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使命勇探路 奏响发展最强音
本报记者 喻建国
三江柳绿花红,三里春风浩荡。
改革孕育发展动力,帅乡帅湖激荡着一幅勇当开路先锋的改革春景:14项攻坚突破改革项目完成年度任务、47项重点改革任务达时序进度,改革经验获全国肯定评价30件次、全市推广150件次。多项改革长效机制、典型案例作为国家、市级样板,见证改革“开州力度”。
一分部署,十分成效。不断更新的数字,是我区按照中央部署扎实落实改革蓝图的鲜活注脚。全区改革开放蹄疾步稳,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经济发展成果丰硕,现代化新开州建设奋斗目标指日可待,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的“开州景观”生机盎然。
夯实责任,整体推进
改革需要勇气,只有肩上扛担子,才能迈开大步子。
2023年,我区紧紧牵住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争取国家级改革试点9个,明确区级76项改革任务,修订深改委“两规则一细则”,优化专项小组设置,夯实改革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改革项目闭环落实机制。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区委主要负责人做到计划规划必谋改革、座谈会必谈改革、督导督促必督改革、调研调查必察改革,亲自把关督察改革事项、改革方案、关键环节、落实情况等,召开区委深改委会议2次,听取“一把手”汇报抓改革情况17人次。
改革“向前看”,督察“回头看”,才能不“迷路”。我区深化改革督察与区委、区政府督查协作机制,明确专人参与“五个一批”、数字重庆等专项督查。全年协同对重大改革项目督查4次,通过交办单、通知等形式,督办区委深改委会议议定、交办事项7件次,确保改革的方向正确、路径不偏。
攻坚突破,多点开花
谋事“一盘棋”、干事“一股劲”、成事“一条心”,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谋、重点在干、最终在成。
2023年,我区着重在党建统领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民生领域改革等方面下苦功见真功。党建领域推进完成重点改革任务4项,“党建扎桩治理结网”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141”基层智治体系织密织细。创新破“四困”促“四敢”作风提升机制,相关案例纳入市级专项小组重点培育典型案例。班子运行评估和群众口碑评价机制实现区管领导全覆盖评估,清廉重庆建设建立“1+9”总、分清廉单元建设专班,建成清廉学校、清廉政法等市级示范点3个,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刘伯承故居获评“重庆市廉洁文化示范基地”。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艰巨、内容繁多,每一项工作都是一场“大考”。全区推进完成经济体制重点改革任务21项,争取市级部门赋权试点应用5个,“一件事”通过市级专题组审核论证3个。加快打造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成功搭建万达开云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建设框架,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开州·开江”示范园区提速建设。区属国有企业改革提效增能、纪检监察机制不断完善,区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1231亿元。投融资多元化改革取得进展,全年筹融资到位资金217.14亿元,完成“五个一批”重大项目投资120.54亿元。建立企业上市助推机制,5家企业进入市级拟上市企业后备库。探索强村富民路径,农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全区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超10万元的村社区达58%,获批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招商引资建立“654321”工作机制,全年引进项目110个,协议金额434.45亿元。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打造“开智网”平台,举办中国创新挑战赛,推介成果204项,转化落地项目23项,签约金额6300万元。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我区聚焦社会民生领域改革,推进落实重点改革任务12项。建立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机制,帮助1.31万名重点群体端上就业“饭碗”。建立健全在外人员联系服务机制,实施“百千万鸿雁兴开计划”,返乡创业人员达3.6万户8.3万人。探索创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机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成果,区域医共体“三通”建设深入推进,3家乡镇卫生院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表彰。
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增活力,以改革聚合力,就会在前进道路上收获累累硕果。
2023年,我区推行乡镇(区级)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万达开政协委员探索协同实施“金边工程”助力毗邻区域乡村振兴,建立政企季度恳谈交流、民营企业“双向双评价”等制度。文化体制改革风生水起,汉丰湖获批国家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央媒、市媒、区媒、商媒、自媒“五媒”联动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构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五张防护网”,推进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10%。
