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做实食品产业聚链强链稳链“大文章”
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通过“AI识别”喊话,让食品安全实现“云监管”。
消费者在“天生云阳”农产品展销中心挑选农特产品。
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开展食品安全快检服务。
云阳县晚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菊花种植基地。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近年来,云阳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统筹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作为全县“十链产业·千亿制造”的重点支柱产业,突出融合为先、品牌驱动、严管压舱,千方百计做实食品产业聚链强链稳链这篇“大文章”。
在日前召开的第十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云阳县《聚焦“融、品、严”做好食品产业聚链强链稳链“大文章”》被评为2023年度“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十佳案例,是重庆市唯一入选案例的区县。
坚持融合为先
推动食品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
重庆市全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大米和白酒生产、销售的一家小微企业。2020年下半年,在广州做生意的王德全、王德双兄弟回乡创业。兄弟俩在大阳镇鸡鸣村承包了1100亩耕地种水稻,准备走种产销一体化路子。
“这条路怎样才能走得稳、走得好、走得合法?营业执照怎么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怎么办理?”兄弟俩遇到了难题。
得知这一情况后,云阳县市场监管局主动介入,指导兄弟俩通过“渝快办”在线申办营业执照,同时现场指导他们做好选址布局、厂房设计、制度建设等前期工作。2022年3月17日,重庆市全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现场核查,成功取得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
企业的生产问题解决了,但是销售渠道又成了王德全心中的一块石头。2022年6月中旬,王德全给南溪市场监管所所长李林打电话:“我们公司的大米想进商超,但对方让我们提供食品生产许可证。我们联系外省商家,他们说那里的小作坊要备案。我担心到外省销售会被查处。”
“各地关于小作坊的地方法规有所不同,小作坊食品进大中型商超方面存在一定阻力。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帮助企业提档升级,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李林介绍,于是他们邀请专家对该公司原料查验、过程关键控制环节、实验室设计装修、出厂检验必备仪器设备及使用等“一对一”培训考核,帮助企业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清单等。2022年7月1日,该公司全面完成厂房硬件升级、人员配备、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试制产品检验等工作,向云阳县市场监管局提交食品生产许可申请。7月5日公司通过了专家组现场核查,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
此后,在市场监管部门的“点对点”帮扶指导下,该公司又取得了白酒小作坊登记证,公司利用大米加工产生的碎米等副产物作为原料,酿造白酒,有效延伸了产业链。
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市场监管部门既是市场主体的监管者,也是市场主体的服务者。云阳县市场监管局立足“大山区大库区”特点,建立了立体服务机制,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内外联动的“大服务”格局。
“机制融合使得服务对象全覆盖。对外,我们与乡镇(街道)、招商引资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及时掌握县内食品产业投资信息,精确定位所需服务的具体事项;对内建立‘科+所+队’联合联动机制,建立服务台账,确保帮有结果、扶有成效。”云阳县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科科长阳春梅介绍,自2022年以来,全县通过融合机制为县内178户食品及农产品生产加工主体提供具体事项服务295次。
同时,云阳县市场监管局采取科室、市场监管所、技术专家“三方”联动技术融合,“线上”和“线下”双线融合模式,为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提供便捷服务,切实解决申证人“折返跑”“重建重改成本高”等堵点难点问题,实现效果效率“双效”提升。2022年以来,持续培育以粮油产品、肉制品、调味品为主的食品产业,为食品企业和小作坊免费提供选址布局服务260次,免费设计图纸180余张,指导27个小作坊和3家食品生产企业提档升级创建示范单位,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产值达到27.8亿元,同比增长15.8%。2023年,全县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市场主体达到1405户,其中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792户,占56.4%,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初步形成。
坚持品牌驱动
激发食品产业内生动力,强链壮群
又是一年秋未央,又是一年菊花香。眼下,位于云阳县盘龙街道的三峡阳菊生态园内,300多个品种的菊花竞相开放,各色秋菊争奇斗艳,缤纷夺目,市民游客徜徉其间,尽享秋日美好。
“一走进园区,菊花的香味就迎面而来,各种各样颜色的菊花都有,让人感觉神清气爽。”游客李女士说道。
作为一家以菊花全产业链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企业,云阳芸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有机菊花种植、精深加工和销售。从一朵小小的菊花华丽蜕变,三峡阳菊已经成为了一个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
