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构建人才“强磁场”为区域发展添动能
达州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
玄武岩纤维生产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玄纤后制品研发。
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
持续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做优做强新材料产业、培育做大数字经济产业、突破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眼下,产业加速发展让达州高新区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人才兴旺得益于产业反哺。近年来,达州高新区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工作理念,聚焦聚力产业发展大局,深入实施人才强区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完善人才制度体系,努力打造人才服务的优质生态环境。
A 完善机制广开门路“引”才
准备实验材料、测试产品性能、查阅专业文献、验证性能……这是达州高新区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院今年新开设的玄武岩纤维生产技术与装备研究所的工作日常。
据了解,该研究院自运行以来,在玄武岩纤维浸润剂领域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该研究方向的2名主要实验人员均为今年新引进的材料学高层次人才。
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扩充技术研发上的“广度”,这样的事例已屡见不鲜。今年以来,达州高新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先后印发了《达州高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工作要点》《达州高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023年人才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等相关文件,继续健全特色人才政策体系。
据统计,通过“达人英才计划”引才
行动及企业自主引才等形式,达州高新区今年已引进人才43人,其中使用市级储备编制招引硕士研究生2名,计划使用市级储备编制为玄纤研究院招引一批高层次人才,人才队伍得到了有效扩充。
除对高层次人才的“补强”外,对于辖区企业基础性人才的配置,达州高新区也下足了功夫。今年以来,达州高新区先后开展线上招聘会4场,线下招聘会8场,累计推送岗位信息、招聘广告等信息15万余条,收集企业岗位需求6000余个,累计为超过50家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500余人,有效解决了企业的人才缺口。
B 优化服务真心实意“留”才
“屋内都是精装修,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可以直接拎包入住……”今年,曾小义被达州高新区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分到了一套人才公寓。他说,“工作一年后,还能申请1.2万元的岗位津贴和6万元的人才安家补贴,在这里工作很有归属感。”
人才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2021年,达州高新区发布了《达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才津补贴申领办法》,经过2年的不断完善与落实,如今该“人才新政”惠及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对不同企业、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进行扶持和帮助,也成为了达州高新区在人才引进上的一张“金字招牌”。
拿出最大的诚意,亮出最
好的政策,正是达州高新区吸引高层次人才扎根的关键。今年以来,达州高新区完善并落实《达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才津补贴申领办法》在内的“3+1”人才新政,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模式,着力“筑巢引凤”,不断吸引高端人才聚集。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园区共有39人申领“3+1”人才津补贴,发放金额30余万元;发放首席技师、优秀技师奖励资金13万元;为13人发放2022年安家补助、岗位激励奖29.24万元。
C 搭建平台多措并举“育”才
平台是引才聚才的关键,更是干事创业的前提。近年来,达州高新区通过加快项目、平台、人才等创新资源的一体化配置,以高能级平台建设带动更多高端人才汇聚,激活经济发展韧性。
今年,由四川省达州市和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联合共建的省(直辖市)级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获批建设。而其中,达州运行主体——达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则落户于达州高新区。
除此之外,达州高新区还先后新申报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市级4家,企业技术中心10家,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成功建成国家级孵化器和省级众创空间,进一步发挥平台载体对人才、项目、技术的吸引集聚作用。
据了解,今年,达州高新区以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聚焦本地资源禀赋,持续深化各区域间、毗邻地区间人才协同发展,与南充高新区签订《人才合作共享框架协议》,推动两地高新区优势互补;与北京大学训练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同时与达州技师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等签订三方合作协议,为园区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
人才因平台而聚,平台因人才而兴。随着达州高新区人才平台载体的不断强化、人才吸引力的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和城市能级实现了稳步提升,也实现了人才聚集和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本版文图由达州日报社提供)
玄武岩纤维生产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玄纤后制品研发。
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
持续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做优做强新材料产业、培育做大数字经济产业、突破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眼下,产业加速发展让达州高新区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人才兴旺得益于产业反哺。近年来,达州高新区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工作理念,聚焦聚力产业发展大局,深入实施人才强区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完善人才制度体系,努力打造人才服务的优质生态环境。
A 完善机制广开门路“引”才
准备实验材料、测试产品性能、查阅专业文献、验证性能……这是达州高新区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院今年新开设的玄武岩纤维生产技术与装备研究所的工作日常。
据了解,该研究院自运行以来,在玄武岩纤维浸润剂领域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该研究方向的2名主要实验人员均为今年新引进的材料学高层次人才。
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扩充技术研发上的“广度”,这样的事例已屡见不鲜。今年以来,达州高新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先后印发了《达州高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工作要点》《达州高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023年人才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等相关文件,继续健全特色人才政策体系。
据统计,通过“达人英才计划”引才
行动及企业自主引才等形式,达州高新区今年已引进人才43人,其中使用市级储备编制招引硕士研究生2名,计划使用市级储备编制为玄纤研究院招引一批高层次人才,人才队伍得到了有效扩充。
除对高层次人才的“补强”外,对于辖区企业基础性人才的配置,达州高新区也下足了功夫。今年以来,达州高新区先后开展线上招聘会4场,线下招聘会8场,累计推送岗位信息、招聘广告等信息15万余条,收集企业岗位需求6000余个,累计为超过50家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500余人,有效解决了企业的人才缺口。
B 优化服务真心实意“留”才
“屋内都是精装修,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可以直接拎包入住……”今年,曾小义被达州高新区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分到了一套人才公寓。他说,“工作一年后,还能申请1.2万元的岗位津贴和6万元的人才安家补贴,在这里工作很有归属感。”
人才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2021年,达州高新区发布了《达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才津补贴申领办法》,经过2年的不断完善与落实,如今该“人才新政”惠及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对不同企业、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进行扶持和帮助,也成为了达州高新区在人才引进上的一张“金字招牌”。
拿出最大的诚意,亮出最
好的政策,正是达州高新区吸引高层次人才扎根的关键。今年以来,达州高新区完善并落实《达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才津补贴申领办法》在内的“3+1”人才新政,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模式,着力“筑巢引凤”,不断吸引高端人才聚集。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园区共有39人申领“3+1”人才津补贴,发放金额30余万元;发放首席技师、优秀技师奖励资金13万元;为13人发放2022年安家补助、岗位激励奖29.24万元。
C 搭建平台多措并举“育”才
平台是引才聚才的关键,更是干事创业的前提。近年来,达州高新区通过加快项目、平台、人才等创新资源的一体化配置,以高能级平台建设带动更多高端人才汇聚,激活经济发展韧性。
今年,由四川省达州市和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联合共建的省(直辖市)级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获批建设。而其中,达州运行主体——达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则落户于达州高新区。
除此之外,达州高新区还先后新申报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市级4家,企业技术中心10家,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成功建成国家级孵化器和省级众创空间,进一步发挥平台载体对人才、项目、技术的吸引集聚作用。
据了解,今年,达州高新区以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聚焦本地资源禀赋,持续深化各区域间、毗邻地区间人才协同发展,与南充高新区签订《人才合作共享框架协议》,推动两地高新区优势互补;与北京大学训练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同时与达州技师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等签订三方合作协议,为园区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
人才因平台而聚,平台因人才而兴。随着达州高新区人才平台载体的不断强化、人才吸引力的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和城市能级实现了稳步提升,也实现了人才聚集和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本版文图由达州日报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