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编者按
  今天,我们迎来了第24个中国记者节,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今天,我们依然奔跑在路上,用笔尖记录真实,用镜头还原现场,在时代变迁中记录人生百态、传递群众呼声、守望公平正义、展现开州巨变……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使命光荣、重任在肩。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为“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建设贡献媒体力量。
  这是今天的我们,也是一直以来的我们。新闻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今天,镜头前置、记录自己!
郎雪娟

   讲好开州故事 树立开州形象
  郎雪娟
  岁月如梭,时节如流。转眼间,我已经来到开州整整十年了。十年前,我怀揣对新闻理想的热忱和对新闻工作者的敬畏来到当时的开县电视台,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非专业主持人,在领导和老师们的教育引导下一路摸索、慢慢成长,先后获得重庆新闻奖、重庆市区县好新闻奖、中国地市报奖等奖项,并获得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优秀奖、全国中华魂演讲比赛青年组二等奖、重庆市导游词讲解“十佳讲解员”称号。十年里,我有幸当选开州区政协委员、开州区青联联合会委员、青年讲师团成员,被评为开州区向上向善好青年……
  十年时间,有幸脚踏三江三里的每一寸土地,感知千年开州的强劲脉搏,与时代浪潮下的开州一同成长。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不管是在主播台前播报新闻、摄像机前出镜报道,亦或是在录音间录制电台节目,还是在文艺活动中手握话筒,通过我们的播报,把开州产业之兴、乡村之美、生态之绿、民生之悦、人文之韵一一呈现给大众,向大家展现着一个全力向前奔跑的开州。
  近两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区融媒体中心党委的关心重视下,区融媒体中心狠抓人才培养,通过搭建学习平台、实施“师徒工程”、开展技能比拼等方式,让我们在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中,全面提升了摄影摄像、编辑播报等全媒体领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今年,在区融媒体中心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把中国好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李贤菊15年如一日抚养捡来的女孩娜娜长大的故事,带到了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的舞台,在全国舞台发出开州声音,展示开州的温度。当然,在开州,还有很多鲜活的、感人至深的、丰满的故事,虽不惊天动地,却也润物无声,一件又一件平凡的小事,给予了我最深的感动和最强的动力。我要感谢这份职业,让我从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里,体会到城市的变化、时代的脉动和人民的力量。
  前路灿灿亦漫漫,人生海海皆星辰。我将以此次记者节为新的起点,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增强“四力”,坚守好一名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继续带着深情和热爱讲好开州故事、树立好开州形象,不负区委、区政府和区融媒体中心领导的殷殷嘱托,传递帅乡正能量,奋进下一个十年、下下个十年。

   用笔书写历史 用心传递温暖
  喻建国
  今天,我以一个外地人来开州做记者的身份,分享一下感受感悟,并与大家共勉。
  我是去年2月份从忠县来到开州区融媒体中心工作的,掐指算来,至今已有610多天。
  初来乍到,我没有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摸黑的感觉,更没有孤寂和无助。为什么?因为有中心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有同事情同手足的关爱。
  忘不了,中心领导为我争取公租房的坚持不懈;忘不了,疫情期间因租住楼封控,新闻采访部主任给我送来蔬菜、猪肉和水果。忘不了的还有很多很多,它好比一粒粒“定心丸”,让我的心很快安顿下来。
  心安即是归处,在深情厚谊的陪伴中,渐次翻开的日子便有了甜蜜与舒心。
  我在开州区融媒体中心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开州日报》编辑。竹溪生态乐园的荷花开了,满月镇马营村的日出云海美不胜收,浦里新区的高精尖产品出口创汇,汉丰湖水上赛事精彩绝伦……编辑工作中,那一行行跳动的文字,那一张张精美的照片,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我,诱惑着我奔向三江三里,去开采、挖掘所蕴含的新闻富矿。
  去年10月,我如愿以偿轮换到新闻采访部工作,从编辑变成一名记者,我的脚步便在帅乡大地上奔走,我的笔墨便在大山大湖之中描绘。我见过“开县春橙”的硕果累累、关面木香的花开遍地、南门蔬菜的琳琅满目、汉丰湖畔的生态之美;也感动于驻村第一书记邓肯发展产业的笃定、民警彭必学一心为民的坚守、王端培父子种粮的顽强毅力、蒋开均返乡养殖冷水鱼的愈挫愈勇……这一幅幅场景、一个个故事,正是我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的真实案例,更是加快建设“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以“大抓工业、大抓招商”为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能写好开州的这些故事,既是职业呼唤,更是使命担当。作为一名记者,甚幸!而作为一名外地来开记者,倍感荣幸之至!
罗欢

