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汉丰街道红光社区: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办好社区“民生实事”
  本报记者 程超
  汉丰街道红光社区受征地拆迁安置建房滞后等诸多因素影响,一段时期以来,该社区“矛盾纠纷多、怨声不满多、信访投诉多”,社区治理任务重、难度大。
  群众事,无小事。近年来,红光社区党员干部将服务群众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回应社区群众新要求新期盼,主动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谋划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1 解决群众迫切问题
  “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拆迁安置建房问题,这是最大的民生实事,我们必须办得让群众满意。”红光社区党支部书记陈远林说。
  2012年,红光社区启动实施征地拆迁,但是直到2021年,拆迁安置房才建设了一期,拆迁安置房二期规划还在图纸上,很多群众盼着住新房,却盼了一年又一年。
  群众意见大,矛盾多。2021年,红光社区“两委”班子换届落定,新担任红光社区党支部书记的陈远林带领一班人,着手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问题。他多方奔走,争取项目早日动工。2021年6月,拆迁安置房二期终于动工建设,2022年年底主体工程完工。
  “拆迁安置房二期工程共计建房2040套。”陈远林说,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红光社区将自建房质量和安全纳入重点管理,实现了无违法建设、无信访集访、无伤亡事故的“三无”目标。
  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终于得到解决,红光社区的移民拆迁安置户陆续搬进了新房居住,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对红光社区“两委”一班人的工作能力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一家五口人,住房面积有110平方米,儿子儿媳在外打工,我和老伴在家带孙子上学,日子是越过越好。”红光社区居民江安玉说。
  解决了群众最迫切最关注的问题,红光社区“两委”一班人的工作能力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服务群众的脚步并没停歇。红光社区构建起了“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的社区治理组织体系,党员发挥“管理末梢”的作用,深入到各个小区,开展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干部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
  2 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社区干部每个月都过来看我,把我照顾得十分周到。”红光社区居民陈显发说,他一个人住在山上,社区干部定期会来看望他,给他送去米面、食用油等生活物资。
  前几年,陈显发家中房屋漏水,是社区干部帮他重新翻修了房屋。不仅如此,社区干部还鼓励陈显发养鸡种菜改善生活条件。现在陈显发依靠低保和卖菜的收入,日子过得很好。
  “红光社区的困难群众一直是我们最关心的对象,我们每个月都要到困难群众家中走访。”陈远林说。
  红光社区推行网格化治理,把社区分成4个网格,把58名党员分配到各个网格中去担任联络员。党员每月定期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到困难群众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情况。
  社区党员干部是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是联系群众的纽带。社区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陈远林告诉记者,红光社区高度关注留守妇女儿童、严重精神障碍者、吸毒贩毒者、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认真开展家庭邻里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走访,分类建立台账,精准施策,逐一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3 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我们社区建立了线上线下平台,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陈远林说。
  红光社区线上平台以小区党员微信群、业主群、便民服务群为主体,建立起了“居民线上点单,社区应单跑单”的服务机制。线下平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小区志愿服务点为支点,依托退役军人之家、巾帼之家等,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责任区、践行承诺等行动,进一步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小区、服务社会的渠道。
  今年上半年,住在红光社区石板梁山上的部分群众在微信群里反映,他们吃的水有异味。接到群众反映的情况后,红光社区工作人员立刻上山调查,邀请水务站专业人员检测人饮池的水质,对源头进行摸排。
  “最后查到是山上有动物尸体,把水源污染了,我们立刻进行处理,很快解决了问题。”红光社区综治专干陈庆说。
  据介绍,红光社区党员干部在接到群众诉求后,都会立刻奔赴现场查看,能当场解决的便立即协调解决,需要与有关部门单位对接的,便积极对接并安排专人跟踪处理,明确解决时限,及时反馈解决进度,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