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逐梦田野气象新
——达州市大竹县“三农”工作成就掠影
大竹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一景。

大竹县苎麻丰收场景。

大竹香椿喜获丰收。

大竹县月华镇糯稻长势喜人。

  干群田间奔忙、耕种如火如荼、人人欢声笑语……盛夏时节的竹乡田野,处处一派繁盛景象。
  面对稳步推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三农”工作如何向新而行、向高而攀,朝着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目标奋勇前行?达州市大竹县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张精彩的答卷。
  “农业兴则百业旺,农民富则万事通,农村稳则天下安。”抱着这样的理念,今年以来,达州市大竹县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及省市委的1号文件精神,在促进粮食稳产丰收的前提下,坚持集点成链、以链促面推进产业
  振兴,持续扮靓“稻麻茶竹椿虾”六张名片,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绿色、生态农业建设行动。2023年,全县全面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粮食播面170.5万亩,产量62.2万吨,第一产业增加值74.2亿元,增速3.4%,成功创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荣获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推进典型县。乌木镇、月华镇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团坝镇白茶村荣获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月华镇九银村被评为全省现代农业“亿元村”,水稻产业纳入全省首批产业集群建设。
  在广袤的竹乡大地上,如今已是处处生机盎然。田野里,林林总总的特色产业长势喜人;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奔向四方;园区内,一家家涉农企业产销两旺……
  壮大特色产业擦亮现代农业“金招牌”
  5月24日上午,在四川百岛湖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稻虾综合种养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里,工作人员正在给小龙虾投喂菌藻。
  “这些投喂的菌藻均由公司选种扩培,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控制水质。”该公司技术总监张克磊说,“藻类在水体中生长的过程可以吸收过度营养成分,在水体中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供小龙虾生长。这种模式可以使水质特别清澈,养出的小龙虾的品质极佳。”
  这个全智能化控制,以科技手段开展小龙虾繁育种的示范基地位于大竹县乌木镇。主要进行克氏原螯虾良种繁育、生态大米种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等。园区内稻虾亩产量约300斤,效益达到每亩9000元,产品除了满足本地市场需求以外,主要销往成都、重庆等地。
  小龙虾住进智能化工厂,实现亩均效益近万元的故事只是大竹县积极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竹县持续打造“稻麻茶竹椿虾”六张名片,打造百万亩特色产业基地,构建农产品百亿加工集群,擦亮农业“金”字招牌,稳步做大规模、逐步扩大优势,推进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
  去年,达州市大竹县累计品改苎麻1.9万亩,改造茶园0.36万亩,新(改)建茶厂3个、标准茶园1个。今年,苎麻种植面积14.59万亩,产原麻1.19万吨,产值达4.5亿;白茶种植面积8.3万亩,产干茶691吨,产值20亿元;种植糯稻20万亩,产量11万吨,产值3.5亿元;香椿鲜芽产量1.5万吨,产值3亿元,全产业链7亿元。新发展中药材0.27万亩,同比增长12.1%,全县中药材面积2.469万亩,产量2203吨,同比增长14.9%。
  夯实基础建设打造农业现代化“硬底子”
  打开电脑,通过物联网设备,选择要查看的地块,就可以随时了解当前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病虫害情况,发现问题可立即预警,启动无人机作业……这是发生在达州市大竹县月华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的真实场景。
  近日,在位于达州市大竹县月华镇的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质量技术负责人王超正在办公室,聚精会神地操作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随着鼠标轻点,目标农田的温度、湿度、光照、风速、降水量等数据变化一目了然。
  “以前田间管理,我们每天去几次地里,了解糯稻等作物的生长情况,尤其是夏天,顶着大太阳转着看一大圈,还不一定能把握准确。现在,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可视化数据让作物生长情况一目了然。”王超告诉记者,“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还能线上联系专家寻求帮助,依靠上传精准的田间数据,专家能在‘千里之外’解答我们的疑惑。”
  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农业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是达州市大竹县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打造“硬底子”的一个缩影。
  2023年,达州市大竹县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5.7万亩。稳步实施农村机电提灌站建设,新(改)建机电提灌站34座。狠抓农机化生产道路建设,硬化2.2米宽田间道路和田间耕作道路236.44公里、硬化3至3.5米宽村组道路6.1公里。截至目前,全县建设农机化生产道路累计8526公里,其中硬化(黑化)5892.54公里,通组率达100%。大力实施宜机化改造,争取省级宜机化改造资金115万元,建设宜机化改造先行示范区2个。全面完成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县级服务中心1个,乡镇(街道)服务站30个,235个行政村(含涉农社区)全部确定农业社会化服务协办员。
  着力助农增收鼓起农民群众“钱袋子”
  “香椿第一茬,色泽亮丽、味美鲜香、绿色营养,你值得拥有……”3月25日上午,在位于达州市大竹县石河镇的香椿集中交易市场,来自大竹本土的数十位网络达人在交易市场里开起了“直播间”,为本地特产大竹香椿直播代言、卖力吆喝,助力2024年头茬香椿销售红红火火。
  为了保住椿农的“钱袋子”,达州市大竹县专门联系了具有冷链资质的物流快递企业,仔细研究了快递冷链包装、装货量、续重物流费等关键要素,和物流企业达成协议,单件香椿快递物流费用降低30%,并且采用专车收件、航空运输,为大竹香椿48小时内登陆大中城市奠定基础。
  近年来,达州市大竹县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相结合,构建起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覆盖全产业链,实现农业的智慧升级。大竹县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县,大力推广“经营主体+产业园区+品牌销售”“农户+社会化服务+电商”新型模式,积极引导农特产品开展网上销售,为农民增收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为了让农民增收稳定、可持续,如今的竹乡农村,乡村振兴的活力不断释放。2023年,达州市大竹县投入乡村振兴资金1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3.4%。持续增强群众增收内生发展动力。达州市大竹县建立防止返贫常态监测帮扶体系,建强县、乡、村三级网格监测力量,开展集中排查24.24万户,新增监测对象108户323人,全面落实帮扶措施。加大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巩固提升安置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过致富车间、龙头企业、公益岗位等渠道,帮助脱贫户、监测户就近就地就业。同时,达州市大竹县强化农业基层队伍建设,完成农技人员知识更新150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359人,完成粮油、经作高素质农民培训686人,组织农业科技特派员7人开展服务80余人次。
  (本版文图由达州日报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