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长沙镇谭银村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产业旺乡村美村民富
    长沙镇谭银村香稻成熟。

    村民收割香稻。

  本报记者 熊程成 文/图
  仲秋时节,行走在长沙镇谭银村,只见饱满诱人的脆桃挂满枝头,和美宜居的院落掩映在绿树丛中……一幅产业旺、乡村美、村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谭银村从聚焦美丽乡村、产业发展、民生实事等方面全面发力,积极谋划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发展特色产业
  秋风起,稻谷香。谭银村500亩香稻已经成熟,田间满是金黄,风吹稻浪翻滚,稻香扑面而来。这几天,村民正在收割香稻,欢笑声、机器的轰鸣声,回荡在村子上空。
  村民朱本万从2011年起开始开垦撂荒地种植香稻,目前种植面积达30亩。后来,为了方便村集体统一管理,他以“技术+土地”的方式入股谭银村香稻专业合作社。“村里的香稻由村集体统一购种、育秧、栽种、收割、销售,每户增收500—800元。像我这样种得多的,收入就更高。”朱本万说。
  香稻产业只是谭银村发展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谭银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香稻、冬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将地理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同时,积极邀请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
  如今,谭银村水果种植面积达1271亩,其中晚熟脆桃300亩、晚熟李子751亩、蜂糖李120亩、车厘子100亩。
  完善基础设施
  “还有10多天脆桃就大量上市了,正好赶上中秋、国庆,到时前来基地采摘脆桃的游客肯定很多,还有收购商也会相继来到山上。”谭银村晚熟脆桃基地负责人祁合明说,以前,村里路不好走,收购商都不愿意来村里,更别说游客了。
  谭银村山高坡陡,以前入村道路仅能容纳一辆小车通行,且建在悬崖峭壁上,交通十分不便,制约了当地产业发展。
  要致富先修路。近年来,谭银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铁峰山至狮子山居民点公路4.097公里、村办公室至狮子山居民点公路3.768公里,改(扩)建进村主干道……如今,谭银村实现组组通水泥路,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问题。
  同时,谭银村不断整治水库和山坪塘,让村民喝上干净的自来水,解决了村民“饮水难”问题;协调通讯公司在村里建设开通移动,解决了村民“通讯难”问题;新修村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问题;完成农村电网改造,解决了村民“用电难”问题。
   改善人居环境
  在谭银村新农村居民点,道路干净整洁,四周绿树成荫,三五村民饭后围坐在一起拉家常。
  “现在这里住起舒适,四周都有绿树,广场上还有健身器材,我们空闲的时候可以去健身。”村民争先恐后地说。
  近年来,谭银村聚焦群众重点难点问题,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为前提,以改善村容村貌为重点,实施C级、D级危房改造及人居环境整治,修建新农村居民点,打造美观整洁、文明有序的人居环境,开启村民的美好生活。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良好的环境可以吸引更多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带动农村产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同时,美丽的乡村景色、丰富的农村文化,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势必为农村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谭银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骆世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