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岳溪镇做实做细乡村生态与产业深度融合
绿色生态兴产业 乡村振兴富乡亲
村民给葡萄套袋。记者 熊瑛 摄

英武村种植的佛手柑。 (本报资料图片)

  K三江三里和美乡村
  本报记者 熊瑛
  走进岳溪镇胡家村葡萄园,沁人心脾的果香扑面而来,一串串、一排排、颗颗饱满、晶莹剔透的葡萄,向人们传递着丰收的信号。
  近年来,岳溪镇依托自然生态,挖掘乡村魅力,聚焦生态、产业、人才振兴,打造“一村一品”,提升产业品质,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吸引资源、人才回流,实现乡村生态与产业深度融合,绿色经济蓬勃发展,村民生活日益富足。
   “一村一品”显特色
  岳溪镇英武村佛手柑基地绿意盎然,350亩佛手柑树上挂满硕果,香气袭人。
  英武村经济联合社自2020年起引进2万多株佛手柑成苗,短短几年间,佛手柑不仅美化了乡村,更成为村民增收的“金果果”。2022年首挂果即创收40余万元,2023年更是突破100万元,同时带动12名村民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
  “佛手柑食药两用,价值高,去年村里就为开州区老盛山冰薄食品厂供果4万余斤。”英武村党支部书记李小宣介绍。
  近年来,岳溪镇立足资源禀赋,多元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成佛手柑、高山阳光玫瑰葡萄、果桑等六大绿色生态产业基地1.81万亩,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更让300余名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
  “自从村里种了佛手柑,我每年都能在家门口挣到2万多元。”英武村村民谭德万感慨道,他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生活更有奔头了。
  绿色发展增动能
  通过精准布局与深度融合,岳溪镇胡家村五峰山已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热点,吸引四方游客纷至沓来,体验四季变换的田园乐趣。春季赏花如潮,夏季避暑清凉,秋季硕果满枝,冬季雪景如画,五峰山以其独特的“四季旅游”模式,展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新活力。
  “我们在延伸产业链、创建品牌上做文章。”岳溪镇党委书记刘若飞的话道出了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岳溪镇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深耕“优”“特”农业,探索出农旅融合新路径。按照“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的思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采摘体验、乡愁民宿等项目,既留住乡愁记忆,又焕发乡村新貌,丰富旅游体验,让游客领略乡村多元魅力与历史文化的同时,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旅双赢。
  据了解,岳溪镇已培育出6家农业龙头企业、13个专业合作社及15个家庭农场,构建起多元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同时,善字竹海、五峰山等5大旅游景区景点与胡家村花园、柏竹村善字一号等乡愁民宿交相辉映,加之三鑫、水磨滩等8处农家乐点缀其间,共同编织了一幅和美乡村的诗意画卷。
  党建引领兴产业
  “我们创新推出‘三保’利益联结机制,即保土地租金、保村民就近务工、保产品订单收购,实现村民增收、企业兴旺、地方繁荣的多赢局面。”岳溪镇镇长张德明介绍。
  近年来,岳溪镇巧施妙手,唤醒沉睡资源,将零散土地、闲置宅基地等变废为宝,激活人力、土地、资金等要素,为村民增收按下“加速键”;以市场化为导向,深化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构建起村民与市场主体间的常态化利益联结机制,为双方共赢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岳溪镇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土地规模经营、推广先进技术、节约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将村集体资产盘活,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水平,促进村民增收。截至今年6月底,该镇已整治盘活土地650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300余亩,开发撂荒地3500亩,修建产业路22公里,盘活闲置集体房屋和建筑物1200平方米。
  “我们将继续深挖本土资源,放大特色优势,扩大产业规模,通过延长产业链、挖掘多元价值,打造绿色生态产业精品,提升产业竞争力与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岳溪镇党委副书记唐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