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 一河一景
本报记者 喻建国
清晨,在云枫街道平桥河生态公园里,伴随着低缓的乐曲,谭顺钦老人身轻如燕、动若脱兔,他的太极拳招式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河道整治后更美了,只要天晴,我都会来这里打太极拳,活动筋骨。”谭顺钦笑着说。
谭顺钦的居所就在平桥河边,他是看着这条河变美的。2023年6月,云枫街道启动兴合片区城市排洪整治工程,对平桥河、观音桥河实施河道清淤、箱涵清淤,打了一场环境治理的翻身仗。
如今,兴合片区城市排洪整治工程已全面完工,这两条河的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清水绿岸、花木竞秀、鱼翔浅底、游人如织的亮丽风景得以重现。
河道淤塞,水质下降
平桥河、观音桥河为山溪性河流,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过程陡涨陡落,携带着上游大量的碎石、泥沙、垃圾等,在注入开州城区尾水段便堆积、腐烂、变臭。“河道多年未清淤,河水发黑发臭,老远就能闻到臭味。”在云枫街道平桥社区,从小就在这里生活的居民李春海深有感触地说:“到了夏天,苍蝇、蚊子多,晚上出门,蚊子常常撞到脸上。”
与此同时,河道两边的排污、排水管网存在堵塞、破损现象,污水渗漏到河水中,加重了水质的恶化。
河道淤塞还抬高了河床,每逢暴雨洪水漫堤,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崩塌、塌陷等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只要下大雨,家长担心洪水漫堤淹没道路,都要接送孩子上下学。”李春海指着墙角的一双水靴说:“那就是我下雨天穿的,不过现在用不着了。”
整治河道,时不我待
河道淤塞,影响了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治理疏通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2023年,云枫街道通过多方争取,促成兴合片区城市排洪整治工程顺利落地。
为打好打赢河道整治战役,云枫街道成立了以街道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城建、市政、环保、电力、燃气等相关部门(企业),召开推进会等20余次,担起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将责任具体落实到岗位、人头,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2023年6月30日,兴合片区城市排洪整治工程正式启动。当时正值汛期,洪水频发,天气炎热,施工设备、作业人员安全被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加之施工处于城区,扬尘、噪声等必须得到有效控制。
如何对症下药,推进河道整治工程顺利推进?云枫街道充分借鉴其他地方的治理经验,建立了安全保障组、巡查督导组、协调配合组,从“控源截污,提质增效;内源治理,活水保质;源头管控,海绵同步;生态修复,标本兼治;蓝绿交织,文化共融;长效管护,长制久清”等6个方面制定了治理方案。
“如果没有街道的大力支持,工程就不可能按期完成。”刘毅是排洪整治工程的施工员,他在开挖施工便道、确定堆渣场等棘手问题中,切身感受到了云枫街道工作人员解决问题不过夜的雷厉风行。
2023年12月19日,随着最后一车淤泥运出平桥河,标志着兴合片区城市排洪整治工程圆满完工。此次整治,概算投入300多万元,河道清淤2.83公里,其中平桥河1.65公里、观音桥河1.18公里,箱涵清淤1.18公里,共清运淤泥达4万多立方米。
河道变畅,河水变清
“从脏乱差的臭水沟,到水清岸绿的景观河,我们期盼了很多年。”李春海悠闲地在平桥河边的休闲步道上散步,他发现在这里唱歌、跳舞、直播的人越来越多,“母亲河”变得生机盎然。
三分建,七分管。在推进整治工程的同时,云枫街道还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完善了河道治理“1个领导小组+7项工作机制+10大管理制度”的“1710”机制。严格落实“河长制”,进一步完善垃圾定点定时定人清运制度,安排专人对平桥河、观音桥河及沿岸生活垃圾及时清理清运,做到工作有台账、落实有跟踪、问题有督办。
“告别了臭水沟,迎来了新生活!”家住云枫街道龙珠社区的杨万林感慨地说:“生活污水通过排污管道实现集中处理,河道干干净净,岸边花香扑鼻,治理成效有目共睹。”
如今的平桥河、观音桥河,“水清、岸绿、景美”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景观令人流连忘返。