雨点般的改革之箭射落弊端与羁绊,在民主与法制、文化繁荣、平安建设等领域催生新作为、带来新气象、结出新成果。
总结推广,放大效应
每一项改革成果,都显现出无限活力,唯有不断推广放大改革效应,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
2023年,我区改革典型案例培育复制推广暂行办法出炉,迭代升级改革典型案例培育机制,收集建立全区改革案例库,精选17个争取入围全市推荐案例开展重点培育,获市委改革办采用改革要情1篇、动态17条,刊发区内《改革要情》9期。
本着“成熟一个、推介一个、惠及一方”的思路,我区多渠道、多层级、多频率推广改革成效,全年获国家肯定30件次、全市推广150件次。“寿光模式”开州版入选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典型经验做法和东西部协作典型案例。“大抓工业、大抓招商”强化年行动高歌猛进,2家企业分获国家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绿色工厂。拓宽生态资源转化路径,汉丰湖成全市唯一“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环汉丰湖片区成市级“两山”基地,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综合整治实践成为美丽重庆建设典型案例。探索“三治融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2个村分获“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创新医保基金监管方式评为重庆市深化医改年度典型案例,在外人才回引回馈实践探索获评全市人才工作改革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改革势如破竹,宣传如虎添翼。2023年,我区各项改革成效获《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央媒报道20余次。万达开一体化走深走实获《人民日报》刊载,“寿光标准”蔬菜首次大规模采摘走上央视荧屏,一湖水激活五大赛在《光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次露脸,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提升做法、崖柏拯救多样性保护、守护百姓健康等“开州故事”在全国各大媒体引起强烈反响,其经验和做法被多地借鉴、推广和复制。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今年,我区将继续落脚算大账、总账、长远账,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往深处走、实处走,无惧激流过险滩,笃行不怠永向前,推动现代化新开州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三江柳绿花红,三里春风浩荡。
改革孕育发展动力,帅乡帅湖激荡着一幅勇当开路先锋的改革春景:14项攻坚突破改革项目完成年度任务、47项重点改革任务达时序进度,改革经验获全国肯定评价30件次、全市推广150件次。多项改革长效机制、典型案例作为国家、市级样板,见证改革“开州力度”。
一分部署,十分成效。不断更新的数字,是我区按照中央部署扎实落实改革蓝图的鲜活注脚。全区改革开放蹄疾步稳,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经济发展成果丰硕,现代化新开州建设奋斗目标指日可待,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的“开州景观”生机盎然。
夯实责任,整体推进
改革需要勇气,只有肩上扛担子,才能迈开大步子。
2023年,我区紧紧牵住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争取国家级改革试点9个,明确区级76项改革任务,修订深改委“两规则一细则”,优化专项小组设置,夯实改革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改革项目闭环落实机制。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区委主要负责人做到计划规划必谋改革、座谈会必谈改革、督导督促必督改革、调研调查必察改革,亲自把关督察改革事项、改革方案、关键环节、落实情况等,召开区委深改委会议2次,听取“一把手”汇报抓改革情况17人次。
改革“向前看”,督察“回头看”,才能不“迷路”。我区深化改革督察与区委、区政府督查协作机制,明确专人参与“五个一批”、数字重庆等专项督查。全年协同对重大改革项目督查4次,通过交办单、通知等形式,督办区委深改委会议议定、交办事项7件次,确保改革的方向正确、路径不偏。
攻坚突破,多点开花
谋事“一盘棋”、干事“一股劲”、成事“一条心”,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谋、重点在干、最终在成。
2023年,我区着重在党建统领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民生领域改革等方面下苦功见真功。党建领域推进完成重点改革任务4项,“党建扎桩治理结网”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141”基层智治体系织密织细。创新破“四困”促“四敢”作风提升机制,相关案例纳入市级专项小组重点培育典型案例。班子运行评估和群众口碑评价机制实现区管领导全覆盖评估,清廉重庆建设建立“1+9”总、分清廉单元建设专班,建成清廉学校、清廉政法等市级示范点3个,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刘伯承故居获评“重庆市廉洁文化示范基地”。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艰巨、内容繁多,每一项工作都是一场“大考”。全区推进完成经济体制重点改革任务21项,争取市级部门赋权试点应用5个,“一件事”通过市级专题组审核论证3个。