“我们建立了标准化的种植基地,形成了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菊花产业链,我们还让现代农业产业园变成了景区,实现品牌全面发展。”云阳县芸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雪梅介绍道。
目前,云阳县芸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形成中药原料、菊花饮品、菊花饼为代表的快消品、菊花用品四大系列产品,年加工三峡阳菊干花超2000吨,并先后获得中国、欧盟、美国和日本有机食品认证,获得中国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及美国FDA认证,产品远销北美、新加坡、韩国等地,年产值超2亿元。
三峡阳菊品牌化发展是云阳县食品产业链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云阳“土特产”的潜力不断被挖掘,这些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品质提升等一系列举措,为产品发展赋能增效,让优质农业品牌“立起来、亮起来、强起来”,既推动了乡村的产业发展,也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云阳县已成功创建龙缸茶叶、泥溪黑木耳、三峡阳菊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柑橘、辣椒、油橄榄和三峡云菊等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2022年,成功发布《云阳鲜面》《三峡阳菊》团体标准,32.6%的食品生产企业制定备案企业标准,45.5%的规上食品生产企业通过HACCP、ISO22000等各类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为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注重工艺提升,以品牌打造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云阳县强化政策扶持促产扩销,制定出台《云阳县知识产权资助和奖励暂行办法》《云阳县农业产业扶持政策》等,加大了对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2022年通过“免申即享”兑现食品生产主体知识产权奖补253家,覆盖97%的受奖补食品生产主体。
目前,云阳县已建立重庆市首批、云阳首个商标品牌指导站,正在进一步延展商标品牌服务触角。全县食品及农产品主体注册商标占全县注册商标总量的32.2%,“云阳红橙”“云阳乌天麻”“云阳小茴”等地理标志商标和“三峡云菊”“三峡云海”“宏霖食品”等马德里商标差异化培育,助力产业发展呈现地域特色品牌效应。
与此同时,云阳县还依托覆盖全产业、全品种、全门类的“天生云阳”区域公用品牌,采取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母子”结合品牌模式开拓市场,让“天生云阳”产品成功走出国门,享誉世界,截至目前销售额突破150亿元,正在着力打造“中国驰名商标”,以优质品种供给助力消费升级新趋势正逐步显现。
坚持严管压舱
构建食品产业共治体系,稳链固群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基础保障和头等大事。通过科技赋能,云阳使“后厨”成为了可视、可感、可知的“透明厨房”。
在云阳县实验中学监控室,记者看到,通过监控,学校厨房的食材品质、卫生状况、实际操作等都一目了然。同时为保障师生的食品安全,云阳县市场监管局不定时抽查全县各学校食堂内的食品购买、留样、加工、出售等各个环节,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升级‘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了对食品生产加工全过程的可见、可感、可知。”学校有关负责人朱长清介绍,目前,学校接入了“重庆阳光食品”APP,借助“AI识别”系统,他们的食品安全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师生也吃得更安心、更放心。
科技加持让消费者可知、可感,市场监管部门监管也更有力度。在云阳县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科,工作人员可以通过“AI识别”喊话,让食品安全实现“云监管”。
“通过‘AI识别’,可以对厨房加工操作画面进行智能识别,提取从业人员未佩戴口罩、未穿戴工作服、加工区域出现有害生物等风险画面,并在系统内进行风险预警,实现全天24小时的值守。”云阳县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科科长刘祖海介绍,依托“重庆阳光食品”APP,全县95%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入驻,建成了“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厨房1100余户,实现“一老一小”、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全覆盖。
近年来,云阳县通过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市管领导率先垂范,镇街、村社干部主动履职,做到全县9028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全覆盖、监管无死角。搭建“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治理体系,实现了监管责任和属地责任有机融合。出台《云阳县小微食品生产企业共享检验室建设试点工作实施细则》,指导链上企业共建共享实验室,提供全产业链检验检测服务。全县食品主体全覆盖配备食品安全员、食品安全总监,压紧压实全链条主体责任。推广运行“重庆阳光食品”APP,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入驻。“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数字监管体系化运转,实现风险隐患精准识别、及时预警、闭环化解。运用“智慧食品安全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全过程网络留痕、全链条闭环管理、全环节社会监督。
云阳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云阳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提升县域食品安全监管和餐饮服务水平,借助科技优势,健全长效监管机制,通过示范引领推动餐饮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以高效能的市场监管服务助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版文图由云阳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消费者在“天生云阳”农产品展销中心挑选农特产品。
