、区快巴司机接力带往重庆中心城区,再托人送给两家生鲜采购商。
中午,颜明华呆坐在村委会办公室,像一个赌徒等着翻牌——“惊险的一跳”的时刻。
下午2点,一生鲜采购商抛出价格:每斤1.3元,自行送货上门,不过他可以帮忙联系货运车辆将运费控制在1000元左右。
经过粗略算账,按预计产量4000斤,可获毛收入5200元,但运费就占了将近20%,相当于“豆腐盘成肉价钱”。
举棋不定时,颜明华又接到对方打来的电话,提醒重庆主城区外出避暑的人较多,小区采购力弱。如果订单量大,当然好,如果量小,哪怕订单只有几百斤,也得履约送货,“一定要考虑好哈”。
物流费高、数量不确定,颜明华考虑再三,只得放弃这条“市场路径”。
“这批玉米能否在本地或邻近市场销售。”村干部向世兴、周松提醒。
颜明华立马联系城口老板,可回复的价格是每斤0.8元,且每根棒子带壳不能低于8两。
目测“渝甜糯990”的个头儿,带壳8两以上的不多。当晚,颜明华又通过开州区的朋友联系了一位本地生鲜批发商,“巧”的是,他与城口老板开出的条件不差分毫。
心里实在没底,颜明华终于启动了应急方案——隐藏的B计划。
“这是一场有益的实验。”接到颜明华的求助,曾任开州区紫水乡党委书记、现在浙江宁波挂职的开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周昌“临门一脚”,他联系了开州青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建民。
青龙农业是从紫水乡发展起来的,有业务板块布局在当地,是开州区老牌农业龙头企业。周昌拜托袁建民,一定要运用市场手段和市场渠道,把这批玉米销出去。
很快,颜明华接到袁建民的电话,商定第二天由合伙人刘萍、袁勇到满月村“验货”。
8月1日一早,刘萍、袁勇来了,颜明华将两位“财神”带到张德顺的玉米地。“每斤1.5元,大小均收。”刘萍、袁勇说,“我们也愿意参加这场实验。”
这批玉米终于有了去路,颜明华长吁一口气,不过仍心存遗憾,“‘熟人路线’不是我的初衷,青龙农业也根本不需要做几千斤玉米的小买卖,这明显是受朋友之托。”
8月2日至4日,青龙农业员工每天收购一批、销售一批。线上,通过小程序和朋友圈推销;线下,利用早晚上街摆摊销售。
8月2日,太阳特别毒辣,从早上7点到下午2点,颜明华一直在张德顺的玉米地里采摘,因曝晒导致皮肤灼伤,他的肩颈和手臂瘙痒疼痛了好几天。
8月4日下午,颜明华跟着青龙公司员工上街摆摊卖玉米,体悟农产品的“市场感”。
8月5日,这批“博导的玉米”全部销完。统计数据显示:以朋友圈、电商小程序为主的线上渠道,销售额占33%;以地推为主的线下渠道,销售额占16%;集体食堂采购份额则占51%。
“线上尽管是通过朋友圈发布销售信息,由朋友们自行选择消费,但还是贴近于市场路径的;线下渠道自然亦属市场路径,而集体采购则属‘熟人路线’了。”富有电商经验的袁勇颇感遗憾,如果青龙农业能提早介入,电销份额将大幅提升。
让颜明华欣慰的是,虽然因让利于农民而高于市场价收购,但商家也没亏本,更关键的是:种植户尝到了甜头。
出路之思:干部要懂底层逻辑
“从实验田到示范地到菜篮子,从‘满月村月子食药材园’到‘买山货,送家风’,从‘网上飞’到‘地下推’,这盒‘博导的玉米’的销售之路跌宕起伏,‘剧情’够拼也够精彩。”颜明华感叹,三个基层书记的农产品产销实验,持续数月总算结题,“人生又被市场上了一课”。
“这粒作为个案的玉米一路惊险闯关,揭示出山区大宗农产品市场之路普遍存在竞争大替代强、规模小物流贵、价值低这三大痛点。”通过复盘,颜明华、周昌和程鹏有了共识:农产品要在困境中突围,必须做好品种决定论、龙头带动论、特性胜出论。
其一,笃定“品种决定论”,以品为先。
有特性的品种才会被消费者接受。选对了品种,就成功了一半。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品种不可替代性越强,那品种就越优,竞争力就越强。但新品优品须通过试种,只有经过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检验,才能大面积推广。所以,传统“以销定产”的产业逻辑链必须前展至“以销定品”。
其二,笃定“龙头带动论”,以量为重。
此次实验,所幸青龙农业以其与物流企业长期合作的谈判能力,才使“博导的玉米”轻装出山,汇入滚滚物流。不仅是物流,龙头企业的营销理念和销售渠道,特别是长年累积的市场经验,都是小规模农户所不具备的。换言之:如果没有龙头企业以其行业优势当“带头大哥”,小规模农业,永远走不出“粮猪二元”循环圈。
其三,笃定“特性胜出论”,以特为高。
