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我区开展多元化帮扶破解残障群体就业难题
用心用情用力点亮残疾人就业梦
  本报记者 邓青春
  “哒哒哒、哒哒哒……”宽阔明亮的车间内缝纫机声此起彼伏,裁剪、熨烫、缝纫、平整……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位于竹溪镇的重庆市开州区青吉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50岁的邓异慈飞快地踩着缝纫机赶制夏装。他因腿部残疾,曾在求职中遭受挫折,如今这份离家近且收入理想的工作让他和家人十分满意。“感谢区残联和公司为我提供的工作,让我更好地实现了自身价值。”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让残疾人改善生活、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去年以来,我区认真落实《开州区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切实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益,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岗位,切实为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一年多来,我区新增残疾人就业336人,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1440人次。
   精准施策出实招
  “今年5月开展的残疾人专场就业招聘会,现场招聘12人。”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筹备好此次招聘会,区残联精心谋划、用心服务,充分调研残疾人就业现状,收集残疾人就业相关信息,关注企业用人动向,结合残疾人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需求,创新开展先了解就业信息后“技能培训+就业帮扶”的就业模式,精准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我区充分利用“就业援助月”“国际残疾人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发挥新闻媒体、网络平台作用,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宣传方式,加大对残疾人就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据了解,我区积极做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申报工作,精准掌握用人单位用人需求,通过入户走访、开展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等形式,精准了解各类残疾人的岗位需求,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个性化和贴心的就业支持。
  此外,我区还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开州区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督促相关用人单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促进残疾人就业。
  建章立制下实功
  “80后”青年陈中蓝是河堰镇人,她在一岁那年,因意外导致腿部摔伤,由于耽误了治疗,不幸造成听力二级及肢体三级残疾。
  “虽然命运多舛,但我从不言弃。”陈中蓝说,在面临就业难题时,她不断尝试各种方法灵活就业,并不断学习,通过参加区残联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接触到了互联网,做起了网络情感主播。
  如今,陈中蓝在多个社交平台运营了账号,带动河堰镇5位残疾人成为云端客服,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她还凭借优异的表现获得重庆市首届残疾人直播大赛最具创意奖。
  服务残疾人是残联组织的基本职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困难群众的关怀。区残联积极对接区就业和人才中心,建立联络机制,相互配合、互通信息,进行资源整合,不定时推送就业岗位信息,举办专场招聘会,搭建起覆盖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的信息网络。
  “去年,我们审核了210家用人单位安置388名残疾人的申报。”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大力开展残疾人“德法相伴”法治宣传活动,提升残疾人法治意识,配合用人单位管理好残疾人,全力消除用人单位后顾之忧。
  我区还根据相关规定对“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对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先进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展示用人单位的良好形象。
  工作落地见实效
  去年以来,我区利用入户走访、开展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等时机进一步摸清底数,通过辅助性就业、公益岗位安置等方式,妥善安置困难残疾人就业。
  我区还准确掌握在校残疾人大学生及毕业残疾大学生数据,建立“一人一策”就业服务台账,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帮助38名残疾人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
  残疾人就业工作是一项社会性极强的工作,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解决残疾人就业的战略性举措,需要全社会共同承担起责任。去年以来,我区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纷纷实施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
  “保安员培训后直接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的有20余人。”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措施助推了残疾人就业需求与用人单位岗位要求深度契合、残疾人技能培训质量与社会劳动力需求有效匹配。
  去年以来,我区投入120余万元,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1440人次,开设互联网营销师、中式面点师等培训班16个。此外,我区结合残疾人培训后掌握的技能以及本人意愿,利用大数据对就业信息进行整合,帮助残疾人选择适合的就业岗位,引导残疾人就业,助力残疾人增收。
  同心同梦,携手残疾人与新时代同行。我区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残疾人各项工作,持续提供高质量就业服务,形成各部门单位全力支持配合、社会广泛参与、残疾人奋发图强的良好格局,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