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追逐梦想一路前行
——记广东省重庆开州商会会员张发中
    张发中在办公。记者 谭友林 摄

  本报记者 谢国邦
  上午在东莞,下午在韶关南雄,晚上又回东莞。2023年以来,南雄市马来宾环保油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发中频繁在相距300余公里的两地来回奔波,将全部心血倾注于公司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
  张发中辛勤的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2023年,公司推出10余款新产品,新增100余家客户。
  30年前,从中和镇鹤林村走出去的农家小伙,凭着坚强的意志走南闯北,在苦难中逐渐成长,创办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国际进出口贸易型油墨企业,加入了广东省重庆开州商会。
  年少挣钱养家
  张发中的童年是在贫困中度过的。吃得饱、穿得暖,是他最初的梦想。
  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发中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重任。挑泥巴、抬石头、修公路……从12岁起,他就一边上学一边干苦力活挣钱。
  “那时三天能为家里挣两块钱!”张发中从小就懂事,家里兄弟三人都在为全家能吃饱饭出力。刚上初中,他就拜师学习编竹席。
  每天天还没亮,就打着火把上山砍竹子。放学回家,削篾片,编竹席。那些年月,年幼的张发中为了多挣一点钱,常常要在煤油灯下忙到深夜。
  三天紧张的劳作,张发中才能编好一张竹席,还要送到离家10公里的小贩家中才能卖掉。一个月能挣20元,他很是满足,但张发中的学业也荒废了。还未理解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他,初中还没毕业便和村里的几个同伴一起外出闯荡。
   知识改变命运
  北上数千里,张发中在吉林省的一个林场谋得了一份工作,整日上山砍树、种树。
  离开了亲人,在寒冷的林场,张发中的日子过得更加艰辛。早上带着干粮上山,中午将冻得发硬的干粮伴着冷水咽下,大家抬着两三百公斤的木材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穿行。
  饥饿、寒冷和沉重的体力活,时刻磨炼着张发中的意志。他以顽强的精神,在寒冷的林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冬天。
  第二年春天,冰雪融化,张发中和同伴转战到湖北襄阳修铁路。抬铁轨、搬枕木,张发中同样没有逃脱下苦力的日子。
  随后的几年,从湖北到福建,再到广东东莞。张发中都是靠一身体力,勉强维持着生计,寄回家里的钱仍是寥寥无几。
  如何才能摆脱靠体力挣钱的命运,直到一次回家途中的经历,才让他茅塞顿开。
  那时,张发中已是东莞一家丝印加工厂的学徒工,学习丝印油墨。在广东回重庆的火车上,同车厢的一名老者和他闲聊了起来。老者拿出随身携带的橙汁问道:“你知道这一瓶橙汁多少钱吗?”
  “五六块!”得知答案后,张发中惊叹不已。老者继续说,几个普通的橙子到五六块钱一瓶橙汁的演变,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发中如梦惊醒,暗下决心一定要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再次回到东莞,张发中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买回书籍和磁带,从商务英语开始自学,再到营销、管理方面的知识。
  张发中的付出很快就得到回报。1994年,他应聘到一个丝印加工厂担任生产主管,月薪超过了4000元。
  自此,张发中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变化。
  科技引领发展
  苦难的尽头天宽地阔,张发中终于迎来人生高光时刻。
  在当时,每月超过4000元的工资,对打工群体来说已经是高收入了。深知挣钱不容易的张发中,依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
  几年时间,张发中的积蓄超过了10万元。心有鸿鹄之志的他不再安心于继续打工。辞职后,他在东莞开办了一家油墨销售门店,生意十分红火。
  经过10年的拼搏,2008年,张发中在韶关南雄的珠玑工业园投入数百万元,购置了20亩土地,创办了南雄市马来宾环保油墨有限公司。公司逐渐发展成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各类丝印、移印环保油墨的进出口贸易型高新技术企业。
  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张发中一直不放弃学习。为了更好经营企业,2022年他通过成人教育,拿到了应用化工技术专科文凭。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张发中始终坚持科技引领作用,先后成功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所有产品都经过严格测试和抽样检查,保证了所有出厂的产品符合国际国内标准。
  多年来,张发中的公司为上千家大型企业提供了专业、高效、优质的服务。到2020年,公司国内外销售额突破1.5亿元。
  每一次进取,都是汗水的结晶。每一次成就,都是心血的凝聚。放眼全局,深谋远虑,步步为营。张发中正以智慧与胆略期待着下一段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