清晨,在云枫街道平桥河生态公园里,伴随着低缓的乐曲,谭顺钦老人身轻如燕、动若脱兔,他的太极拳招式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河道整治后更美了,只要天晴,我都会来这里打太极拳,活动筋骨。”谭顺钦笑着说。
谭顺钦的居所就在平桥河边,他是看着这条河变美的。2023年6月,云枫街道启动兴合片区城市排洪整治工程,对平桥河、观音桥河实施河道清淤、箱涵清淤,打了一场环境治理的翻身仗。
如今,兴合片区城市排洪整治工程已全面完工,这两条河的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清水绿岸、花木竞秀、鱼翔浅底、游人如织的亮丽风景得以重现。
河道淤塞,水质下降
平桥河、观音桥河为山溪性河流,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过程陡涨陡落,携带着上游大量的碎石、泥沙、垃圾等,在注入开州城区尾水段便堆积、腐烂、变臭。“河道多年未清淤,河水发黑发臭,老远就能闻到臭味。”在云枫街道平桥社区,从小就在这里生活的居民李春海深有感触地说:“到了夏天,苍蝇、蚊子多,晚上出门,蚊子常常撞到脸上。”
与此同时,河道两边的排污、排水管网存在堵塞、破损现象,污水渗漏到河水中,加重了水质的恶化。
河道淤塞还抬高了河床,每逢暴雨洪水漫堤,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崩塌、塌陷等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只要下大雨,家长担心洪水漫堤淹没道路,都要接送孩子上下学。”李春海指着墙角的一双水靴说:“那就是我下雨天穿的,不过现在用不着了。”
整治河道,时不我待
河道淤塞,影响了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治理疏通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2023年,云枫街道通过多方争取,促成兴合片区城市排洪整治工程顺利落地。
为打好打赢河道整治战役,云枫街道成立了以街道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城建、市政、环保、电力、燃气等相关部门(企业),召开推进会等20余次,担起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将责任具体落实到岗位、人头,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2023年6月30日,兴合片区城市排洪整治工程正式启动。当时正值汛期,洪水频发,天气炎热,施工设备、作业人员安全被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加之施工处于城区,扬尘、噪声等必须得到有效控制。
如何对症下药,推进河道整治工程顺利推进?云枫街道充分借鉴其他地方的治理经验,建立了安全保障组、巡查督导组、协调配合组,从“控源截污,提质增效;内源治理,活水保质;源头管控,海绵同步;生态修复,标本兼治;蓝绿交织,文化共融;长效管护,长制久清”等6个方面制定了治理方案。
“如果没有街道的大力支持,工程就不可能按期完成。”刘毅是排洪整治工程的施工员,他在开挖施工便道、确定堆渣场等棘手问题中,切身感受到了云枫街道工作人员解决问题不过夜的雷厉风行。
2023年12月19日,随着最后一车淤泥运出平桥河,标志着兴合片区城市排洪整治工程圆满完工。此次整治,概算投入300多万元,河道清淤2.83公里,其中平桥河1.65公里、观音桥河1.18公里,箱涵清淤1.18公里,共清运淤泥达4万多立方米。
河道变畅,河水变清
“从脏乱差的臭水沟,到水清岸绿的景观河,我们期盼了很多年。”李春海悠闲地在平桥河边的休闲步道上散步,他发现在这里唱歌、跳舞、直播的人越来越多,“母亲河”变得生机盎然。
三分建,七分管。在推进整治工程的同时,云枫街道还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完善了河道治理“1个领导小组+7项工作机制+10大管理制度”的“1710”机制。严格落实“河长制”,进一步完善垃圾定点定时定人清运制度,安排专人对平桥河、观音桥河及沿岸生活垃圾及时清理清运,做到工作有台账、落实有跟踪、问题有督办。
“告别了臭水沟,迎来了新生活!”家住云枫街道龙珠社区的杨万林感慨地说:“生活污水通过排污管道实现集中处理,河道干干净净,岸边花香扑鼻,治理成效有目共睹。”
如今的平桥河、观音桥河,“水清、岸绿、景美”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景观令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