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我区不断健全三级卫生服务体系解决群众就医难
看病有保障 群众有“医靠”
区中医院开展义诊活动。

群众享受中医非药物疗法。

基层医务人员向群众普及健康知识。

  K健康开州
  本报记者 熊瑛 文/图
  8月1日,记者在长沙镇中心卫生院看到,医院大厅内张贴的门诊值守医生告示牌格外醒目,值守医生的电话号码、职称等重要信息都写在上面,让患者一目了然。
  这是我区健全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推出十项便民惠民举措之一的推进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
  近年来,我区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围绕就近就医、就近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优化门诊、丰富服务内涵、强化医疗保障5个类别20项措施,健全区、乡镇街道、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推出了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深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务、加强慢性病健康管理、改善居民就医服务体验等十项便民惠民举措,切实有效地提升了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体验感和便捷性。
  预留专家名医门诊号源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病的患者,想挂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的门诊号,随时都有号源,这两家医院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了20%的门诊号源。”长沙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谭伟说,以前没有预留门诊号源,患者只能等。
  为了让基层群众随时随地都能挂上专家门诊号,我区实施了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举措,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每天至少预留了20%的门诊号源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群众提供门诊预约服务,切实解决了乡镇群众号源难求的问题。同时,我区还充分发挥家庭医生预约转诊、检查等优势,实施同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学检查报告、检验结果共享互认举措,既有效避免了患者多检查、滥检查、大检查,又节省了检查费,节约了医疗开支。今年1-6月,我区同级医疗卫生机构互认达1778人次,为患者节省了26余万元。
  “上次,我在长沙镇中心卫生院做了一个胸部CT,后来到岳溪镇中心卫生院去看病,没要求我再做胸部CT,医生说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让我节省了500多元钱。”长沙镇陈家社区居民王先生说。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乡村
  “你们到我们乡镇医院来坐诊,让我少跑路、少花钱。”临江镇明月村71岁的患者李大爷拉着区人民医院骨干医生刘云峰的手一再感谢。
  近年来,为解决基层医疗人才紧缺、技术不足、结构不优等难题,我区实施了医疗人才“区聘乡用”改革,从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选派了46名骨干医生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涉及中医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科、口腔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等科室。这些医疗卫生骨干人才不仅要开展医疗技术指导、专业技术培训、教学查房、病历质控等医疗服务,还要参与门诊服务,每周至少有3个工作日在门诊值守,同时还要组织基层医生学习常见病的诊断和普通手术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
  另外,我区还大力推行远程会诊,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到村。区人民医院与34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签订了远程心电图会诊协议、远程放射会诊协议,让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对症治疗,真正实现了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我们还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添置了设备、增设了科室。让群众就近就医省心省力还省钱。”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群众就医满意度大提升
  “上周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在室外工作的我中暑了,到了晚上7点,我实在受不了,就赶到大德镇卫生院去看病。我认为医生都下班了,看不到病,没想到医院延时服务,让我的病得到了及时的医治。”家住大德镇江东村的彭先生说。
  为了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得到及时医治,我区推出了优化门(急)诊服务时间,针对无急诊服务且诊疗量较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工作日门诊延时服务1-3个小时,或在节假日、双休日等特殊时节延长门诊服务时间,为上班、上学等特殊人群提供医疗、慢病配药、健康咨询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推行“一人一诊室”就医模式,既保护了患者隐私又维护了就医秩序。设置完善了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指南及路径标识,科学合理设置了诊疗等候区域,提供诊前健康教育知识宣传。规范基层就医环境,保持就医环境干净整洁。区、乡镇街道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还为群众提供了预约挂号、门诊住院缴费、查询体检和检查检验报告、查阅病历健康档案线上办,省去了患者排队等候的烦恼。
  “我们还设置了老年人服务窗口,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就医咨询、导诊以及自助信息设备、手机终端等服务,还为老年人提供轮椅、座椅等便捷服务。”大进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凌发举说,这大大提升了群众就医满意度和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