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构建五个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0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贯彻二十大建设新重庆”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形成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进展情况。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明炬表示,当前,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入提速提档的新阶段,我市将加快构建五个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研发投入首次进入全国前10位
今年7月,我市召开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重点提出了“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1458”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为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指明了新的方向。
据介绍,通过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我市新增科技型企业11642家,其中孵化738家、培育提升10841家、引进63家。同时,我市在提升企业质量上下功夫,已向科技部报备高新技术企业1824家。
另外,我市重组形成全国重点实验室10个,实现新突破。布局新建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8家,现有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超过1000个,其中国家级平台超过100个。今年前三季度,16个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9500亿元、同比增长6.9%,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991项、直接经费4.33亿元,立项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11项。组织实施汽车核心软件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132项,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投入超30亿元。今年1—8月,我市规上工业研发费用达到352.38亿元、同比增长27.3%,2022年我市研发投入强度2.36、提高0.2个百分点,位居西部第一、首次进入全国前10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科技部批复同意《成渝地区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施方案》,标志着全国首个“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式获批建设。目前,成渝地区已与60余个国家的创新主体开展科技交流合作。
建设四大重庆实验室
明炬表示,下一步,我市将从五个体系加快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加快建设四大科创高地的创新平台体系是其中之一。目前,我市正在围绕“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打造“4+5+M+N”新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4”即围绕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和绿色低碳,建设金凤、嘉陵江、明月湖、广阳湾四大重庆实验室,打造我市标志性科创平台核心载体。“5”即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人才引育,重点支持我市重点高校建设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推动高校跨学科跨领域多校多学科交叉研究,为我市未来产业提供有效支撑。“M”即重点打造100个国家级重大平台。“N”即围绕16个未来的前沿技术领域,重点打造1000个市级重大平台。
我市还将加快推进“5+8”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实施人工智能、高端器件与芯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重大(重点)科技专项,一体化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力争突破一些核心技术,引领支撑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市场化的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加快打造一批科技企业高质量孵化载体,启动建设重庆市技术转型研究院、金凤科创园等重要的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创业平台,同时,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企业,力争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分别突破7000家和5.5万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700亿元。
加快形成高素质科技人才梯次引育体系,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引进一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同时,开展为青年人才和科技人才减负的专项行动,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
加快营造协同高效、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体系,纵深推动科技领域“三个一批”重大改革,深化成渝地区协同创新,高水平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加快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服务和带动,培育具有重庆特色的创新文化,形成更加浓厚的创新氛围。
实施国有企业梯级培育计划
发布会上,市国资委、市经信委、市教委、市人社局等单位也表示,将通力协作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大力培育创新型国有企业,实施“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级培育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从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链主”企业、上市企业中择优遴选培育10家行业技术领先、市场竞争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建立完善多元科技投入体系,力争到2025年市属国企研发投入保持12%以上增速,推动市属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规模保持在20亿元以上。
通过探索“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我市已累计创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8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13家。
全面推动高校科教融汇、产教融合,逐渐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科技金融+成果转化+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此外,为加快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全力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推动重庆高校入驻科学城项目27个。
聚焦人才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全方位、全链条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推动人才服务体系科学化、内容多元化、方式数字化,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来源:《重庆日报》)
研发投入首次进入全国前10位
今年7月,我市召开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重点提出了“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1458”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为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指明了新的方向。
据介绍,通过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我市新增科技型企业11642家,其中孵化738家、培育提升10841家、引进63家。同时,我市在提升企业质量上下功夫,已向科技部报备高新技术企业1824家。
另外,我市重组形成全国重点实验室10个,实现新突破。布局新建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8家,现有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超过1000个,其中国家级平台超过100个。今年前三季度,16个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9500亿元、同比增长6.9%,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991项、直接经费4.33亿元,立项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11项。组织实施汽车核心软件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132项,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投入超30亿元。今年1—8月,我市规上工业研发费用达到352.38亿元、同比增长27.3%,2022年我市研发投入强度2.36、提高0.2个百分点,位居西部第一、首次进入全国前10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科技部批复同意《成渝地区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施方案》,标志着全国首个“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式获批建设。目前,成渝地区已与60余个国家的创新主体开展科技交流合作。
建设四大重庆实验室
明炬表示,下一步,我市将从五个体系加快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加快建设四大科创高地的创新平台体系是其中之一。目前,我市正在围绕“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打造“4+5+M+N”新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4”即围绕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和绿色低碳,建设金凤、嘉陵江、明月湖、广阳湾四大重庆实验室,打造我市标志性科创平台核心载体。“5”即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人才引育,重点支持我市重点高校建设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推动高校跨学科跨领域多校多学科交叉研究,为我市未来产业提供有效支撑。“M”即重点打造100个国家级重大平台。“N”即围绕16个未来的前沿技术领域,重点打造1000个市级重大平台。
我市还将加快推进“5+8”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实施人工智能、高端器件与芯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重大(重点)科技专项,一体化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力争突破一些核心技术,引领支撑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市场化的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加快打造一批科技企业高质量孵化载体,启动建设重庆市技术转型研究院、金凤科创园等重要的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创业平台,同时,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企业,力争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分别突破7000家和5.5万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700亿元。
加快形成高素质科技人才梯次引育体系,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引进一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同时,开展为青年人才和科技人才减负的专项行动,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
加快营造协同高效、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体系,纵深推动科技领域“三个一批”重大改革,深化成渝地区协同创新,高水平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加快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服务和带动,培育具有重庆特色的创新文化,形成更加浓厚的创新氛围。
实施国有企业梯级培育计划
发布会上,市国资委、市经信委、市教委、市人社局等单位也表示,将通力协作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大力培育创新型国有企业,实施“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级培育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从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链主”企业、上市企业中择优遴选培育10家行业技术领先、市场竞争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建立完善多元科技投入体系,力争到2025年市属国企研发投入保持12%以上增速,推动市属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规模保持在20亿元以上。
通过探索“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我市已累计创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8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13家。
全面推动高校科教融汇、产教融合,逐渐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科技金融+成果转化+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此外,为加快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全力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推动重庆高校入驻科学城项目27个。
聚焦人才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全方位、全链条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推动人才服务体系科学化、内容多元化、方式数字化,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