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区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治理新模式新路径
清存量止增量 让“死水”变“活水”

  本报记者 熊程成
  水源地保护,不仅关乎生态环境,更直接关系老百姓的饮用水安全。而农村水源地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周边环境风险类型与城市水源地迥异。为解决农村水源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区生态环境局因地制宜探索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治理新模式新路径,持续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治理工作,让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白桥镇复兴水库是一座集人饮、灌溉为一体的小(二)型水库,主要供应白桥镇山茶村800户2600名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用水。水库始建于1953年,受建成年代久远、供水设施简陋、管理手段缺失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之周边农户生活污水直排、库内承包私人养鱼、水库来水量小于供水量,复兴水库“内外交困”,PH、总磷等污染物指标超标,水质呈持续恶化趋势,严重影响到当地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得知这一情况后,区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多次与白桥镇政府、山茶村村支“两委”,深入现场实地调研,并积极寻求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的帮助,制定了复兴水库水源地综合治理方案。此外,积极争取到位资金,紧锣密鼓进行治理,逐步将“方案”变为“现实”,让复兴水库再次“复兴”。
  “水库养鱼产生的饲料、粪便长期淤积在库底,大量富营养物质随着气温的变化,在水中交替释放。加上水库集雨区来水不足,水体流动性变差、交换能力减弱,是复兴水库水质变差的主要‘元凶’。要想彻底根治水质问题,解决库内历年存积的淤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道‘拦路石’。”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波说。
  针对现场情况,区生态环境局会同科研团队,研究制定了一套“插针”清淤治理方案。一方面,为保障大坝安全,采取“由远及近、先外后内”的方式,在距离大坝约20米距离时停止清淤,根据库底淤泥具体位置、容量多少进行点对点清淤。另一方面,在选取渣场用地时保证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不被占用,在距离水库下游250米以外的位置选取了一处荒地作为淤泥堆放场。通过堆放淤泥改造后,荒地土壤质量大大提升,实现“荒地”变“良田”的目标。
  最后,针对水库距离堆场距离较远的问题,区生态环境局采用改造原有土路和在荒地新建部分道路相结合的方式,开辟出一条施工便道,并进行硬化处理,达到近期解决施工问题、远期解决群众通行问题的“双赢”效果。
  记者了解到,为严控源头污染,区生态环境局充分运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成果,在水源地周边建设围网,禁止人员进入,实施化粪池改造,对水源地周边居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同时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在保证库周自然岸线和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尽量消减入库污染负荷。
  据了解,该项目于今年4月进场施工,工期180天,预计10月底竣工。通过系统整治后,复兴水库水质将由Ⅳ类提升至Ⅲ类,PH、总磷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将恢复正常标准,水库供水功能恢复,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将得到进一步保障。
  小微湿地建设是人居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区生态环境局加大对全区乡村水库的小微湿地建设,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置—还田新模式,开展小微湿地生境恢复和生态景观功能提质,推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让千家万户喝上“安全水”“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