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我区集聚“四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响鼓重锤”为山区库区强县富民“赋能提速”
“开县春橙”喜获丰收。通讯员邹哨兵摄/视觉开州

游客在满月镇马营村露营。(本报资料图片)

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南门科技示范园。(本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邓青春
  郡县治,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准确把握县域治理的特点和规律,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近年来,我区切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重要位置,持续完善制度政策体系,加大精准监测帮扶力度,坚持产业就业创业并重,深化对口协作帮扶,积极探索走好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现代化新路子。
  2022年,全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13.8%,市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分别位居全市第1、第3。今年上半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位居全市第1;监测户人均纯收入增长24.1%,在全市14个脱贫区县中排第3。
  近日,市委办公厅《工作情况交流》单篇刊发《开州集聚四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筑牢山区库区强县富民根基》,宣传推广我区围绕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健全体制机制、强化风险监测、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帮扶合力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
  健全体制机制 增强工作“牵引力”
  “认识上做到明责,行动上做到履责,落实上做到负责。”区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说,我区健全责任落实机制,促进担当履职,推行专班统筹,延续脱贫攻坚责任制,实行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第一副组长、区委副书记和牵头区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制,组建“五大振兴”和脱贫乡镇产业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乡村治理“5+3”工作专班,实施35名市管领导+40个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团定点包干制。
  我区坚持定期调度,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固定议题,定期研究部署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问题;实行“月导引”工作机制,专班每月初下发任务清单,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我区严格督导考核,统筹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常态化开展纪律、效能、作风“三督查”和暗访随访,加强考核结果在表彰奖励、资金分配、干部使用等方面的应用。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我区突出示范建设,制定基层党建示范建设3年计划,创建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12个,《党建引领提振“四气”支部联建破解“四力”难题》获评全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十佳创新案例”。
  我区建强骨干队伍,实施村级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调整村干部152名,完成397名区派驻村工作队员集中轮换选派,向423个行政村全覆盖选派乡村振兴工作指导员;开展基层党建“双晒双亮”活动,每季度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
  我区搭建网格体系,扎实推进党建统领网格治理专项行动,423个行政村建立网格党组织559个,配备网格员、楼栋长等1717名,收集群众困难诉求,梳理形成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清单式推进履职。
  “2023年,我区安排项目159个、资金2.3亿元,无‘负面清单’项目。”区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区加强资金绩效管理,合理分配资金,定量定性设置绩效指标标准,对申报项目开展行业审核、集中评审、领导小组审定,确保纳入“负面清单”的专项扶贫资金、其他涉农专项资金等专款专用,杜绝“负面清单”项目纳入项目库。
  我区优化供给机制,组建财政衔接资金管理使用工作专班,创新财政衔接资金调度督导、群众参与等5项机制,每季度专题研究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我区开辟绿色通道、缩减审批环节、简化拨付程序,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效率;开展项目绩效评价,评价分值按30%比例计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截至2022年底,我区已连续5年获得全市资金绩效评价“优秀”等次。
  树牢底线思维 增强风险“防范力”
  我区坚持早发现,强化行业部门线上数据比对、风险预警,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群体“一户一画像”,确保精准监测不漏户。坚持实帮扶,按照一户一策、一事一案原则,对监测对象户实施技能培训、创业增收、兜底保障等20余项精准化帮扶措施,措施匹配率居全市前列。
  “2023年,我区第一轮集中排查走访6.5万户,无一户一人返贫致贫。”区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说,我区坚持稳退出,每年组织开展两轮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全覆盖走访脱贫群众、监测对象等。坚持严关口,严格执行“五步”程序,坚持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全区所有脱贫村监测户占比均低于3%。
  在强化教育保障上,2022年,我区开展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为354名残疾儿童少年落实上门送教1.3万人次,投入5004万元资助脱贫户、监测对象家庭学生4.9万人次。在强化医疗保障上,我区实施优化参保资助、分类调整医疗保障扶贫倾斜等政策,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0.25万脱贫人口“应保尽保”。
