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竹溪镇创新基层治理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百姓议事亭“议”出乡村治理大合力
宜居宜业的竹溪镇白云村。

村民在议事亭里议事。

  本报记者 邓青春
  “以前这里是泥土路,一遇下雨稍不留神就会摔倒。”11月13日,记者来到竹溪镇竹溪村8组采访,村民李开发说,如今,大家一起把路硬化了,出行更安全了。
  农村公路硬化工程,是打通农村交通的“最后一公里”。李开发提到的这条路是竹溪村群众进出村的必经道路,以前因路况差,严重影响大家出行。竹溪村通过百姓议事亭商议,决定发动群众捐款硬化公路。
  近年来,竹溪镇以乡村自治、网格治理、乡村文明建设为抓手,采取议事亭中议一议、大事小事亭中解,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基层治理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扎实基础。
  搭建乡村自治大平台
  竹溪镇距离开州城区仅10公里,有15个村(社区),人口近5万人。为提高服务质量,竹溪镇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由群众点单,让群众牢牢掌握话语权,将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大事不出镇和区,小事就在村内治;群众现场提意见,镇村两级联合办。”竹溪镇党委书记彭昌国说,竹溪镇坚持党委统筹、政府主导,敲门问需、收集群众需求,并召开群众代表会议,群众参与决策共谋,认真研讨群众需求,向群众征集乡村自治“小实事”,群策群力研讨可行实事。
  为保障百姓议事亭尽快落地,竹溪镇各村(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致富带头人、网格员等多元群体参与项目研讨。多次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党员大会,认真听取大家对项目选址、施工等方面的建议。多渠道宣传,多元力量共同谋划,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全镇现已建成百姓议事亭7个。”彭昌国说,竹溪镇各村(社区)群众、党员代表成立项目小组,发动党员、群众、志愿者等参与项目实施,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带动群众参与到项目实施全过程。百姓议事亭修建过程中,有的主动让出自家的田地,有的主动拆除搭建的蔬菜大棚,以无偿的方式支持项目建设。
  无事亭中聚,有事亭中议。如今,修建好的百姓议事亭已成为竹溪镇各村(社区)不可或缺的谈心议事自治平台,大家在百姓议事亭中拉家常、谈想法、讲政策、化纠纷、播文明,不仅拉近了干群关系,更是借助“闲聊”的和谐氛围,让群众真正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
   激发网格治理新活力
  既能拉家常,又能休闲,还能商量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每周二上午,竹溪镇灵泉村百姓议事亭里总是格外热闹:乡村旅游搞起来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一件件关乎民生的实事都在这里共同商议找到答案,议出了群众的美好幸福生活。
  为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竹溪镇党委深化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机制,在各村(社区)已建成的百姓议事亭,指导配备10名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和驻村干部,及时收集群众所需所想所盼,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去年以来,竹溪镇通过百姓议事亭协调解决群众服务需求115件。”竹溪镇镇长张家红说,经过镇党委、政府多次商讨,确定一套富有特色的百姓议事机制,开启“四方联动议事”模式,每周二为议事日,由镇村干部定期到百姓议事亭宣讲政策、听取群众意见,有效改善干事作风,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竹溪镇村(社区)“两委”干部定期整理百姓议事亭里的“民意信箱”,对经过24小时服务热线和“竹溪议事”二维码途径收集的群众问题及时解答,未能解决的及时登记,畅通议事渠道,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民心桥。
  去年以来,竹溪镇网格员采集上报信息552条,走访群众896户,开展各类巡查1231次。百姓议事亭作为每天走访巡查的必经之处,是每个网格员摸排的重点。网格员根据工作要求,主动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问题,并对重点访查对象的诉求进行登记,实实在在解决群众的问题。
  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听民声、问民情、议民事、解民忧,面对面为辖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竹溪镇各村(社区)广泛集中民智,凝聚党员群众力量,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在百姓议事亭的推动下,农村人居环境脏乱、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有了新突破,处处劲吹文明新风。
  竹溪镇组建起一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伍,队员包括全镇党员干部、村(社区)干部、致富带头人等,依托百姓议事亭开展政策解读、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文明引导、先进示范等,引导群众互帮互助、文明生活,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全镇已开展宣讲40余次,不仅提高了群众的政策知晓度,还提振了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彭昌国说,竹溪镇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强群众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
  为引领文明风尚,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竹溪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结合文化活动,传播和谐乡里、崇德向善理念,倡导农村文明新风尚;发放宣传资料,鼓励脱贫户勤劳致富,增强乡村振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如今的竹溪,文明故事时常发生在田间地头,文明因子根植于每个人心底,文明已成为竹溪底色,展现在日常之间。
  (本报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