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我区深化改革描绘“一极两大三区”新画卷
改革突破发展 创新引领向未来
  本报记者 喻建国
  “三江三里”生机盎然,“帅乡帅湖”奋勇争先。
  自区委十五届一次全会以来,我区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奋斗目标,以数字重庆建设引领全面深化改革。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一路蹄疾步稳、勇毅笃行,多个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改革有破有立,发展气象万千。截至2023年底,我区完成26项攻坚突破改革项目任务、164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新增国家级改革试点12个,改革经验获全国肯定评价39件次、全市推广150件次。多项改革长效机制、典型案例作为国家、市级样板,见证改革“开州力度”。
  一项项亮眼的数据,是区委按照中央部署落实改革蓝图的鲜活注脚。全区改革开放蹄疾步稳,创新创造成果丰硕,各行各业蒸蒸日上,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的“开州景观”生机盎然、前程似锦。
   改革重任扛在肩,越是艰险越向前
  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改革推进的每一步都需要勇气与毅力,只有敢挑千钧担,才能移动万座山。
  区委紧紧牵住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坚持“一把手抓改革”和“改革抓一把手”,区委深改委认真履行统筹抓总职责,明确区级年度重点改革任务,修订深改委“两规则一细则”,优化专项小组设置,夯实改革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改革项目闭环落实机制。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区委主要负责人做到计划规划必谋改革、座谈会谈必谈改革、督导督促必督改革、调研调查必察改革,亲自把关督察改革事项、改革方案、关键环节、落实情况等,定期召开区委深改委会议,听取“一把手”汇报抓改革情况25人次。
  改革“向前看”,督察“回头看”,才能不“迷路”。我区深化改革督察与区委、区政府督查协作机制,明确专人参与“五个一批”、数字重庆等专项督查,确保改革的方向正确、路径不偏。
  激流勇进闯险滩,奋力突围开新局
  改革只有一个指向,为人民而改革;改革只有一个标准,尊重人民意愿。区委立足群众急难愁盼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书写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为民答卷”。
  我区着重在党建统领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民生领域改革等方面下苦功见真功。党建领域推进完成重点改革任务11项。“党建扎桩治理结网”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141”基层智治体系织密织细,探索打造“议事协商到院坝、代办服务入院坝、宣传宣讲进院坝、双向评价在院坝”的“院坝汇”党建品牌,相关做法在《中国组织人事报》头版刊载。健全人才发展机制,印发开州英才计划“1+3”方案,深入开展“近悦远来”人才环境营造行动,全区青年人才发展指数排名渝东北第2位。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选拔任用区管学校党组织书记10名、校长10名,指导165所中小学校修订完善职责清单、议事规则。创新破“四困”促“四敢”作风提升机制,相关案例纳入市级专项小组重点培育典型案例。班子运行评估和群众口碑评价机制实现区管领导全覆盖评估,清廉重庆建设建立“1+9”总、分清廉单元建设专班,建成清廉学校、清廉政法等市级示范点3个,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获评“重庆市廉洁文化示范基地”。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艰巨、内容繁多,每一项工作都是一场“大考”。我区推进完成经济体制重点改革任务85项。加快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成功搭建万达开云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建设框架,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开州·开江”示范园区提速建设。区属国有企业改革提效增能、纪检监察机制不断完善,区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1231亿元。投融资多元化改革取得进展,筹融资到位资金302.44亿元,完成“五个一批”重大项目投资120.54亿元。建立企业上市助推机制,5家企业进入市级拟上市企业后备库。探索强村富民路径,农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全区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的村社区达58%,获批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招商引资建立“654321”工作机制,一批生态环保、智能制造、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打造“开智网”平台,举办中国创新挑战赛,推介成果204项,转化落地项目23项,签约金额6300万元。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我区聚焦社会民生领域改革,推进落实重点改革任务39项。建立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机制,帮助1.31万名重点群体就业。建立健全在外人员联系服务机制,实施“百千万鸿雁兴开计划”,返乡创业人员达3.6万户8.3万人。探索创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机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成果,区域医共体“三通”建设深入推进,3家乡镇卫生院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表彰。
  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增活力,以改革聚合力,便会在前进的道路上收获累累硕果。
  我区推行乡镇(区级)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万达开政协委员探索协同实施“金边工程”助力毗邻区域乡村振兴,建立政企季度恳谈交流、民营企业“双向双评价”等制度。文化体制改革风生水起,汉丰湖获批国家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央媒、市媒、区媒、商媒、自媒“五媒”联动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构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五张防护网”,推进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1%。
  雨点般的改革之箭射落弊端与羁绊,在民主与法制、文化繁荣、平安建设等领域催生新作为、带来新气象、结出新成果。
  推广应用百业兴,策马扬鞭气冲云
  完善提升一批、创新推进一批、复制推广一批,区委催生改革“化学反应”,放大改革“倍增效应”,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我区改革典型案例培育复制推广暂行办法出炉,迭代升级改革典型案例培育机制,收集建立全区改革案例库,精选17个争取入围全市推荐案例开展重点培育,两个案例分别入选全市社会民生领域、平安法治领域改革典型案例。
  本着“成熟一个、推介一个、惠及一方”的思路,我区多渠道、多层级、多频率推广改革成效。“寿光模式”开州版入选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典型经验做法和东西部协作典型案例。“大抓工业、大抓招商”强化年行动高歌猛进,2家企业分获国家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绿色工厂。拓宽生态资源转化路径,汉丰湖成为全市唯一“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环汉丰湖片区成市级“两山”基地,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综合整治实践成为美丽重庆建设典型案例。探索“三治融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2个村分获“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创新医保基金监管方式被评为重庆市深化医改年度典型案例,在外人才回引回馈实践探索获评全市人才工作改革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改革势如破竹,宣传如虎添翼。我区各项改革成效获《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央媒报道30余次。“万达开一体化走深走实”在《人民日报》刊载,“‘寿光标准’蔬菜首次大规模采摘”走上央视荧屏,“一湖水激活五大赛”在《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多次露脸,铁峰山生态提升做法、崖柏拯救多样性保护、守护百姓健康等“开州故事”在全国各大媒体引起强烈反响,其经验和做法被多地借鉴、推广和复制。
  风雨兼程披荆斩棘,深化改革笃行不怠。我区将始终保持“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清醒与坚定,融化“思想上的坚冰”,跳出“行动上的城墙”,在深水区中流击水,在攻坚期迎难而上,以动真碰硬的决心、急流勇进的魄力、壮士断腕的勇气、统筹兼顾的智慧,拆掉藩篱、清除路障,奏响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曲”,创造新时代新开州的辉煌与荣光,为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提供开州改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