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我区实施“三化”行动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本报记者 邓青春
  曾经被付之一炬的秸秆,如今在我区却成了群众增收的“香饽饽”。
  我区素有“农业大区”之称,耕地面积大,农作物种植种类多,秸秆资源丰富。每年我区中稻、玉米等各类秸秆种类产量达40万吨左右,可收集量为35万吨左右。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如何有效对秸秆进行生态循环利用,始终是乡村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我区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成功探索出一条秸秆加工转化为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三化”利用的“产业链”,让秸秆变废为宝,“秸”尽所能,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肥料化育土——循环利用促增效
  4月,开州42万亩水稻拉开插秧序幕,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一株株翠绿的秧苗被均匀地插入田中,原本光亮如镜的水田披上了一袭“绿装”。目前,我区推进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让一方山水拥有更加美丽的景象。
  每年八九月,一台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把金黄稻谷收入“囊”中,从尾部吐出粉碎后的水稻秸秆,沿着收割机的路线整齐地喷洒在田间,为第二季丰收做好了准备。将秸秆变成能源、有机肥料,是很多村民期盼很久的事儿。如今,在开州广袤的农田上,这些愿望都变成了现实。
  “现在的收割机都加装了秸秆粉碎功能,秸秆通过粉碎加细直接还田,可以增加固氮肥和钾肥,直接减少了化肥的采购量及人工的投入,同时对再生稻增产增效有帮助。”临江镇种粮大户李小军介绍,再生稻是指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采取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生长出来的第二季水稻。而头季水稻收割实施秸秆加细粉碎还田技术是再生稻第二季能否丰收的关键。
  “我区有再生稻面积10万亩,再生稻区秸秆还田率达100%。”区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区安排中央资金395万元,实施秸秆肥料化利用项目,对修建秸秆粉碎制肥车间、秸秆加工等设备进行补贴。在农作物种植主产区,加大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推广,全区水稻机收面积39万亩,机收水稻秸秆全部粉碎还田。
  我区还大力推广秸秆粉碎旋耕混埋还田等模式,打造中稻稻草还田蓄留再生稻综合利用试点示范镇10个,新建果园树盘浅耕秸秆覆盖技术示范项目100亩,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率达72.6%,再生稻、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率达100%,耕地质量等级大幅提升。
  饲料化育畜——秸秆加工促增收
  前不久,在开州区艳鑫牧业养殖场里,一头头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肉牛正悠然嚼食着青贮饲料,农户穿梭在牛舍里清扫、拌料、喂食,忙个不停。周围堆积如山的是利用秸秆加工储存的青贮饲料。
  “秸秆经过我们收集、处理、贮存利用等流程,变成了牛羊的‘营养大餐’,极大地降低了养殖成本。”开州区艳鑫牧业养殖场负责人毕清顺说,这样还能给牛羊提供天然的养分,提高牛羊的抗病能力。
  该养殖场位于厚坝镇石龙村4组,主要从事肉牛养殖、繁殖和销售。3年前,毕清顺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扩建青贮饲料仓库90平方米,增加青贮能力20余吨,基本实现完整的生态循环农业链条。
  秸秆经过粉碎机粉碎后,只需再经过密封打包储存,就能作为牛羊的青贮饲料,实现秸秆饲料化再利用。青贮饲料可以有效解决牛羊养殖过程中季节性青储饲料短缺和价格过高的问题,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而且促进了畜牧业良性发展。
  近年来,我区依托优质粮油、生态养殖等产业链,实施规模养殖户市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推行秸秆氨化等技术,配备粉碎机等设施设备20余台,年加工利用秸秆2万吨以上,带动周边农户增收50余万元。
  基料化育菌——综合利用促增产
  在中和镇黄鹰村的羊肚菌种植大棚里,丰盈饱满的羊肚菌长势喜人,工人们忙着分拣刚刚采收的羊肚菌。“我们将秸秆、谷壳等作为原材料,自主研发培育羊肚菌菌种,实现种植业与菌业绿色循环发展。”黄鹰村党支部书记黄代伟说。
  中和镇实施秸秆基料化利用,将中稻、玉米等秸秆通过晾干、粉碎、发酵等工序做成羊肚菌培养基,待羊肚菌采收结束,菌糠经过堆肥处理归还农田,达到多级循环利用的效果。
  近年来,我区扶持、壮大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更多农民转变思路,回收、利用秸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专业化、规模化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方式,将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秸秆作为育菌基料,大力发展平菇、羊肚菌等食用菌产业,年均消纳秸秆900余吨。
  “聚焦农民生产需求,通过政府部门和村合作社的‘沟通桥梁’作用,让收集的秸秆‘存储有场地,销售有市场’,企业实现‘保原料、增效益’。”区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我区将逐步建立企业带动、农民参与、政府监管、市场化推进的体系,让地里的秸秆“变废为宝”,“生态包袱”变为绿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