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我区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
为170万帅乡人民谋健康福祉
  K抓落实赛实绩
 本报记者 熊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一重要论述,高度概括了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牢牢把握的三个关键,其中,人才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价值和作用愈发突出。如何吸引、培养、任用和留住卫生健康人才?我区给出了答案。
  近年来,我区写好“聚才、引才、强才、用才”四篇文章,打好“引、育、用、留”四张牌,引进了卫生健康人才280名,其中硕士生63名。79名来自潍坊、江津、重庆主城区等知名医院的医疗专家驻开指导。2名医生被评为重庆市名中医,3名医生被评为首届重庆市基层名中医,6名医生被评为区县医学头雁人才。我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质量持续提升,卫生健康人才总量不断壮大,总人数已达1.02万余人,有效推动了我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增进170万帅乡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了新贡献。
   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育
  “我区紧密结合学科建设需求、医院等级提升目标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需要,将高层次及紧缺人才的引进作为工作重心,踊跃参与全市人才交流大会、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紧缺岗位招聘以及人才回引,成效显著。”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育,我区建立了重大项目育才机制,实施高水平临床创新团队、学术院长、复合型人才培养等三个重大项目。其中,高水平临床创新团队突出常见、多发、高发疾病的诊治差异化发展,打造一批区级创新团队;学术院长(科主任)突出岗位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加大重点急需人才引进力度;复合型人才培养突出实用性导向,加强“行政+技术”复合培训,遴选培养了一批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
  同时,区人民医院与山东潍坊医学院、重庆肿瘤医院签订了战略协议,区中医院与重庆市中医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标志着双方在医疗资源共享、患者转诊等方面的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并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关键领域对我区的医院给予全面的指导与支持,进一步提升我区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我区还与娄世峰团队、健康开州顾问向波团队、刘海霞团队等开展合作,借“外力”练“内功”,有力促进了全区卫生健康人才的能力提升。
  壮大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我区通过培训提能、帮带促能、下沉赋能等措施,壮大了基层卫生健康人才队伍。今年,77名骨干医师到基层开展诊疗活动3万余人次,做手术537台。”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这些措施让偏远地区群众能够迅速获得就近医疗服务,群众健康得到了坚实保障。
  为不断壮大基层卫生健康人才队伍,我区分层分类开展基层医务人员进修学习活动。在进修学习时,优先在区级医务人员中选派学科骨干、紧缺人才以及临床医技人才;优先在乡镇医务人员中选派内科、外科、骨科、眼科、康复科、急诊急救等专业技术人才;优先在村级医务人员中选派基础较弱或从业时间较短的青年医生,实现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进修学习全覆盖。另外,针对乡村医生年龄老化、学历偏低、引留困难等问题,我区积极争取对大学生村医的编制支持,首次启动实施了“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组织开展全区统一的大学生村医招聘工作。
  “‘区聘乡用’卫生人才改革,达到了传帮带促能效果,提高了我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特别是区人民医院的外科主治医师邓彬,来到我们卫生院后,让我们医院外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大进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凌发举说,现在大进镇中心卫生院已有3名外科医生顺利开展了腹腔镜手术。
  推动人才评价深度改革
  “通过用活政策、搭建平台、正向激励等措施,厚植沃土用才,我区首次在基层医疗机构设立正高、副高岗位,已有84名一线医务人员享受了职称晋升‘红利’。”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近两年来,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副高人数达521人、正高人数达83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结构更加优化。
  我区针对多年来医院卫生管理人员职称晋升缺乏通道这一难题,建立健全了不唯论文、不唯头衔,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卫生职称评价机制。分层次建立医、药、护、技、研、中医、公卫、基层卫生人才职称评价标准,“突出临床破五唯”的导向更加鲜明。公立医院超额绩效年人均水平较医改前提高了45.2%。同时,我区还狠抓学科建设、科研项目,2023年成功申报市级科研项目6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83项。全区现有国家级特色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5个、市级重点(特色)专科26个,区级重点专科16个。
  “我区将持续在‘引’上借力,打造求贤若渴‘磁力场’;在‘育’上深耕,打造人才辈出‘孵化器’;在‘用’上发力,开辟知人善任‘用武地’;在‘留’上用心,筑牢人才济济‘蓄水池’。通过这些举措为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为加快建设‘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提供坚实有力的健康保障。”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