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抓住“牛鼻子” 激活“新引擎”
——我区重大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K改革开放
  本报记者 熊程成
  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也是晴雨表、生命线和压舱石。一直以来,我区聚焦“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建设目标,紧扣起步“四清”、实施“四明”、保障“四强”、结果“四好”工作要求,以“五个一批”为抓手,建立重大项目培育机制,推动投融资多元化改革,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今年一季度,我区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368.5%、居全市第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6%、居全市第4。“五个一批”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6.33亿元,同比增长57.69%。
  一项项亮眼的数据,昭示着我区重大项目建设蹄疾步稳,创新创造成果丰硕,各行各业蒸蒸日上,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的“开州景观”生机盎然、前程似锦。
  项目建设涌热潮
  6月21日,记者在观音山隧道施工现场看到,现场热火朝天,工人们精神饱满,有条不紊地安装防火钢盖板,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观音山隧道全长887米,为双洞双向6车道,是城区至西渝高铁开州站的主要通道,从城区经观音山隧道前往西渝高铁开州站仅需10分钟,对缓解地方交通压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6月27日,观音山隧道正式通车。
  观音山隧道只是我区项目建设高歌猛进的一个缩影。西渝高铁康渝段、成达万高铁、巫云开高速公路、万州经开州至达州高速公路等施工建设也如火如荼。
  大抓工业、大抓招商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行之举。今年以来,我区结合区情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按照“总体推进、局部突围、小步快进”的思路,着重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促进经济社会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
  建设资金有保障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今年以来,我区主动争取上派干部到国家部委、市级部门挂职学习,强化沟通衔接,适时掌握研究政策动态。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特别国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贷款、社会资本投资等多种投融资方向渠道,把国家投融资政策体系梳理明白。
  同时,我区务实谋划一批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项目,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由区重大项目服务中心强化统筹,常态化与行业主管部门沟通交流。摸清底数、超前谋划,建立项目库、资金池、要素池,将更多开州事项、开州项目纳入市级、国家盘子,把基础工作做扎实,推动投融资渠道多元化。齐抓共管在全区上下形成“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助化债”的强大合力。
  此外,我区还借智中介、借力金融抢先机,建立互利共赢的政银企深度合作机制,并借智于中介机构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经验,借力于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的资源、通道和平台,在信息获取、政策解读、项目策划等中抢占先机,有效提高争资争项和获得社会资本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提速增效促发展
  今年以来,我区围绕“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建设目标,从全区重点项目三年滚动规划清单中,甄选出带动性强、投资额大、影响力广的项目。重构项目申报工作体系,由区重大项目服务中心牵头抓总,与有关部门单位常态对接联动,通力协作、集中申报,并发挥中介机构专业优势,组织中咨、重咨等全程包装、提前预审项目,实现“文件一到、立即上报”。
  同时,我区高质量推动项目实施变“粗”为“精”,提升绿色审批效率,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紧扣政策导向、资金投向,会同多个审批部门,对争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审批”,大幅压减审批环节和时限,高效完成项目审批。
  此外,我区抓牢抓实项目建设“一张蓝图”,从项目策划到审批到发证,全过程纳入“多规合一”系统管理,确保项目能落地、能供地。
  回首过往,硕果累累。今年一季度我区实现“八张报表”整体B档,经济报表由C升A,74项晾晒指标中AB档占比达到79.45%。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歇。接下来,我区重大项目建设将继续高歌猛进,再结硕果、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