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做优水产业 打造渔业新样板
养殖户收获稻田鱼。
本报记者 熊瑛 文/图
近年来,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水产服务站紧紧围绕“稳量、绿色、提质、增效”工作目标,打好“小规模、高品质、好价钱”三张牌,在全区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水产业,深挖池塘生产潜力,持续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强力推进渔业养殖尾水治理,渔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获评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先进单位。2023年,全区渔业养殖面积达5.7万亩,总产量达3.48万吨。
水产业持续向好
“钱大哥,你需要对进水口和排水口的方位进行优化。还要优化鱼的放养品种,提高鲫鱼、鲤鱼放养比例,降低草鱼、花鲢鱼、白鲢鱼放养比例,也可以尝试放养一些甲鱼、黄颡鱼等特色品种。”1月10日,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水产服务站站长雷登华带领水产高级工程师来到南雅镇大冲村4组,现场给村民钱良军指导稻渔综合种养技术。
据了解,2021年,钱良军开始尝试在稻田里养鱼,从最初的30亩发展到如今的150亩,得益于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水产服务站给予他技术的支持和指导,增强了他发展水产业的勇气和增收的信心。
近年来,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水产服务站积极向各级财政争取了1852万元资金,撬动了2000余万元社会资本,对全区30亩以上的规模水产养殖场进行清淤、护坡等标准化改造以及治理养殖尾水,改造治理面积达5000余亩,改造后的池塘渔业生产能力提升了10%以上,全部实现了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常年开展技术指导,积极推广“沪苏2号”草鱼、“中科5号”鲫鱼等新品种,养殖面积达1000余亩。新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3000余亩,积极开展池塘高位池养殖模式试验示范,确保我区渔业稳产保供,实现渔业持续向好发展。
“自从钱良军在稻田里养鱼,我们就买他家的鱼。特别是鲫鱼,肉质细腻,熬出来的汤非常好喝。”南雅镇大冲村村民表示,打算跟着钱良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
水产品品质优良
“在渔业生产上,我们强化一个‘安’字,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舒心。”雷登华说。
近年来,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水产服务站牢固树立渔业生产安全意识,以农安区创建为抓手,对全区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大力宣传,对全区80余家规模养殖场进行了全覆盖“白名单”宣传,还签订了水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发放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手册。同时,联合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水产品开展执法检查,有效遏制了养殖场(户)乱投鱼饵、乱放添加剂、乱用违禁渔药等。
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水产服务站强化安全抽检工作,不定时、不定期、不打招呼对竹溪镇、临江镇、白鹤街道、厚坝镇等13个水产重点养殖乡镇街道进行抽查,抽查涉及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等品种,合格率均达100%,实现了渔业生产零事故目标。
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渔业高质量发展上,我们注重一个‘新’字,包括新品种试验示范、新业态扩面增量、新模式推广运行,赢得了养殖场(户)的大力支持和极力配合,更赢得了他们广泛的赞誉。”雷登华说。
近年来,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水产服务站持续承担了重庆市新品种试验示范项目,在厚坝镇、竹溪镇推广了“沪苏2号”草鱼、“中科5号”鲫鱼等新品种1000余亩,其成活率、生长速度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可观,深受养殖户的青睐。
我区在厚坝镇有序扩建了12个高位池高密度养殖试验示范池,为在全区推广高位池高密度养殖试验示范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厚坝镇、金峰镇、白鹤街道等水产养殖重点乡镇街道实行抱团发展,采取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分配的模式,推动我区渔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还紧盯一个‘治’字,抓实抓好渔业养殖尾水治理达标工作,全面完成了13家养殖场700余万吨养殖尾水直排整改任务,并对全区30亩以上的规模水产养殖场进行养殖尾水达标治理。”雷登华说,截至2023年12月,全区已对60个规模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养殖尾水达标治理,全部实现了达标排放。
本报记者 熊瑛 文/图
近年来,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水产服务站紧紧围绕“稳量、绿色、提质、增效”工作目标,打好“小规模、高品质、好价钱”三张牌,在全区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水产业,深挖池塘生产潜力,持续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强力推进渔业养殖尾水治理,渔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获评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先进单位。2023年,全区渔业养殖面积达5.7万亩,总产量达3.48万吨。
水产业持续向好
“钱大哥,你需要对进水口和排水口的方位进行优化。还要优化鱼的放养品种,提高鲫鱼、鲤鱼放养比例,降低草鱼、花鲢鱼、白鲢鱼放养比例,也可以尝试放养一些甲鱼、黄颡鱼等特色品种。”1月10日,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水产服务站站长雷登华带领水产高级工程师来到南雅镇大冲村4组,现场给村民钱良军指导稻渔综合种养技术。
据了解,2021年,钱良军开始尝试在稻田里养鱼,从最初的30亩发展到如今的150亩,得益于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水产服务站给予他技术的支持和指导,增强了他发展水产业的勇气和增收的信心。
近年来,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水产服务站积极向各级财政争取了1852万元资金,撬动了2000余万元社会资本,对全区30亩以上的规模水产养殖场进行清淤、护坡等标准化改造以及治理养殖尾水,改造治理面积达5000余亩,改造后的池塘渔业生产能力提升了10%以上,全部实现了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常年开展技术指导,积极推广“沪苏2号”草鱼、“中科5号”鲫鱼等新品种,养殖面积达1000余亩。新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3000余亩,积极开展池塘高位池养殖模式试验示范,确保我区渔业稳产保供,实现渔业持续向好发展。
“自从钱良军在稻田里养鱼,我们就买他家的鱼。特别是鲫鱼,肉质细腻,熬出来的汤非常好喝。”南雅镇大冲村村民表示,打算跟着钱良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
水产品品质优良
“在渔业生产上,我们强化一个‘安’字,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舒心。”雷登华说。
近年来,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水产服务站牢固树立渔业生产安全意识,以农安区创建为抓手,对全区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大力宣传,对全区80余家规模养殖场进行了全覆盖“白名单”宣传,还签订了水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发放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手册。同时,联合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水产品开展执法检查,有效遏制了养殖场(户)乱投鱼饵、乱放添加剂、乱用违禁渔药等。
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水产服务站强化安全抽检工作,不定时、不定期、不打招呼对竹溪镇、临江镇、白鹤街道、厚坝镇等13个水产重点养殖乡镇街道进行抽查,抽查涉及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等品种,合格率均达100%,实现了渔业生产零事故目标。
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渔业高质量发展上,我们注重一个‘新’字,包括新品种试验示范、新业态扩面增量、新模式推广运行,赢得了养殖场(户)的大力支持和极力配合,更赢得了他们广泛的赞誉。”雷登华说。
近年来,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水产服务站持续承担了重庆市新品种试验示范项目,在厚坝镇、竹溪镇推广了“沪苏2号”草鱼、“中科5号”鲫鱼等新品种1000余亩,其成活率、生长速度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可观,深受养殖户的青睐。
我区在厚坝镇有序扩建了12个高位池高密度养殖试验示范池,为在全区推广高位池高密度养殖试验示范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厚坝镇、金峰镇、白鹤街道等水产养殖重点乡镇街道实行抱团发展,采取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分配的模式,推动我区渔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还紧盯一个‘治’字,抓实抓好渔业养殖尾水治理达标工作,全面完成了13家养殖场700余万吨养殖尾水直排整改任务,并对全区30亩以上的规模水产养殖场进行养殖尾水达标治理。”雷登华说,截至2023年12月,全区已对60个规模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养殖尾水达标治理,全部实现了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