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临江镇和胜村采用“五统一”模式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从“单打独斗”迈向“抱团发展”
  本报记者 喻建国
  4月8日,临江镇和胜村4组村民赵发国蹲在两块玉米地的中间,一块地盖着薄膜,另一块地没盖薄膜,同一天播种、同样的水肥,盖薄膜的玉米苗明显比没盖薄膜的玉米苗高出半个头。
  “你们看,盖了‘棉被’的玉米苗长势就是不一样。”赵发国对大家说,“这下眼见为实了吧!”
  年近七旬的赵发国是当地种田的“老把式”,2022年起在和胜村经济联合社务工,负责粮食播种、施肥、喷药等工作。
  “一天不学问题多,三天不学走下坡。”这是赵发国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这几年,他通过到经济联合社务工,学到了不少新技术、新方法,懂得了“种粮有诀窍”。
  和胜村土壤肥沃,前些年,但和胜村不少青壮年外出务工,使不少土地闲置还长了杂草。
  “这些一碗水就是一碗油的良田,却长着杂草,觉得好可惜。”和胜村党支部书记彭云友“看不惯”,发誓要让“废田”变“宝地”。
  2020年,和胜村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修沟渠、建机耕道、挖蓄水池、破边界小改大,原来的梯田变成了沟相连、路相通、涝能排、旱能灌、宜机化的“小坝子”。
  看着“沼泽地”变成了“聚宝盆”,留守老人们来了劲头,他们各自“圈地”耕作。牛耕田、人插秧、斗挞谷,除去种子、人力、肥料等成本,通过“秋后算账”,大家的头摇得像拨浪鼓。
  “水稻病虫害没防治好,亩产不到七百斤,还倒亏了几十块钱。”“我两口子勤干苦做,不算劳力才勉强扯平,没啥搞头。”“不稀罕,来年不种了,到果园做短工也比这个强。”……
  如何让“粮田”变“良田”?彭云友认为,依靠村民单打独斗的传统种植模式已经行不通了。2022年,和胜村成立经济联合社,实行统一耕种、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分红的“五统一”模式,真正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村里有劳力、有想法、有经验的种粮“老把式”被吸收到经济联合社分别从事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工作。
  可“老把式”总喜欢“啃老本”,赵发国就是其中之一。2023年,区上和镇上来的农技专家给他传授玉米薄膜覆盖种植技术,被他昂着头顶了回去:“我种了一辈子玉米,从未盖过薄膜,可玉米棒比别人种的都大。你们说的这种办法费工费时、增加成本,肯定不划算。”
  可等到玉米收获时,赵发国不得不“低下了头”。经测产,盖膜玉米亩均增产100斤,除去成本,亩均增收80元以上。
  从此以后,赵发国热衷于科学种田,遇到区上和镇上来的农技专家,他总喜欢问这问那,直到弄明白为止。“种田不能蛮干哟,要相信科学、要依靠技术才行啰。”遇到村民,赵发国“现身说法”规劝,俨然成了村里的农技宣传“小喇叭”。
  今年,赵发国成为玉米薄膜覆盖种植的“排头兵”,他逢人便讲解和推广相关技术,遇到质疑的村民,便拉到玉米地里找“真相”。
  与赵发国一样,和胜村60多岁的脱贫户胡开翠也是经济联合社的一员,这段时间,她主要负责育秧盘的管护。盖膜防冻、揭膜炼苗、一叶施定根肥、三叶施壮苗肥……对于水稻育秧每个环节管护,胡开翠都很在行。
  “如果没到经济联合社务工,我也不会懂得这么多的技术。”胡开翠快言快语,她把手伸进苗床里探了探,觉得温度有点高,便揭开一角透气降温。
  截至目前,和胜村经济联合社种粮面积达1600亩,其中水稻700多亩,油菜、玉米、大豆各300亩。常年务工村民有30多人,临时务工村民有90多人。
  “通过经济联合社的带动,不少村民抛弃了传统落后的种植方式,掌握了新技术新本领,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科技带头人。”在彭云友眼里,这些新时代的“职业农民”正利用一技之长,将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先玉1171抗风、产量高。野香优海丝属优质再生稻,软糯香甜、病虫害少。”赵发国盘膝坐在村口溪边的麻柳树下,正在给去年返乡的几位年轻人讲解水稻、玉米等种子的优劣。
  春风拂面,蛙声如鼓。不远处,一片绿油油的秧苗正在拔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