重庆山区有独特的气候、土壤、水源、光照条件,因此当地的农产品有自己的独特性。但目前重庆一些山区农产品,在品种、营销等方面差异化路径选择不够突出,同质竞争严重。因此,重庆山区农业只有深挖山区农产品的独特性,才能与平原地区的农产品形成市场互补,进而突破低价值瓶颈,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市场价值。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精心策划并亲历一粒玉米‘跃进’菜篮子的全‘惊险’流程,我更从中深切体悟到,各级干部一定要熟知社会底层逻辑,方能精准谋划、科学发展,这才是策划这场实验的高阶意义。”颜明华说。
“探知社会底层逻辑,要注重把握‘三力’。”颜明华感慨地说,“其一,要有敏于知微的认知力。干部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必然基于自下而上一链接一链波浪式的信息传递和感知,如果不将触角延伸至链条最前端,如果不懂社会底层逻辑,一切公务行为必将成为瞎指挥瞎折腾的负效能。其二,要有勤于磨砺的忍耐力。要能吃苦耐劳,亲历才有体悟。以这次实验为例,如果不是全程参与,身心皆疲,体会不到山区农业的痛点到底有多‘痛’。其三,要有善于把脉的洞悉力。探知社会底层逻辑的最终目的,是要踏踏实实地成为局中人,既要身在此山中,也要识得真面目,从中发现痛点并寻得‘活血化瘀’良方。”
其实,《心若在,基层就在》,颜明华向记者重提他曾经写过的一篇专栏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从来不用担心我们的脚步、我们的身子会离开基层,但需要我们引起高度警觉的是,我们的心往往会忽略基层甚至远离基层——哪怕你本身就在“最低的直接联系群众的一层”。
本报记者 喻建国
“我种了一辈子玉米,从没有卖过这么高的价钱。”8月30日,满月镇满月村村民张德顺将4000元钱存入银行,笑得合不拢嘴。
满月镇满月村海拔1000多米,当地村民习惯种植玉米、马铃薯、红薯“三大砣”,但效益不高,农民种地不赚钱。
如何引导村民打好“翻身仗”?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首席记者、《当代党员》编辑一部主任、满月村驻村第一书记颜明华从今年4月起,与另外两位曾经的基层党组织书记精心策划并亲历一粒玉米“跃进”菜篮子的“惊险”流程,探查山区农产品卖好难、难卖好的痛点堵点,并从中感悟“干部须知社会底层逻辑”的认知。
出道之困:不敢试、不想试
“我第一次遇见,就开始打他的主意。”
颜明华口中的他,就是重庆市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柯剑鸿,曾任重庆市委办公厅乡村振兴帮扶集团驻酉阳县花田乡花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近年来,柯剑鸿与5名团队成员研发了鲜食玉米新品种“渝甜糯990”,被遴选为2023年重庆市玉米主导品种,在北京获评“最受欢迎鲜食玉米”。
2023年,重庆市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帮扶集团驻开州区满月镇工作队队员程鹏将柯剑鸿引荐到满月镇,其目的在于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群众增收的切实路径。
“作为一个行业领军人才研发的产品,品质必定上乘。”初识柯剑鸿,颜明华就找到了“卖点”——“博导的玉米”。
玉米、马铃薯、红薯,是满月村种植业的“三大砣”。与其他传统农业产区一样,农民种这“三大砣”多用于喂猪,其市场转化模式是:辛辛苦苦种一季“三大砣”,再当作饲料辛辛苦苦养一年猪,然后再卖猪。
如此生产模式下,“三大砣”不仅产品价值生成周期长,而且粮猪价值、劳动价值在转换中均被部分消耗和隐藏,这种农村粮猪二元结构的循环往复,收益低且辛苦。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之要义,农产品好卖是产业振兴之要义。而农产品难卖好、卖好农产品难,跟农村市场体系、市场化程度密切相关,也跟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密切相关。”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颜明华,第一次与农业生产如此亲近,便决定做一个实验:通过引导村民种植并销售新品种玉米,看看农产品离市场究竟有多远?