加快打造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成功搭建万达开云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建设框架,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开州·开江”示范园区提速建设。区属国有企业改革提效增能、纪检监察机制不断完善,区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1231亿元。投融资多元化改革取得进展,全年筹融资到位资金217.14亿元,完成“五个一批”重大项目投资120.54亿元。建立企业上市助推机制,5家企业进入市级拟上市企业后备库。探索强村富民路径,农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全区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超10万元的村社区达58%,获批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招商引资建立“654321”工作机制,全年引进项目110个,协议金额434.45亿元。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打造“开智网”平台,举办中国创新挑战赛,推介成果204项,转化落地项目23项,签约金额6300万元。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我区聚焦社会民生领域改革,推进落实重点改革任务12项。建立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机制,帮助1.31万名重点群体端上就业“饭碗”。建立健全在外人员联系服务机制,实施“百千万鸿雁兴开计划”,返乡创业人员达3.6万户8.3万人。探索创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机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成果,区域医共体“三通”建设深入推进,3家乡镇卫生院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表彰。
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增活力,以改革聚合力,就会在前进道路上收获累累硕果。
2023年,我区推行乡镇(区级)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万达开政协委员探索协同实施“金边工程”助力毗邻区域乡村振兴,建立政企季度恳谈交流、民营企业“双向双评价”等制度。文化体制改革风生水起,汉丰湖获批国家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央媒、市媒、区媒、商媒、自媒“五媒”联动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构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五张防护网”,推进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10%。
雨点般的改革之箭射落弊端与羁绊,在民主与法制、文化繁荣、平安建设等领域催生新作为、带来新气象、结出新成果。
总结推广,放大效应
每一项改革成果,都显现出无限活力,唯有不断推广放大改革效应,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
2023年,我区改革典型案例培育复制推广暂行办法出炉,迭代升级改革典型案例培育机制,收集建立全区改革案例库,精选17个争取入围全市推荐案例开展重点培育,获市委改革办采用改革要情1篇、动态17条,刊发区内《改革要情》9期。
本着“成熟一个、推介一个、惠及一方”的思路,我区多渠道、多层级、多频率推广改革成效,全年获国家肯定30件次、全市推广150件次。“寿光模式”开州版入选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典型经验做法和东西部协作典型案例。“大抓工业、大抓招商”强化年行动高歌猛进,2家企业分获国家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绿色工厂。拓宽生态资源转化路径,汉丰湖成全市唯一“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环汉丰湖片区成市级“两山”基地,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综合整治实践成为美丽重庆建设典型案例。探索“三治融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2个村分获“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创新医保基金监管方式评为重庆市深化医改年度典型案例,在外人才回引回馈实践探索获评全市人才工作改革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改革势如破竹,宣传如虎添翼。2023年,我区各项改革成效获《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央媒报道20余次。万达开一体化走深走实获《人民日报》刊载,“寿光标准”蔬菜首次大规模采摘走上央视荧屏,一湖水激活五大赛在《光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次露脸,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提升做法、崖柏拯救多样性保护、守护百姓健康等“开州故事”在全国各大媒体引起强烈反响,其经验和做法被多地借鉴、推广和复制。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今年,我区将继续落脚算大账、总账、长远账,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往深处走、实处走,无惧激流过险滩,笃行不怠永向前,推动现代化新开州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