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返乡创业者冉启松说:
“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本报记者 熊瑛
  1996年农历正月初六,当人们沉浸在与家人团聚的喜庆氛围中时,他却离开亲人外出打工。他先后到过上海市、广东省等地打工,既干过又脏又累又苦的搬运工,又做过月薪万余元的销售经理。
  2004年,他投资60多万元开办印花厂,15年挣了几千万元。2019年春节,他返乡创业,投资1000多万元,搞起立体生态养殖业,办起餐饮业,发展起乡村旅游,解决了20名村民就近就业,带动了10户农户从事餐饮业。他就是大进镇云凤村人冉启松。
  外出务工
  “离家时身上只有400元,除去车费、伙食费等开支,到上海时剩下不到100元。如果不能尽快找到工作,只能顿顿吃方便面、天天睡车站。”冉启松讲起打工之初的种种辛酸,声音有些哽咽。
  1996年春节,冉启松怀揣着父母卖肥猪得来的400元,从万州区踏上了驶往上海市的轮船。
  为了尽快在上海有一个安身之地,冉启松便在一家建筑工地当搬运工,扛水泥、挑砖石、搅拌混凝土……尽管每天干着又脏又苦又累的活,每月仅有600元工资,但对于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因为他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他每月只留100元零用钱,其余全部寄回家给父母补贴家用。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也特别孝顺懂事。如果我们当时拿得出来钱来供他读书,他一定会走上读书就业的道路。”冉启松的父母时常在亲朋好友面前自责地说。
  开办工厂
  1996年底的一天,冉启松无意中从朋友口中得知,附近有一家外资企业在招工,他抓住机会,到这家外资企业成功应聘。
  冉启松从基层干起,一直吃苦耐劳、勤学好问,很快从工人晋升到领班、组长,最后跃升为销售经理,每月工资从2000元涨到1万元。
  经过几年打工,有了一定积蓄的冉启松,打算开办工厂。在征得妻子和父母的同意后,2004年,他拿出打工积攒下来的60万元,来到广东省开办起印花厂,给被褥、衣服等印花。
  由于诚信经营,许多公司都乐意与冉启松合作,第一年,他就净挣了100万元。初获成功的他,开始在商海里打拼,挣得盆满钵满,由此他也悟出“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的道理。
  返乡创业
  “爸妈,我不想在外漂泊了,想回来创业,一是我有更多的时间陪陪你们,二是让乡亲们挣钱。”冉启松征求父母意见。
  为了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2019年春节刚过,冉启松没有像往年一样外出,而是选择在家乡创业。经过多次考察,他以每年每亩400元的流转费,在大进镇长城村流转了150亩土地,发展立体生态养殖业,饲养生猪、牛、羊、鸡、鱼,办起餐饮业,发展起乡村旅游,常年解决长城村20名村民就近就业,带动长城村10户农户从事餐饮业,每年支付给村民的务工费高达60万元。在冉启松等一批人的带动下,昔日的“空壳村”人气旺起来、产业多起来、生活富起来。
  “我有8亩多土地流转给冉启松,每年流转费有3000多元。我还在他这里务工,每年能挣4万多元,加上房子租给他,每年租金有几千元,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大进镇长城村3组村民金良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