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我区深化改革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点燃“新引擎”激活“动力源”
汉丰五校的学生在操场上奔跑游戏。 记者 朱书灵 摄

云枫实验学校的七年级新生在开学第一课上领到新课本。 记者 朱书灵 摄

在云枫实验学校,教师迎接新生入校。 记者 朱书灵 摄

汉丰四校开展“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活动。(本报资料图片)

歇马小学全貌。(本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喻建国
  亮丽大气的塑胶操场,绿意盎然的校园,书声琅琅的课堂……走进我区的每一所学校,处处洋溢着求知上进的笑脸,满眼都是活泼奋发的朝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今年以来,我区深化改革突破、精准发力、科学施策,抓实“五个一批”,坚持摸高奋进,不断提高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 扩大优质资源“蛋糕”
  夏日阳光照在汉丰一校新建教学楼的玻璃窗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工人正挥汗如雨进行室内装修,确保今秋开学时投入使用。
  今年以来,我区主动适应学龄人口变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持续优化校点布局,汉丰一校扩容工程、云麓幼儿园及丰盛幼儿园项目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完工投用,大丘初级中学、区职教中心实训中心建设序时推进。全区投入资金7200万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206校次。
  “我们深化学前教育集团化、小学学区制、初中集团化办学,推动城乡学校优势互补、质量共进、品质同升。探索幼、小、初、高跨学段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实施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着力优化师资配置,提前招聘高层次教育人才30名,统筹正高级岗位62个,设置乡村高级定向岗位265个。
  年轻的教师和名师一起热烈探讨问题,相互提升;新教师主动向老教师“取经”,磨炼本领……在文峰小学,教师比学赶帮,个个都铆着一股劲儿。
  今年以来,我区制定《教师队伍“十百千万”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高中教师能力提升、新秀教师培育脱颖、名师领航”三大行动,遴选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341名,建立“名师领航”工作室33个。推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制作优质教学课程数字资源,持续推动教学交流展示活动,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十八般武艺”。
  2 提质增效畅通“血脉”
  “‘同课异构’活动,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探索,实现说课、评课、消化、提升‘一条链’,促进课堂教学高质高效。”南雅初级中学教师李楠感慨道。
  今年以来,我区聚焦打造课程教学改革开州样板,研究制定全国课改实验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和建设工作方案,紧密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主动步入课程教学改革“深水区”,成立重点项目专班19个,全面推进学校文化体系建设、课程建设等项目10个,制定项目学校具体实施方案67个,积极筹办在开全国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研究展示交流会。
  “我们坚持‘五育并举’,推出书记校长讲思政课、‘巾帼’讲思政课8期,评选全区首届德育品牌15个,创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学校1所、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1所。”区教委相关负责人称,今年4月,我区成功承办全市中小学生武术比赛,开州“武林高手”斩获了23金、24银、28铜。“万达开云”职业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和职教联盟年会在开举办,气氛热烈、成果丰硕。
  抡起“教育工作评价改革、学校评价改革、教师评价改革、学生评价改革”的“四板斧”,我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推行“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创新性指标”评价模式,突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和规范办学等,着眼学生努力程度、进步幅度,坚决扭转教育评价导向。
  评价转向,教育转优。全区加快建设全市教育评价改革特色区,进一步聚焦核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强化综合育人,精简指标体系,建立负面清单,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
   3 夯实行业治理“底座”
  上周一,在汉丰六校,以法治为主题的师生书法比赛举行。书桌前,学生、老师认真写下遒劲有力的大字:“学法、用法、做遵纪守法好少年”“弘扬法治,崇尚文明,做诚信守法好市民。”
  而在距城区10公里外的临江中学,一场关于“反对校园欺凌,守护平安校园”的主题班会陆续在全校所有班级展开。通过看视频、交流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哪些是校园欺凌行为、遇到校园欺凌时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在汉丰六校、临江中学开展的法治活动,只是我区在课堂内外普及法律常识、弘扬法治精神的一个个缩影。
  今年以来,我区扎实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清单量化、闭环落实、全面整改审计反馈问题9个;推动173所学校整改后勤领域12个项目问题150个;督促572个学校基建项目全面自查自纠、举一反三整改;全域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培育清廉学校示范标杆16所。
  “太方便了,只用了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孩子幼升小的网上报名流程。”两天前,云枫街道永安社区居民袁进智通过手机操作,足不出户就实现孩子“通关入学”。
  今年以来,我区深化数字赋能,全面启用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系统,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投入资金950万元,启动建设智慧校园1所、云桌面计算机教室2间、标准化考场1个,计划更新换代交互式班班通设备400套。
  “智慧教育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的转变。”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学校将智慧教育理念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慧教”“慧学”“慧评”等方面进行探索。
  教育迈大步,财政来相助。我区坚持优供给、强保障、促发展、提质量,采取政府投入、向上争取、社会融资等途径筹措资金,构建起覆盖城乡、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区财政下达教育预算34.74亿元,实施包括校园扩建、迁建、新建,全面改善中小学、学前教育办学条件。探索建立政教联席会议制度,解决教育发展困难问题8个。全力争资争项,已争取上级资金6.41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