然而,镇上给柯剑鸿安排的实验基地并不在满月村,经颜明华“游说”,柯剑鸿为满月村提供了免费种子。
于是,颜明华制定了两个计划:A计划,1+1;B计划,2+1。“1+1”,就是由颜明华和柯剑鸿主导本次实验;“2+1”,除了颜明华和柯剑鸿,再加上一位在开州区任过乡党委书记的本地干部参与支持本次实验,那是在A计划失败时,确保实验持续下去的“最后一张牌”。
颜明华看中了村委会门前公路两旁的大片平整土地,这里通公路,人流量和车流量都比较大,用来种植新品种,示范效应、宣传效应“都是杠杠的”。
这片地“想都不要想”,村干部泼了一瓢冷水。原来,前几年,镇里打算流转这些好田好土规模化发展高效农业,但因个别村民对流转费期望值太高而流产。
无奈之下,颜明华与村委会综合服务专干张浩、驻村工作队队员刘胜分别到其它地块寻求突破,却频频碰壁。
“没见过、没种过,不敢试、不想试。”
“长不出来怎么办?风吹倒了雨打坏了怎么办?”
“包不包收?托不托底?”
为了把实验进行下去,颜明华承诺:如果品种失败,或遇自然灾害,他自掏腰包托底;如果长势较好,按当地市场价回购。可村民们还是犹豫不决。
最后,在满月村土生土长的张浩“左一声二婶右一声幺姑”,村民才终于答应“试一试嘛”。
新的问题又来了,新品种必须成片种植,两三百米范围内,只要有一户种其它品种,就会导致新老品种串粉而影响品质。
接连考察了好几个地方,但每一片总有个别村民不敢尝试新品种,导致整片动员不起来。最终,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通过拉网排查,物色居住最偏远的蓝禄友、张德顺两户,他们各有两亩地偏于一隅,两三百米内没有其他村民的庄稼地。
动员蓝禄友很顺利,他年轻、肯干。而动员年过七旬的张德顺就费了些口舌,他的担忧跟其他村民一样。
在张浩作为村干部和“张氏后代”双重身份的担保下,颜明华跟张德顺签了协议:如果种植不成功,自掏腰包2000元保底;如果长势行情都好,销售收入超过2000元的也归张德顺所得。
4月中旬,柯剑鸿赠送的“渝甜糯990”种子,终于在蓝禄友、张德顺的庄稼地里“落户”了。
种是种下去了,接下来又怎样呢?
出圈之惑:神奇的抖音有“惊奇”
6月,“博导的玉米”还在满月村的山风里摇曳生长,颜明华就开始包装它们了,他做了一块宣传栏插在玉米地里,上面写着:博导的玉米;月子专供,男人可享。
“博导的玉米”跟月子有何关系?
满月当地有一个传说,西汉时期,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与皇后阴丽华途经此地时产下皇子,并在满月村住到皇子满月才离开,满月因此得名。满月镇作为全国唯一叫满月的行政区划,满月村作为全国唯一叫满月的行政村,满月镇满月村作为全国唯一同时名为满月的镇村,这给颜明华带来灵感——尝试打造“满月民俗文化村”,发展月子食养品、满月民俗文创品。
“我还策划了一个‘买山货,送家风’主题。”颜明华创新产品包装,把满月村入选2024年第二季度“重庆好人”候选人、“95后”村民何青琼照顾三位重病老人的故事印在包装盒上,打造“一人买山货,全家受教育”的消费新场景。
这些尝试,颜明华是在努力探寻真正的市场路径。因为,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他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些产业项目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一定程度上依赖消费帮扶。
“乡村产业的发展短期靠帮扶,但长远来看,必须要走符合市场规律、实现自我造血这条路。”程鹏的同感,让颜明华多了一份底气。
如何包装好“博导的玉米”?颜明华煞费苦心,他想把“博导的玉米”做成品牌,走电商模式,直接在村里根据订单发货。
现学视频拍摄和编辑、发抖音、发视频号……颜明华希望通过“博导的玉米”出圈来吸引订单,但这条路的高成本告诉他行不通。
“如果空运,一公斤运费23元,多一公斤加收13元;如果陆运,一公斤18元,多一公斤加收6元;量特别大可打7折;若雇车运往重庆中心城区,即便走农产品绿色通道,一车玉米的运费也在1200元左右。”颜明华了解到物流成本后,才明白对于一斤最低五六角钱的带壳玉米来说,市场明显“薄情”。
在玉米采摘半月前,颜明华通过抖音和微信视频号推介“博导的玉米”,可等来的却是无情的现实——没有一笔订单。
