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文峰街道高市村依托区位优势发展果业
赏花摘果“两不误”“花果经济”富农家
    文峰街道高市村漫山遍野的李花竞相怒放。

  本报记者 谢国邦 文/图
  在南山之间,文峰街道高市村千亩桃花李花向阳而开,络绎不绝的游客穿梭在花丛中。
  一业带来百态兴。近年来,高市村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农旅融合高效协同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转变,大量在外人员返乡创业,村民收入与日俱增。
  因地制宜谋产业
  艳阳高照,清风徐来,浪花阵阵。千亩李子林里花开如雪,朵朵红艳的桃花点缀其中。红色的生产便道、白色的交通干道和栋栋错落有致的民房,勾勒出物丰民阜的新农村画卷。
  株株李子树,致富一方人。高市村水果产业以李子为主,最早源于村民自发种植,如今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高市村村民王能术承包了近百亩李子园,夫妻俩一年收入二三十万元。
  3月21日早晨,桃李花香弥漫在王能术的农家院内外,已有游客走进了他家。
  “我们有五六个人,中午在你这里用餐……”听闻游客到,王能术的妻子吴际秀赶紧前来相迎。
  十多年前,高市村的大多数村民外出务工,山腰间的坡地一直荒芜着。王能术不想成片土地被荒废,便流转了几十亩坡地,种上了李子树。
  当时,附近的村民很疑惑王能术的行为,不外出打工挣钱,还投钱在这杂草丛生的土地上。事实也如此,由于基础设施较差,生产、管护不便,李子树苗种下了四五年,个头还没杂草高,根本产生不了经济效益。
  2015年后,文峰街道加大对高市村的基础设施投入,修建了生产便道、蓄水池。
  一条条生产便道建成后,调动起了王能术的积极性。他加大管护力度,一改李子树衰败的模样。
  2018年春,洁白的李子花成片盛开,让王能术看到了希望。这一年,李子丰产,他收入了三四万元。
  初尝甜头后,王能术夫妻合计,扩大种植规模,改良品种。高市村水果产业也由此拉开了版图扩张的序幕。
  规模发展促增收
  3月21日上午,高市村8组村民阳持兴在自家的李子园里除草归来后,和老伴坐在院前,打量着眼前一望无垠的李子花,对今年的李子收入信心十足。
  “去年收入超过了四万元,今年肯定不会比去年低。”阳持兴的信心来源于近5亩李子园已进入了盛产期,管护比往年还要到位。
  阳持兴家距离王能术的李子园只有六七百米,他见证了王能术家李子园由衰转兴的过程。几年前,看到王能术种李子挣到了钱,他也“眼红”起来。
  初学种植李子,阳持兴根本没有经验和技术。他就跟着王能术学,好在王能术倾囊相授,把李子树防病、施肥、除草、修枝等管护技术传授给他。
  经济利益的刺激,阳持兴很快就把所学的管护技术转换成了生产力,自家地里的一株株李子苗茁壮成长。
  “天公作美,管护到位,一亩李子树可收入八九千元。”阳持兴说,以前埋头苦干只够温饱,现在一年轻轻松松挣几万元。
  在高市村,如阳持兴一样依靠李子产业走上致富路的人数不胜数。从一个人到一群人,高市村的李子树种植面积从几十亩扩大到1300多亩。
  把基础设施完善好,把后顾之忧解决好。近年来,文峰街道相继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高市村修建生产便道、蓄水池,改扩建道路。为了方便种植户销售水果,文峰街道还在所辖城区划定临时摊点,在水果成熟时期,供村民租用。
  “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六七家,散户种植超过了50户,年产值达1000万元。”高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阳仁安介绍,现在,高市村不仅规模发展起李子产业,还种植草莓、樱桃等水果。
  桃李花开游客来
  “一亩塘”农家乐坐落在靠南山山顶的位置,这里不但能赏花,也可远眺美丽的汉丰湖。
  3月22日,“一亩塘”农家乐的老板阳小文接到预订电话,第二天要承办50多人的农家饭菜,一家人提前筹备起来。
  “一亩塘”是今年才开业的农家乐。50多岁的阳小文一直在外创业,看到村里产业兴旺、游客增多,萌生了留在村里创业的想法。
  2023年,阳小文投入六七十万元,把自家的老旧房屋修葺一新,房前屋后栽种上花草,并利用闲置的林地养殖土鸡,准备开办农家乐。
  离城区较近、空气清新、农家味独特的优势,阳小文很快就有了回头客。开业3个多月,“一亩塘”农家乐的客源不断增多。
  赏花在山间,吃住在农家,高市村乡村休闲游开始兴起。目前,全村已开办农家乐6家,赏花期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超过500人次。
  返乡创业,阳小文不是个例。今年,高市村返乡创业人员已达20多人。
  乡村游的兴起,也为高市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村集体依靠土地流转和固定资产入股,新增集体经济收益近10万元。
  “闲置校舍入股与社会资本合作打造民宿,即将完工运行。”阳仁安说,赏花观景带红了乡村游,也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