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和谦镇江东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村美民富产业旺 幸福生活入画来
  本报记者 邓青春
  仲冬时节,走进和谦镇江东村,只见开城高速贯穿全境,村里处处生机勃勃……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过去的江东村,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民靠天吃饭,广种薄收。”江东村党支部书记谭作仕说,近年来,江东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支部联企业、党小组联项目、党员联农户”,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猕猴桃、无花果、畜禽等特色产业,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走出了一条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1 基础牢,百姓更安
  基础设施建设是强村富民的第一棒,也是实施村级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江东村聚焦村民所需所盼,大力推进农村公路、产业便道、饮水工程、河堤整治等一批民生建设项目,持续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不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提质”。
  悠悠清江,碧波荡漾;两岸滴翠,锦绣画廊。12月21日,记者开车从和谦场镇沿着蜿蜒的水泥公路盘旋而上,不到15分钟,就来到村民张明术的生猪养殖场,只见两三个村民将一头头生猪逐个赶上停靠在公路边的货车上。张明术感慨地说:“5年前,因交通不便,喂的生猪运不出去,买的饲料送不进来,我家受到的影响可不小。”
  硬化主干道6公里、新建生产便道3.2公里、新建产业发展便道3公里,整治河堤600米,整改危旧房2640平方米,新建休闲健身滨江大道1条,江东村的硬环境持续提升。村里还引导本村在外成功人士累计捐资150多万元用于家乡公益事业,有效凝聚共建家乡合力。
  “这水喝起来很放心!”江东村1组村民谭术华提着桶接水,干净的自来水顺着水龙头哗哗流出,清冽甘甜。谭术华说:“以前在井里取水,经常会有落叶或杂草在里面,感觉很不卫生。现在村里修建了水池,用水不再提心吊胆。”
  为切实解决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江东村村支“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积极向上汇报协调,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随即为村里新建人饮池11口,铺设管道1万米,切实解决1000余名村民安全饮水问题。
   2 产业兴,腰包更鼓
  在江东村猕猴桃种植基地,记者看到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劳作景象,不少村民正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对猕猴桃树进行“整形”。
  “剪、刮、涂、清、翻、药六项技术措施,一样都不能少。”江东村猕猴桃种植基地负责人高真果说,猕猴桃落叶后,伴随着气温逐渐降低,不少害虫也在树体、枯枝落叶等场所潜伏越冬,因此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受自然环境限制,江东村村民以前的生活主要靠传统农业来维持。近年来,为带动村民增收,谭作仕针对村里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土地多为泥沙地的特点,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
  “我每年在这里的务工收入有1万多元。”江东村7组村民陈以菊说,她不仅有一份务工收入,还有一份土地流转收入,加上养猪、养鸡等收入,日子过得不错。像陈以菊一样,常年在猕猴桃种植基地务工的村民有20多人,基地每年支付村民务工工资和土地流转费达20多万元。
  一果先行,诸业并进。江东村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按照“抓品牌、创特色、增效益”的思路,加强科学管理,狠抓品质提升,着力培育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体系,把分散的土地、村民有效聚集起来,发展青脆李100多亩、无花果10多亩,发展家庭农场2个、规模养殖场9个,年出栏肉牛、生猪、藏香猪等3000多头,让特色产业更多元、更优质,带动村民增收。
  3 环境美,日子更甜  
  一幢幢楼房整齐排列,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以前房屋周边乱摆乱放,白色垃圾随处可见。”谭作仕说,大家按照村里提出的“三顺三净一洁”整治标准,用实际行动让农村环境净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三顺”即室内摆放顺、小车停放顺、晾晒有顺序;“三净”即堂屋、厨房、卫生间干净;“一洁”即室外干净整洁。江东村实行村支“两委”班子包组、小组长包干到户机制,并在各片区设立管理公示牌,主动接受村民监督。健全环境卫生“门前三包”等管理制度,及时处理出现的新问题,实现真“清零”、常“清零”。
  村里将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纳入各村民小组季度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表彰奖励;建立“日清扫、周整治、月通报、季评比”推进机制,进行交叉或随机督查、点评、打分,确保人居环境整治抓出常态、抓出长效。
  “我以前不太注意环境卫生,习惯把垃圾随手扔在地上。”江东村2组村民沈龙富表示,今后一定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保证房前屋后宽敞明亮,让环境变得更美、心情变得更好。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大家的深切期盼。接下来,江东村将持续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果,紧盯重点、补齐短板,自觉摒弃不文明、不卫生行为,不断描绘村容整洁、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