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染新绿沃野遍生金
本报记者 罗洁
春到田间万象新,耕种农时不等人。眼下正是春耕备耕好时节,广大农户抢抓农时备战春耕,松土、育苗、起垄、定植……帅乡大地的田间地头一派生机勃勃。
去年,我区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72.59万亩、产量58.24万吨,分别位居全市第一、第三。
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农业科技创新优先发展战略,在全力打赢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前提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让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第一时间转化落地。
高产示范促增收
昨日,在赵家街道开竹村马铃薯种植现场,马铃薯的播种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马铃薯种植机来回穿梭、农技人员现场指导农户科学播种……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我区计划播种马铃薯20余万亩,目前已播种16万亩,预计3月20日左右完成播种工作。”区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段时间正组织3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种植户开展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机械化播种服务,指导农户科学育种播种。
去年,我区坚持以粮食绿色高质高产高效示范片建设为抓手,实施部级绿色高产高效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示范项目,完成大豆播种面积8.06万亩、产量1.18万吨,增产率分别高达5.95%、13.76%;实施中稻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1.1万亩、贡米稳香保优栽培1500亩、油菜产业绿色革命科技示范17万亩。
在示范片,我区采取技物配套,全面落实技术责任,实行绩效清单管理,组织开展绿色高产高效示范技术培训10余次,围绕如何建设好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片、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标准化技术示范等内容进行讲解培训,积极推广应用绿色高产高效标准化种植技术,为稳步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去年,九龙山镇、紫水乡1175亩“春玉米—夏大豆”带状种植示范片,玉米亩产551.7公斤,大豆产量159.2公斤,实现玉米、大豆双高产的生产目标;温泉镇县坝村千亩绿色轻简高效示范片,油菜亩产167.4公斤;南雅镇新全村100亩“高粱—油菜”轮作轻简示范片,高粱亩产351.7公斤。
良种推广蕴生机
犁铧翻起新泥,种子落入泥土,从新绿嫩芽到满目金黄,小小的种子便是丰收的希望。
“去年,我示范种植了100亩南晶香占水稻,亩产524.6公斤,产地价按4.00元/公斤计算,亩产值2098.40元。”大德镇水稻种植大户周运全说,当地普通品种常规栽培亩产587.5公斤,产地价3.00元/公斤,亩产值1762.50元,使用南晶香占保优稳香栽培比普通品种常规栽培亩产值多335.9元。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近年来,我区全面推进新品种引进及培育,采购推广宜香优2115等水稻良种5个,龙薯9号、渝薯27等甘薯良种3个,渝豆11等大豆良种5个,沃玉3号等玉米良种6个,费乌瑞它等马铃薯良种6个,花生、芝麻等新品种6个,油菜新品种5个,累计推广面积50万亩以上,对带动全区粮油增产增效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重点项目显成效
近日,记者来到临江镇,种粮大户王胜洪正熟练地操作农机翻耕稻田,一丛丛野草陆续被农机粉碎混入泥土中,杂草丛生的稻田逐渐焕发出生机。
去年,为加快粮油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全区上下铆足干劲,以项目示范建设为抓手,不断汇聚强大动能。
在临江镇,我区承担实施市农技推广总站“籼粳杂交稻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200亩,新品种甬优4953示范亩产738.21公斤,甬优4949示范亩产700.84公斤,头季稻机收蓄留再生稻200亩,亩产190.32公斤,为提升全区粮食单产水平探索出新路径。
在南雅镇,我区与市农科院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重庆市再生稻规模化、机械化、轻简化丰产优质高效技术集成示范与产业化”项目,示范面积2800亩,中稻亩产680.6公斤,较非示范片高8%左右。
在竹溪镇,我区与重庆三峡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联合实施的川渝共建“中稻+再生稻”千亩科技示范片,引进推广新品种川农优538,中稻亩产753.89公斤,再生稻亩产297.83公斤,两季亩产1051.72公斤,实现超吨粮田目标。
此外,我区切实抓好重点新技术试验项目,累计承担马铃薯雨养和分期播种、玉米耐密机收组等各级试验项目30余项,优质中稻、大豆新品种对比试验项目6项;落实玉米、薯类、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试验示范项目20余项,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项目10余项。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玉米、马铃薯、油菜、蔬菜等市级综合试验站8个,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如今,行走在帅乡大地的沃野田畴上,农业设施的“智慧含量”越来越高,能种地会种地的“新农人”越来越多,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群众腰包更鼓、日子更甜,生活质量步步提升。