此路不通,颜明华找到“万能的”朋友圈,也只有3人有意向购买。
“只有完全通过‘市场这只手’卖出玉米,才是真正的市场行为,才是成功的实验和理想的状态。”颜明华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巨大鸿沟。眼看着玉米一天天成熟,他开始慌了。
撞了南墙,颜明华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他放弃原来仅仅依靠市场手段的想法,作两手准备:一手寻求“熟人路线”打开销路、一手探寻市场路径卖出农产品。
于是,颜明华前往重庆主城,求助两个“网络大V”,并大打乡村振兴情怀牌,希望获得免费宣传。可一个面露难色,另一个虽倾情发布,但浏览量惨淡。
深感失落的颜明华,不得不求助朋友,“可朋友多了路并不好走”,需求量小,“一下不能吃个大胖子”。结果双方都很尴尬,颜明华不再厚着脸皮向熟人兜售,又回到市场路径上。
7月中旬,颜明华辗转找到重庆中心城区一家专门向小区供货的生鲜采购商,老总告诉他,仅生鲜果蔬这条线,公司就拥有直供上千小区的渠道。
“我们村试种的‘博导的玉米’产出不过四五千斤,如果通过他的公司发起小区团购,消化这点产量岂不是一碟小菜。”颜明华犹如抓到了“救命稻草”,约定采摘前送上样品。
也许是前期碰壁太多,颜明华又颇费周折找到另一位采购商,力图“脚踏两只船,胜算多一点”。
出手之难:启动B计划
玉米成熟了。
7月29日晚,颜明华跟两个生鲜采购商电话联系,对方特别强调,今年玉米特别多,行情不好,开出的价格一定要合适。打完电话,颜明华内心七上八下,心里“拔凉拔凉的”。
深夜,颜明华又辗转联系上一家全国性大型连锁超市的生鲜采购部门,而柯剑鸿则联系了城口县的一个专事玉米销售和加工的老板。
可商家都觉得量太小,除去运输成本,根本不划算。颜明华前期担心的“城市壁垒”问题,已悄然浮现——城市行业聚集程度高、产业发展速度快,城市经济活动一旦形成窄通道、高成本的壁垒而掌控了市场端,农业生产端一切“汗滴禾下土”的长周期性艰苦劳作,都显得苍白无力。
7月30日早上6点过,颜明华与张浩、刘胜把摸黑采摘的新鲜玉米样品,通过镇、区快巴司机接力带往重庆中心城区,再托人送给两家生鲜采购商。
中午,颜明华呆坐在村委会办公室,像一个赌徒等着翻牌——“惊险的一跳”的时刻。
下午2点,一生鲜采购商抛出价格:每斤1.3元,自行送货上门,不过他可以帮忙联系货运车辆将运费控制在1000元左右。
经过粗略算账,按预计产量4000斤,可获毛收入5200元,但运费就占了将近20%,相当于“豆腐盘成肉价钱”。
举棋不定时,颜明华又接到对方打来的电话,提醒重庆主城区外出避暑的人较多,小区采购力弱。如果订单量大,当然好,如果量小,哪怕订单只有几百斤,也得履约送货,“一定要考虑好哈”。
物流费高、数量不确定,颜明华考虑再三,只得放弃这条“市场路径”。
“这批玉米能否在本地或邻近市场销售。”村干部向世兴、周松提醒。
颜明华立马联系城口老板,可回复的价格是每斤0.8元,且每根棒子带壳不能低于8两。
目测“渝甜糯990”的个头儿,带壳8两以上的不多。当晚,颜明华又通过开州区的朋友联系了一位本地生鲜批发商,“巧”的是,他与城口老板开出的条件不差分毫。
心里实在没底,颜明华终于启动了应急方案——隐藏的B计划。
“这是一场有益的实验。”接到颜明华的求助,曾任开州区紫水乡党委书记、现在浙江宁波挂职的开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周昌“临门一脚”,他联系了开州青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建民。
青龙农业是从紫水乡发展起来的,有业务板块布局在当地,是开州区老牌农业龙头企业。周昌拜托袁建民,一定要运用市场手段和市场渠道,把这批玉米销出去。
很快,颜明华接到袁建民的电话,商定第二天由合伙人刘萍、袁勇到满月村“验货”。
8月1日一早,刘萍、袁勇来了,颜明华将两位“财神”带到张德顺的玉米地。“每斤1.5元,大小均收。”刘萍、袁勇说,“我们也愿意参加这场实验。”
这批玉米终于有了去路,颜明华长吁一口气,不过仍心存遗憾,“‘熟人路线’不是我的初衷,青龙农业也根本不需要做几千斤玉米的小买卖,这明显是受朋友之托。”
8月2日至4日,青龙农业员工每天收购一批、销售一批。线上,通过小程序和朋友圈推销;线下,利用早晚上街摆摊销售。
