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大自然的呼唤
——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冠长尾雉野化放归之路
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冠长尾雉野化放归基地。

雏雉依偎在雌雉“妈妈”身边。

巢内自然孵化中的雉蛋。

雏雉在草丛中玩耍。

白冠长尾雉“一家”在笼舍内活动。

科研人员检查雉蛋破壳情况。

  K 新闻调查
  本报记者 王丽娟 陈永松 王晓宇 文/图
  初秋时节,位于开州区的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山连绵,万木峥嵘,风景如画。在海拔2200多米的白冠长尾雉野化放归基地,阳光透过密林倾泻而下,照射在一排排仿自然环境而建的笼舍里,7号笼舍的白冠长尾雉“一家六口”正悠闲踱步,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
  记者站在笼舍外,远远地看到,雄雉在前领路,不时点头啄地,发出“咕、咕”的叫声,4只雏雉紧随其后,摇摇摆摆、憨态可掬,雌雉则在最后压阵,机警地环伺周围,构成了一幕温馨又野趣十足的自然画面。
  近段时间,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冠长尾雉的亲鸟孵化试验在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孵化出6只雏雉,且生长状态良好。这是国内首次在半野化环境中由亲鸟孵化出的白冠长尾雉子一代,为其彻底放归野外奠定了坚实基础。
  40年后“森林凤凰”重现雪宝山
  去年11月,我国西南地区首个白冠长尾雉野化放归基地在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投用。来自重庆动物园的10对人工繁育的白冠长尾雉在此安家,作为繁殖种群,进行半野化饲养。
  实施白冠长尾雉野化放归试验,对其进行再归入保护,逐步恢复其野外种群数量,实现自然繁殖及种群扩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白冠长尾雉濒危现状。这是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市野生动物保护回归模式的新探索,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实践。试验成功后将为我市珍稀濒危雉类野化放归提供典型示范,成为重庆市野生动物保护标志性事件。
  白冠长尾雉是我国特有珍稀物种,喜在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乔木林中栖息、隐蔽和觅食,对抑制森林虫害、维护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我国“十四五”抢救性保护的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之一,已在雪宝山区域失去踪迹40多年。
  时隔40年,白冠长尾雉重现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种被誉为“森林凤凰”的漂亮珍禽,到底经历了什么?
  多方调查结果表明,由于20世纪人类活动的扩张导致白冠长尾雉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加之人为猎杀,导致其野外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雪宝山区域就再没有见到白冠长尾雉的身影。2000年后,白冠长尾雉在重庆原有的分布区域再无野生个体发现,仅在少数动物园有人工养殖。近年来,重庆动物园白冠长尾雉人工繁育技术获得突破,种群数量不断扩大,稳定在100只左右,为其野化放归提供了优质种源,野外再引入具备相当的可行性。
  “野化放归是复壮和重建白冠长尾雉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重庆动物园鸟类研究专家匡高翔介绍,首先要结合放归种群的生活习性以及特点来寻找适合的基地,其次要进行一系列野化训练,恢复该种群野外生存繁衍能力,才能放心大胆将其放归大自然中。
  匡高翔介绍,雪宝山气候湿润、密林幽深,生态质量优良、生境丰富,曾是白冠长尾雉的原生栖息地,境内广袤的亚高山草甸、灌木丛和森林非常适合白冠长尾雉生活。加之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基础扎实,团队实力强劲,科研平台优质。经过多次现场考察,他们选择这里为第一个放归地点。
  2023年4月,在重庆市林业局的牵头下,重庆动物园与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下称事务中心)携手合作,着手启动项目前期工作。一方负责半野化环境的打造,一方提供成熟的繁育、驯养、疫病防治技术,双方强强联合、共同推进,项目进度突飞猛进。
  2023年10月,在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里坪建成总面积952平方米、含舍间12间的自然繁育笼舍。2023年11月3日,10对各个年龄阶段的白冠长尾雉顺利入住,开展野化放归训练。
  “修建笼舍时,我们充分考虑了高海拔地区极端天气对白冠长尾雉的影响,在每个笼舍设计仿自然环境外舍的基础上,还设计了可遮风挡雨且通风良好的内舍,希望可以帮助它们度过雪宝山漫长的严冬。”事务中心主任杨泉说,合适的自然条件,再加上重庆动物园的技术支撑和保障,让团队对项目的成功实施充满信心。
  如今,在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片“世外桃源”里,“森林凤凰”白冠长尾雉身披彩羽,闲庭信步,逐渐熟悉这片阔别已久的土地。
  白冠长尾雉在保护区“安居乐业”
  2023年12月,来到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到1个月,10对白冠长尾雉就遭遇了强降雪,漫山遍野银装素裹、静谧悠远,宛若童话世界。为了让这些小家伙们适应零下21℃的极寒天气,科研人员花费各种心思,帮助它们安全度过在这里的第一个严冬。