   保持初心情怀 记录伟大时代
  罗欢
  挥手之间,我在新闻岗位工作已经10年。从室外拍片到室内剪辑、从栏目编导到外景主持、从一线记者到栏目编辑,一样的新闻工作,不一样的人生经历。爱新闻,致青春。记得第一次外出采访时,虽然经过精心准备,但一开口提问却是:“老师,我能采访一下吗?”对方一听到采访两字,直接变脸拒绝。遭遇如此尴尬场面,我的脸也直接“砰”地熟透了。
  还记得第一次外景出镜时,面对镜头紧张得面部僵硬、舌头打结,短短几句话,却NG十几次的情景。第一次当编导,到了现场无所适从,直接灵魂三连问: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做什么?脑袋一片空白。第一次做后期编辑,两分钟的节目,硬是足足花了两天时间:画面如何组接?音乐如何搭配?转场如何自然……每当遇到这些难题时,前辈、老师总会细心指导;同事、朋友纷纷安慰鼓励;我也如同刚入学的孩子一样,学会适应,逐渐成长,找到快乐。在这个大家庭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关爱和帮助,成长及喜悦,团结与奋进,以别样的温暖,照亮着前行的方向。
  一路走来,我感动着,记录着。记着初心与梦想,记着使命与担当,记着责任与奉献。我们用一篇篇文章、一段段语音、一帧帧画面、一个个影像传递故事,我们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与这座美丽城市一道共同成长。
  保持初心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脚下沾满泥土,笔下才有温度。”这是新闻战线上,前辈们常跟我说的一句话,这也是我从事新闻工作深刻的体会。我将继续用心去倾听、用心去拍摄、用心去记录,努力成为一个有温度的记录者、一个有情怀的传播者,分享镜头里灿烂的容颜,分享田野上丰满的喜悦,分享节日里持久的温暖。我会一直在路上……
贺宝

   脚下沾满泥土 心中充满真情
  贺宝
  今天是我的第二个记者节,2020年12月来到区融媒体中心,再过一个月,我在这里的工作就满三年了。
  刚参加工作时,我的专业技能“一穷二白”,会因为拍摄出错手忙脚乱,会因为写文稿绞尽脑汁。两年多来,我完成了从开州新闻到央视新闻,从社会新闻到专题报道,从“新闻菜鸟”到“获得重庆新闻奖”的飞跃。如今的我,胆大,心细,还厚脸皮。
  这成长从何而来?节假日采访,晚上写稿,车上码字,饭桌上敲键盘……这些都是我和同事们的工作常态,勤奋是必然。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区融媒体中心为我们年轻记者所打造的成长空间,“师徒工程”的传、帮、带,让同事变为良师益友,让我更快、更深入掌握采编技巧,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同时还有一群给力的伙伴,我们相互“内卷”又彼此成全,互相“抱怨”但又共同协作。
  两年多来,我几乎走遍了全区的40个乡镇街道,当一次次用双脚、用镜头、用文字丈量脚下这片土地的时候,能真切地感受到咱们开州每时每刻的新变化。
  作为一名年轻记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练好过硬的笔杆子,把脚力所到之处、眼力发现之美、脑力思考之深写于笔端、收入镜头,让开州的声音更响亮,传得更远,为加快建设“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作出新的贡献。
向章

  手练绣花功夫 心修工匠精神
  向章

  我作为《开州日报》的一名编辑,一直把“政治方向”这个“第一方向”作为编辑工作的“第一方向”,以战斗的姿态、战士的担当,画好党报宣传最大同心圆,切实把党的声音传播出去,让党的政策家喻户晓。
  “一字一词无小事,字里行间有政治。”《开州日报》上连党心,下接民心,作为编辑的我要掌握“绣花”本领,要慢工出细活,要耐得住性子,熬得住时间,每一个环节都来不得丝毫马虎,容不得半点分心,让报纸出彩,才能扩大宣传覆盖面,吸引更多读者。《开州日报》每篇稿件都要以人民为先,为人民发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从老百姓的故事中感受党的温暖和关怀。今年6月,我的同事采写了一篇通讯,写的是长沙镇福城村郑文广、李红夫妻俩在党委、政府的关爱下过上好日子,主动申请退出低保的故事。我经过仔细揣摩考量,将通讯标题定为《把党的好政策让给更需要的家庭》,通过主人公自述的口吻,既凸显我区落地落实了党的好政策,又表现了采访对象不等不靠不要的精神。新闻刊发后,收获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让广大读者产生了共鸣。
  我是党报编辑,必须了解和熟悉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正确的舆论导向贯穿于选题策划、编稿校审等各个环节,并努力从老百姓的利益点、关注点、兴奋点中去挖掘新闻,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一则“寿光蔬菜”在我区集中上市的消息,考虑到既要简洁明了、生动活泼,又要凸显寿光与开州的“山海情”,我和同事们一起研究,最后上版见报的新闻标题为《3000亩开州版“寿光蔬菜”将集中上市》。寥寥数字,就将鲁渝协作下,寿光与开州合作结下的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跃然纸上。
  一年中总有许多天,我和同事们一起鏖战至深夜,我们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大楼里,或是埋头敲击键盘,或是绞尽脑汁对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字词句进行精心打磨,或是讨论揣摩稿件标题……我和同事们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始终如一的坚守,从日落熬至黎明,以墨香耕耘明天,在严谨细致中精益求精,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坚持“精心、精准、精细”手练绣花功夫,心修工匠精神,让读者能在清晨里品味文字的芬芳,看见美好的开州。
  投身党的新闻舆论事业,虽然艰辛,我却感到甘甜无比。在全媒体时代,《开州日报》编辑部将迈开双脚丈量大地、开动脑筋深入思考、练就妙笔书写时代,把开州故事讲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