  在强化住房保障上,2022年,我区整治隐患农房1768户,整治率100%;完成114户年度危房改造计划,实现“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在强化饮水安全上,我区开展饮水安全巩固情况调查,投入1.03亿元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落实667万元加强运行管护。在强化兜底保障上,我区开展社会救助兜底巩固脱贫成果“回头看”,将“三类监测对象”中符合条件的709人纳入低保,实施临时救助脱贫户、监测户980户次340万元。
  行走在满月镇,房屋错落有致,白墙黛瓦点缀绿色田园,农家庭院干净整洁,一幅美丽多姿的和美乡村画卷尽收眼底。区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区注重基层示范引领,安排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满月镇财政衔接资金项目24个2462万元,同步实施项目56个,完成投资1.97亿元,全面投运“一桥一路一广场一公园”。
  我区围绕打造宜居宜业示范村,下猛劲、发狠力、出新招,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补齐农村“五网”建设短板。截至2022年底,全区脱贫村公路通畅率100%,农村供水入户率100%,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99.8%,真正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满月镇马营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竹溪镇灵泉村、满月镇甘泉村、赵家街道周都村获评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关面乡、满月镇甘泉村、大进镇紫金村、巫山镇太和村获评市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
  在打造乡村治理示范方面,我区村村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大力推广积分制,全面实行清单制,试点开展院落制。
  坚持“三管齐下” 增强内生“驱动力”
  真心结亲戚、用心谋发展、实心解民忧、倾心帮民富。我区抓实产业帮扶,围绕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紧扣菜药果“一主两辅”、粮猪鱼“三优”、茶糖豆禽等“多特”产业,实施脱贫产业管护提质行动,补齐技术、设施、品牌短板。
  我区围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大力发展农产品仓储冷链和初深加工,提质建设市级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联合西南大学建设马铃薯良繁基地,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高山蔬菜研究院,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扩面至205个行政村,262个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
  我区围绕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脱贫户三方联动,健全合作社绑定农户、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新发放“富民贷、助农贷”35笔525万元,建成春橙、蔬菜等帮扶主导产业,覆盖90%以上脱贫户监测户。
  在做优就业帮扶上,我区建立“五清”摸底平台,常态化开展“就业状态、就业需求、技能水平、就业困难、帮扶对策”五清摸底,实现3.1万户脱贫户全覆盖、就业供需情况全掌握。建强劳务输出平台,立足开州人在北京开馆子、上海拆房子、广东建厂子、海南造房子、新疆包场子等特色聚集优势,培育“开州金勺”“金开家政”“开州建工”三大劳务品牌,脱贫人口就业人数连续3年保持近2%的增幅。
  在健全服务保障平台上,我区开辟法律咨询专网、返岗交通专线、技能提升专训,开通集中城市交通专线,发送务工专车专列,举办脱贫人口专场招聘会。今年上半年,我区脱贫人口就业4.51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800人。
  同时,我区深化创业引领,做到筑“巢”到乡村,建立科技人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农企帮扶服务61次,推广先进实用技术7项;创建创业孵化基地,支持381名自主创业人员创业担保贷款6698万元,带动就业1175人。
  我区做到引“凤”入乡村,争取6个市级专家服务团定点指导中药材种植等农业项目;深化开州在外人员联系服务工作,依托新春茶话会、乡情联络站等平台回引在外人员返乡创业460户。今年上半年,全区累计返乡创业人员8.3万人、返乡创业实体近3.6万户,总投资达350亿元,带动就业25万余人。
  我区做到留“技”在乡村,推进乡村人才技能提升行动,培训农村电商人才85人、乡村建设工匠103人,举办特色劳务品牌专项培训17班次812人,培育劳务经纪人1025名。
  整合各方资源增强帮扶“撬动力”
  人人伸出一只手,小康路上齐步走。我区深化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对接中国法学会,借助中国西部法治论坛等平台,组织干部参训1300余人次;设立法治专项基金,推动网上律师义务咨询,实现法律服务高效便捷。深化东西部协作,争取山东省和潍坊市财政援助资金4950万元,落地项目18个,打造满月镇马营村、竹溪镇灵泉村、大德镇九岭村、长沙镇齐圣村4个东西部协作示范村。
  我区深化“一区两群”协作,积极对接万盛、江津等“一区两群”对口协作单位,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共帮等8个方面推动对口协作事项全面落地见效。深化社会帮扶,引导30家民营企业投入近2亿元,实施项目31个;组织27家商会开展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捐款捐物570万元。
  我区复制落地“寿光模式”,布局建设10万亩“寿光模式”蔬菜基地,成功复制落地寿光蔬菜“六统一分”运营模式,建成临江孵化园300亩、南门科技示范园100亩试验示范基地,815个业主签订入园协议,“叮咚买菜”线上平台日订单量2.5吨以上。
  我区突出示范效应,通过推广“寿光模式”,带动全区培育绿色蔬菜基地1.5万亩,打造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30个,蔬菜冷藏、物流等初深加工经营主体25个,10万亩蔬菜基地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量70万吨、产值50亿元。
  在提质扩面消费帮扶上,我区搭建销售平台,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用好重庆消费帮扶馆等平台资源,设立消费协作专柜61个、专区4个、专店3个。
  我区创优消费环境,建设以城镇为中心、专业批发市场为特色、农村集贸市场为依托的农村商业辐射网络,举办不夜开州生活节暨汉丰湖音乐节等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带动农产品销售近1000万元。
  我区强化宣传推介,举办“开县春橙”云推销会、潍坊开州特产馆开业仪式等,签订供销合作协议40余份,帮助销售春橙、香肠等农副产品800余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区消费帮扶销售农产品1.3万吨、金额2.1亿元,带动农户1.5万人增收。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站在新起点,全区上下接续奋斗,点燃产业“新引擎”,释放发展“新活力”,提升乡村“新颜值”,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