8月2日,太阳特别毒辣,从早上7点到下午2点,颜明华一直在张德顺的玉米地里采摘,因曝晒导致皮肤灼伤,他的肩颈和手臂瘙痒疼痛了好几天。
8月4日下午,颜明华跟着青龙公司员工上街摆摊卖玉米,体悟农产品的“市场感”。
8月5日,这批“博导的玉米”全部销完。统计数据显示:以朋友圈、电商小程序为主的线上渠道,销售额占33%;以地推为主的线下渠道,销售额占16%;集体食堂采购份额则占51%。
“线上尽管是通过朋友圈发布销售信息,由朋友们自行选择消费,但还是贴近于市场路径的;线下渠道自然亦属市场路径,而集体采购则属‘熟人路线’了。”富有电商经验的袁勇颇感遗憾,如果青龙农业能提早介入,电销份额将大幅提升。
让颜明华欣慰的是,虽然因让利于农民而高于市场价收购,但商家也没亏本,更关键的是:种植户尝到了甜头。
出路之思:干部要懂底层逻辑
“从实验田到示范地到菜篮子,从‘满月村月子食药材园’到‘买山货,送家风’,从‘网上飞’到‘地下推’,这盒‘博导的玉米’的销售之路跌宕起伏,‘剧情’够拼也够精彩。”颜明华感叹,三个基层书记的农产品产销实验,持续数月总算结题,“人生又被市场上了一课”。
“这粒作为个案的玉米一路惊险闯关,揭示出山区大宗农产品市场之路普遍存在竞争大替代强、规模小物流贵、价值低这三大痛点。”通过复盘,颜明华、周昌和程鹏有了共识:农产品要在困境中突围,必须做好品种决定论、龙头带动论、特性胜出论。
其一,笃定“品种决定论”,以品为先。
有特性的品种才会被消费者接受。选对了品种,就成功了一半。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品种不可替代性越强,那品种就越优,竞争力就越强。但新品优品须通过试种,只有经过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检验,才能大面积推广。所以,传统“以销定产”的产业逻辑链必须前展至“以销定品”。
其二,笃定“龙头带动论”,以量为重。
此次实验,所幸青龙农业以其与物流企业长期合作的谈判能力,才使“博导的玉米”轻装出山,汇入滚滚物流。不仅是物流,龙头企业的营销理念和销售渠道,特别是长年累积的市场经验,都是小规模农户所不具备的。换言之:如果没有龙头企业以其行业优势当“带头大哥”,小规模农业,永远走不出“粮猪二元”循环圈。
其三,笃定“特性胜出论”,以特为高。
重庆山区有独特的气候、土壤、水源、光照条件,因此当地的农产品有自己的独特性。但目前重庆一些山区农产品,在品种、营销等方面差异化路径选择不够突出,同质竞争严重。因此,重庆山区农业只有深挖山区农产品的独特性,才能与平原地区的农产品形成市场互补,进而突破低价值瓶颈,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市场价值。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精心策划并亲历一粒玉米‘跃进’菜篮子的全‘惊险’流程,我更从中深切体悟到,各级干部一定要熟知社会底层逻辑,方能精准谋划、科学发展,这才是策划这场实验的高阶意义。”颜明华说。
“探知社会底层逻辑,要注重把握‘三力’。”颜明华感慨地说,“其一,要有敏于知微的认知力。干部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必然基于自下而上一链接一链波浪式的信息传递和感知,如果不将触角延伸至链条最前端,如果不懂社会底层逻辑,一切公务行为必将成为瞎指挥瞎折腾的负效能。其二,要有勤于磨砺的忍耐力。要能吃苦耐劳,亲历才有体悟。以这次实验为例,如果不是全程参与,身心皆疲,体会不到山区农业的痛点到底有多‘痛’。其三,要有善于把脉的洞悉力。探知社会底层逻辑的最终目的,是要踏踏实实地成为局中人,既要身在此山中,也要识得真面目,从中发现痛点并寻得‘活血化瘀’良方。”
其实,《心若在,基层就在》,颜明华向记者重提他曾经写过的一篇专栏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从来不用担心我们的脚步、我们的身子会离开基层,但需要我们引起高度警觉的是,我们的心往往会忽略基层甚至远离基层——哪怕你本身就在“最低的直接联系群众的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