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开展食品安全快检服务。
云阳县晚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菊花种植基地。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近年来,云阳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统筹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作为全县“十链产业·千亿制造”的重点支柱产业,突出融合为先、品牌驱动、严管压舱,千方百计做实食品产业聚链强链稳链这篇“大文章”。
在日前召开的第十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云阳县《聚焦“融、品、严”做好食品产业聚链强链稳链“大文章”》被评为2023年度“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十佳案例,是重庆市唯一入选案例的区县。
坚持融合为先
推动食品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
重庆市全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大米和白酒生产、销售的一家小微企业。2020年下半年,在广州做生意的王德全、王德双兄弟回乡创业。兄弟俩在大阳镇鸡鸣村承包了1100亩耕地种水稻,准备走种产销一体化路子。
“这条路怎样才能走得稳、走得好、走得合法?营业执照怎么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怎么办理?”兄弟俩遇到了难题。
得知这一情况后,云阳县市场监管局主动介入,指导兄弟俩通过“渝快办”在线申办营业执照,同时现场指导他们做好选址布局、厂房设计、制度建设等前期工作。2022年3月17日,重庆市全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现场核查,成功取得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
企业的生产问题解决了,但是销售渠道又成了王德全心中的一块石头。2022年6月中旬,王德全给南溪市场监管所所长李林打电话:“我们公司的大米想进商超,但对方让我们提供食品生产许可证。我们联系外省商家,他们说那里的小作坊要备案。我担心到外省销售会被查处。”
“各地关于小作坊的地方法规有所不同,小作坊食品进大中型商超方面存在一定阻力。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帮助企业提档升级,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李林介绍,于是他们邀请专家对该公司原料查验、过程关键控制环节、实验室设计装修、出厂检验必备仪器设备及使用等“一对一”培训考核,帮助企业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清单等。2022年7月1日,该公司全面完成厂房硬件升级、人员配备、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试制产品检验等工作,向云阳县市场监管局提交食品生产许可申请。7月5日公司通过了专家组现场核查,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
此后,在市场监管部门的“点对点”帮扶指导下,该公司又取得了白酒小作坊登记证,公司利用大米加工产生的碎米等副产物作为原料,酿造白酒,有效延伸了产业链。
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市场监管部门既是市场主体的监管者,也是市场主体的服务者。云阳县市场监管局立足“大山区大库区”特点,建立了立体服务机制,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内外联动的“大服务”格局。
“机制融合使得服务对象全覆盖。对外,我们与乡镇(街道)、招商引资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及时掌握县内食品产业投资信息,精确定位所需服务的具体事项;对内建立‘科+所+队’联合联动机制,建立服务台账,确保帮有结果、扶有成效。”云阳县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科科长阳春梅介绍,自2022年以来,全县通过融合机制为县内178户食品及农产品生产加工主体提供具体事项服务295次。
同时,云阳县市场监管局采取科室、市场监管所、技术专家“三方”联动技术融合,“线上”和“线下”双线融合模式,为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提供便捷服务,切实解决申证人“折返跑”“重建重改成本高”等堵点难点问题,实现效果效率“双效”提升。2022年以来,持续培育以粮油产品、肉制品、调味品为主的食品产业,为食品企业和小作坊免费提供选址布局服务260次,免费设计图纸180余张,指导27个小作坊和3家食品生产企业提档升级创建示范单位,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产值达到27.8亿元,同比增长15.8%。2023年,全县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市场主体达到1405户,其中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792户,占56.4%,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初步形成。
坚持品牌驱动
激发食品产业内生动力,强链壮群
又是一年秋未央,又是一年菊花香。眼下,位于云阳县盘龙街道的三峡阳菊生态园内,300多个品种的菊花竞相开放,各色秋菊争奇斗艳,缤纷夺目,市民游客徜徉其间,尽享秋日美好。
“一走进园区,菊花的香味就迎面而来,各种各样颜色的菊花都有,让人感觉神清气爽。”游客李女士说道。
作为一家以菊花全产业链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企业,云阳芸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有机菊花种植、精深加工和销售。从一朵小小的菊花华丽蜕变,三峡阳菊已经成为了一个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
“我们建立了标准化的种植基地,形成了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菊花产业链,我们还让现代农业产业园变成了景区,实现品牌全面发展。”云阳县芸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雪梅介绍道。
