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红糖产销旺 日子甜蜜乐悠悠



本报讯(记者 陈永松 贺宝 文/图)眼下,南门镇6000多亩糖蔗喜获丰收,当地蔗农忙着收甘蔗、熬红糖,迎来一年中最忙碌、最甜蜜的时节。
在南门镇芙蓉村甘蔗种植基地,成片的甘蔗立在田间,蔗农们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将甘蔗砍下捆扎。和平日里大家吃的果蔗不同,南门镇利用松软的沙土种植了专门用于制糖的糖蔗,成熟后的糖蔗统一送往当地的制糖厂,按照非遗古法熬制技艺,制成红糖进行销售。
古法制糖,是南门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上百年历史。当地利用品牌效应,成立红糖专业合作社,从种植、生产、包装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提高品质,再贴上统一品牌标签,发往各地。通过红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每年销售红糖200万斤以上,占每年红糖销售总量的40%。
据南门镇副镇长朱丹介绍,目前,南门镇共计种植糖蔗超6000亩,年产红糖约600万斤,带动当地1000户蔗农就业,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