春到田间万象新,耕种农时不等人。眼下正是春耕备耕好时节,广大农户抢抓农时备战春耕,松土、育苗、起垄、定植……帅乡大地的田间地头一派生机勃勃。
去年,我区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72.59万亩、产量58.24万吨,分别位居全市第一、第三。
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农业科技创新优先发展战略,在全力打赢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前提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让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第一时间转化落地。
高产示范促增收
昨日,在赵家街道开竹村马铃薯种植现场,马铃薯的播种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马铃薯种植机来回穿梭、农技人员现场指导农户科学播种……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我区计划播种马铃薯20余万亩,目前已播种16万亩,预计3月20日左右完成播种工作。”区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段时间正组织3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种植户开展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机械化播种服务,指导农户科学育种播种。
去年,我区坚持以粮食绿色高质高产高效示范片建设为抓手,实施部级绿色高产高效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示范项目,完成大豆播种面积8.06万亩、产量1.18万吨,增产率分别高达5.95%、13.76%;实施中稻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1.1万亩、贡米稳香保优栽培1500亩、油菜产业绿色革命科技示范17万亩。
在示范片,我区采取技物配套,全面落实技术责任,实行绩效清单管理,组织开展绿色高产高效示范技术培训10余次,围绕如何建设好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片、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标准化技术示范等内容进行讲解培训,积极推广应用绿色高产高效标准化种植技术,为稳步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去年,九龙山镇、紫水乡1175亩“春玉米—夏大豆”带状种植示范片,玉米亩产551.7公斤,大豆产量159.2公斤,实现玉米、大豆双高产的生产目标;温泉镇县坝村千亩绿色轻简高效示范片,油菜亩产167.4公斤;南雅镇新全村100亩“高粱—油菜”轮作轻简示范片,高粱亩产351.7公斤。
良种推广蕴生机
犁铧翻起新泥,种子落入泥土,从新绿嫩芽到满目金黄,小小的种子便是丰收的希望。
“去年,我示范种植了100亩南晶香占水稻,亩产524.6公斤,产地价按4.00元/公斤计算,亩产值2098.40元。”大德镇水稻种植大户周运全说,当地普通品种常规栽培亩产587.5公斤,产地价3.00元/公斤,亩产值1762.50元,使用南晶香占保优稳香栽培比普通品种常规栽培亩产值多335.9元。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近年来,我区全面推进新品种引进及培育,采购推广宜香优2115等水稻良种5个,龙薯9号、渝薯27等甘薯良种3个,渝豆11等大豆良种5个,沃玉3号等玉米良种6个,费乌瑞它等马铃薯良种6个,花生、芝麻等新品种6个,油菜新品种5个,累计推广面积50万亩以上,对带动全区粮油增产增效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重点项目显成效
近日,记者来到临江镇,种粮大户王胜洪正熟练地操作农机翻耕稻田,一丛丛野草陆续被农机粉碎混入泥土中,杂草丛生的稻田逐渐焕发出生机。
去年,为加快粮油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全区上下铆足干劲,以项目示范建设为抓手,不断汇聚强大动能。
在临江镇,我区承担实施市农技推广总站“籼粳杂交稻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200亩,新品种甬优4953示范亩产738.21公斤,甬优4949示范亩产700.84公斤,头季稻机收蓄留再生稻200亩,亩产190.32公斤,为提升全区粮食单产水平探索出新路径。
在南雅镇,我区与市农科院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重庆市再生稻规模化、机械化、轻简化丰产优质高效技术集成示范与产业化”项目,示范面积2800亩,中稻亩产680.6公斤,较非示范片高8%左右。
在竹溪镇,我区与重庆三峡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联合实施的川渝共建“中稻+再生稻”千亩科技示范片,引进推广新品种川农优538,中稻亩产753.89公斤,再生稻亩产297.83公斤,两季亩产1051.72公斤,实现超吨粮田目标。
此外,我区切实抓好重点新技术试验项目,累计承担马铃薯雨养和分期播种、玉米耐密机收组等各级试验项目30余项,优质中稻、大豆新品种对比试验项目6项;落实玉米、薯类、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试验示范项目20余项,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项目10余项。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玉米、马铃薯、油菜、蔬菜等市级综合试验站8个,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如今,行走在帅乡大地的沃野田畴上,农业设施的“智慧含量”越来越高,能种地会种地的“新农人”越来越多,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群众腰包更鼓、日子更甜,生活质量步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