目前,云阳县芸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形成中药原料、菊花饮品、菊花饼为代表的快消品、菊花用品四大系列产品,年加工三峡阳菊干花超2000吨,并先后获得中国、欧盟、美国和日本有机食品认证,获得中国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及美国FDA认证,产品远销北美、新加坡、韩国等地,年产值超2亿元。
三峡阳菊品牌化发展是云阳县食品产业链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云阳“土特产”的潜力不断被挖掘,这些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品质提升等一系列举措,为产品发展赋能增效,让优质农业品牌“立起来、亮起来、强起来”,既推动了乡村的产业发展,也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云阳县已成功创建龙缸茶叶、泥溪黑木耳、三峡阳菊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柑橘、辣椒、油橄榄和三峡云菊等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2022年,成功发布《云阳鲜面》《三峡阳菊》团体标准,32.6%的食品生产企业制定备案企业标准,45.5%的规上食品生产企业通过HACCP、ISO22000等各类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为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注重工艺提升,以品牌打造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云阳县强化政策扶持促产扩销,制定出台《云阳县知识产权资助和奖励暂行办法》《云阳县农业产业扶持政策》等,加大了对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2022年通过“免申即享”兑现食品生产主体知识产权奖补253家,覆盖97%的受奖补食品生产主体。
目前,云阳县已建立重庆市首批、云阳首个商标品牌指导站,正在进一步延展商标品牌服务触角。全县食品及农产品主体注册商标占全县注册商标总量的32.2%,“云阳红橙”“云阳乌天麻”“云阳小茴”等地理标志商标和“三峡云菊”“三峡云海”“宏霖食品”等马德里商标差异化培育,助力产业发展呈现地域特色品牌效应。
与此同时,云阳县还依托覆盖全产业、全品种、全门类的“天生云阳”区域公用品牌,采取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母子”结合品牌模式开拓市场,让“天生云阳”产品成功走出国门,享誉世界,截至目前销售额突破150亿元,正在着力打造“中国驰名商标”,以优质品种供给助力消费升级新趋势正逐步显现。
坚持严管压舱
构建食品产业共治体系,稳链固群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基础保障和头等大事。通过科技赋能,云阳使“后厨”成为了可视、可感、可知的“透明厨房”。
在云阳县实验中学监控室,记者看到,通过监控,学校厨房的食材品质、卫生状况、实际操作等都一目了然。同时为保障师生的食品安全,云阳县市场监管局不定时抽查全县各学校食堂内的食品购买、留样、加工、出售等各个环节,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升级‘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了对食品生产加工全过程的可见、可感、可知。”学校有关负责人朱长清介绍,目前,学校接入了“重庆阳光食品”APP,借助“AI识别”系统,他们的食品安全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师生也吃得更安心、更放心。
科技加持让消费者可知、可感,市场监管部门监管也更有力度。在云阳县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科,工作人员可以通过“AI识别”喊话,让食品安全实现“云监管”。
“通过‘AI识别’,可以对厨房加工操作画面进行智能识别,提取从业人员未佩戴口罩、未穿戴工作服、加工区域出现有害生物等风险画面,并在系统内进行风险预警,实现全天24小时的值守。”云阳县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科科长刘祖海介绍,依托“重庆阳光食品”APP,全县95%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入驻,建成了“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厨房1100余户,实现“一老一小”、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全覆盖。
近年来,云阳县通过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市管领导率先垂范,镇街、村社干部主动履职,做到全县9028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全覆盖、监管无死角。搭建“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治理体系,实现了监管责任和属地责任有机融合。出台《云阳县小微食品生产企业共享检验室建设试点工作实施细则》,指导链上企业共建共享实验室,提供全产业链检验检测服务。全县食品主体全覆盖配备食品安全员、食品安全总监,压紧压实全链条主体责任。推广运行“重庆阳光食品”APP,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入驻。“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数字监管体系化运转,实现风险隐患精准识别、及时预警、闭环化解。运用“智慧食品安全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全过程网络留痕、全链条闭环管理、全环节社会监督。
云阳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云阳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提升县域食品安全监管和餐饮服务水平,借助科技优势,健全长效监管机制,通过示范引领推动餐饮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以高效能的市场监管服务助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版文图由云阳县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