  大雪封山,水龙头冻结,事务中心科研人员王雷和同事们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凿冰取水。“管护站和基地用水量比较大,需要每天早上准备好充足的水。”王雷说,第一个冬季是白冠长尾雉适应保护区环境的关键时期,他和同事们暂住在距离基地约300米的十里坪管护站,方便就近照顾。
  为了提高白冠长尾雉的抵抗力和御寒能力,科研人员在内舍铺上干草,加装防风帘,做足了应对低温的准备。此外,在食物上也下足了功夫,既有谷子、麦子、玉米这一类主食,也有苹果、白菜、胡萝卜等果蔬,同时也包含面包虫、鸡蛋等肉蛋类食物。
  “面包虫是白冠长尾雉最喜欢的食物,一顿早餐要吃300克。”为了模拟自然环境下生长的活虫,王雷特意从网上买来面包虫虫卵进行孵化,等面包虫长到两三厘米时就将其抛洒在外舍的草丛里,让白冠长尾雉自行寻找、啄食,逐步培养其野外觅食的能力。
  到了晚上,王雷和同事们轮流守夜,每隔两小时就巡查一次,确保白冠长尾雉都回到内舍,避免出现意外。
  白冠长尾雉的野化放归项目团队一共有8名科研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8岁。今年春节,他们大多没有回家过年,而是在秦巴古道上的无人区里,陪着这些白冠长尾雉一起度过。
  保护区的科研工作,常常伴随着鲜为人知的风险和挑战。
  从飞播站通往十里坪的盘山公路,虽然风光无限,但陡峭蜿蜒,偶尔还会发生滑坡、泥石流。“今年3月的一天,我们驾车去基地的路上,遭遇山顶落石,距离车头不到20米,非常惊险。”王雷说起当时的情况,至今心有余悸。
  在山上碰到野生动物也是常事。前不久,王雷的同事吴鹏差点踩到一条掩映在草丛里的青蛇。青蛇头部呈三角形,吐着红色的信子,听附近的护林员说有可能是竹叶青蛇,不禁心里一阵后怕。
  喂食时,科研人员经常遭到雄雉的袭击,有时候手被啄的青一块紫一块。但王雷毫不在意,反而喜笑颜开:“基地半野化的生存环境,让白冠长尾雉的野性逐渐回归,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在团队的精心照顾下,白冠长尾雉经受住了保护区冬季零下21℃的极寒天气考验,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半野化环境。
  亲鸟自然孵化成功属全国首例
  每年3月至6月是白冠长尾雉繁殖的季节,为了吸引心仪的雌雉关注,雄雉的尾羽色彩变得更加鲜亮,还会通过“翩翩起舞”吸引异性。
  今年3月的一天清晨,基地红外相机首次监测到雄雉求偶的有趣一幕:雄雉在雌雉面前发出“咕、咕”的叫声来展示自己的雄性魅力,快速煽动翅膀,漂亮的尾羽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弧线,令雌雉“芳心大乱”。
  繁殖期,雄雉的攻击力比较强,经常隔着铁网与其他笼舍的雄雉互啄,甚至有的还会与同一笼舍的雌雉“相爱相杀”,科研人员在笼舍之间设置遮挡物,避免了很多场“大战”。
  3月30日,科研人员发现7号笼舍的雌雉产下第一枚蛋,标志着基地白冠长尾雉迎来首个繁殖期。
  “白冠长尾雉顺利产蛋,说明经过半年多的野化训练,它们的生长习性出现了分化,野性正在回归。”杨泉告诉记者,今年基地10对白冠长尾雉累计产蛋242枚,经过检测,发现这些雉蛋大部分都是受精卵,在正常情况下都可以进行孵化。
  科研人员采用人工孵化和自然孵化两种方式,对产下的雉蛋进行分批孵化。通过家鸡代孵的方式,首批出壳41只雏雉。此外,通过亲鸟孵化成功出壳6只雏雉,迈出了白冠长尾雉野化回归、自然繁殖及种群扩展极其重要的一步。
  “从重庆动物园引进的白冠长尾雉在半野化环境自然孵化成功,在全国尚属首例,说明我们整个项目的技术路线是有效的、成功的,标志着白冠长尾雉野化放归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杨泉表示。
  眼下,基地有6只亲鸟孵化的雏雉,均生长良好。“随着基地气温回暖,先后有4对白冠长尾雉主动抱蛋孵化,分别是7号、4号、6号和2号笼舍的白冠长尾雉。”王雷告诉记者,7号笼舍的白冠长尾雉是大功臣,一共孵化了4只雏雉,另外2只是由4号笼舍的白冠长尾雉所孵化,6号、2号笼舍的白冠长尾雉均孵化失败。
  都说为母则刚,这一点在白冠长尾雉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雷介绍,雌雉孵化期大概在24—25天左右,孵化期间雌雉一般都不会离开巢穴。就算是被迫离开,它们也会在附近徘徊不肯离去,等危险解除了再去孵化。
  “通过喂食时的对比可以发现,自然孵化的雏雉比人工孵化的野性更强,警惕性更高。你看,家鸡孵化、养育的雏雉会很亲近地拥上来啄食,而7号笼舍的这几只雏雉,会远远地站在一边,凶巴巴地盯着我们,稍稍凑近一些,就迅速跑进草丛。”王雷说,白冠长尾雉“妈妈”每天都会带领雏雉走出巢穴,学习觅食和生存本领。如果有人靠近雏雉,雌雉便会立刻化身勇猛战士,开启搏斗姿势,不断地飞行跳跃向人发动攻击。这些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雏雉,让它们的野性逐步回归。
  目前,科研人员为雏雉建造了训练笼舍,模仿自然环境进行野化训练,培养它们自然觅食、应对天敌的能力。达到野放条件后逐步放归自然,逐步恢复其野外种群数量,实现自然繁殖及种群扩展,保护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8时,清理粪便、换水、喂食……”“13时,为雏雉称重,生长情况良好。”“21时,清点数目,测量笼舍温度,无异常……”在基地饲养辅助区,科研人员详细记录雏雉生长状态和野化训练情况,争取以最科学有效的手段逐步完成白冠长尾雉在雪宝山区域的野外再归入,为实现重庆市白冠长尾雉野外种群扩散目标保驾护航。
  “我们希望在2025年左右,将白冠长尾雉子一代彻底放归野外,跟踪观察其生存状况,并取得实验数据和成果,为后续我市其它区域白冠长尾雉野外放归提供经验。”杨泉说,作为雪宝山的原生物种,白冠长尾雉形成可自我维持的野外种群,对维护区域生态稳定性、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重庆市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开辟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