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铭记家乡情 最是归家时
——记广东省重庆开州商会副会长李长友
    李长友近照。    记者谭友林摄

  本报记者 李艳
  在广东,他寻到了一个好妻子,他们相知相伴,经历了许多风雨;在广东,他得到了众多亲朋好友的支持,他们互相照应、共同前行;在广东,他遇到了许多难得的贵人,他们互帮互助、相互成就。
  他就是广东省重庆开州商会副会长、东莞市长友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长友。17岁那年,李长友离开家乡,到南方打拼。经过岁月洗礼,他在广东这片热土上收获颇丰。
  2018年,李长友创立了东莞市长友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公司主要承接建筑劳务施工及建材(包括脚手架)租赁业务。目前,公司拥有员工800人,年营业额在5000万元左右。
  回顾过去的20年,李长友感慨万分:南下的打拼历程让他学会了坚韧不拔、勇于担当。未来,他将继续前行,实现人生的更多可能。
  艺多不压身
  2003年正月初八,17岁的铁桥镇白腊村人李长友背起行囊,踏上了前往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的旅程。
  “当时,姐姐和姐夫都在那里,所以我去了虎门镇。”李长友介绍。
  刚到虎门镇,李长友进了一家服装厂,做剪线头的工作。他每天需要在流水线上工作12个小时,这种工作让他感到单调乏味。半年后,他跳槽到一家鞋厂,从事鞋底打磨的工作。
  “我在服装厂每月的工资是300元。到鞋厂后,每月的工资涨到了600元。”李长友说,打磨鞋底比给服装剪线头要辛苦,虽然钱挣得多些,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亲戚把李长友引荐到奇声电子厂,当了一名质检员。那时,他的工资涨到了每月1200元。
  艺多不压身,职场任驰骋。在电子厂工作期间,李长友遇到了一位在工地开车的老乡。他看李长友年轻、踏实,便建议他去考驾照。李长友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让他在未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于是,李长友利用业余时间学车,顺利考取了驾照。
  考取驾照后,李长友辞去了电子厂的工作,借钱买了一辆小型货车,给工地运送工人和拉货。就是此次契机,让他与建筑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创业更坚定
  李长友每天和工地上的老板们打交道,一来二往后,老板们对他逐渐熟悉起来。开州人热情豪爽、坚韧不拔、敢闯敢拼、乐观开朗、团结互助的个性,在李长友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家对他赞赏有加。正是看中了李长友身上的这些闪光点,2005年10月,一个老板把工地运输混凝土的项目交给了他。
  有了项目,还需要资金和人手,这让李长友犯难了。
  “儿子,莫担心,我来给你干。”李长友的父亲说。
  “弟弟,我也可以给你干。”姐姐也非常支持李长友。
  “我也来。”姐夫也应和道。
  就这样,李长友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开始了属于他的第一个项目。
  “我真的挺感谢我的亲人们。一年后,我收到了项目款,才结清了家人的工钱。”李长友说。
  缘,妙不可言!2007年,李长友遇到了他的另一半李春燕。一次,李长友的朋友带他去李春燕处玩耍,两人便认识了,她从事的也是与建筑有关的工作,一来二去,两个便相熟起来。
  “那时,他在工地上每天五六点便起床买菜,接着回去工作,忙时要干到凌晨一两点。小到买菜,大到谈业务和控制成本,他都要亲力亲为。”李春燕回忆道,他那瘦瘦的身体怎么就有着无穷的力量,做事干练、踏实肯干且吃苦耐劳,这就是李长友给她最初的印象。
  通过一年的相处,两人惺惺相惜。2008年,便进入婚姻的殿堂。自此之后,李长友有了妻子的同舟共济,创业步伐更加地坚定了。
   情谊记心里
  乘风破浪终有时,守得云开见月明。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李长友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人脉和资源。凭借这些资源,2018年,他创立了东莞市长友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做工程,难的是干了活不能按时拿到工程款。一次,一个项目在工程进度达到一半时,迟迟收不到工程进度款,为了不耽误给员工发工资,李长友拿自己的房子做抵押,贷款支付了员工的工资。
  “我的工地上突发情况需要20多个工人,今天下午到位,你安排一下。”
  “好的,马上安排。”
  李长友的严谨和高效,使得他在工地需要工人时,总能及时安排并准时送达,这种做事风格让他赢得了众多老板的信任,大家都愿意和他合作。
  李长友凭借他独特的个人魅力,员工都愿意跟随他。他十分关心员工,年底派车送员工回老家、为员工报销路费等。
  “创业之初,开州老乡们给予了我很多帮助,现在我的公司里,有60多名开州老乡。”李长友介绍,他要把对家乡的深深情感和对家乡人的感激之情,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