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好“丰”景水稻收割忙
本报记者 程超
风吹稻田千层浪,又到一年丰收时。眼下,南雅镇稻田里的水稻陆续成熟,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好一派丰收景象。
南雅镇水稻种植面积1.9万余亩,其中再生稻1400亩。村民们冒着炎热抢收水稻,保证颗粒归仓,为全年粮食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机械作业,秋收按下快进键
在南雅镇民安村的稻田里,3台收割机同时作业,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很快收割完一田的稻谷,成群结队的白鹭和麻雀紧随着收割机在稻田上空来回盘旋、翩翩起舞,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田埂上,种粮大户贺青山带着工人抓紧把刚从田间收上来的稻谷装袋,用骡子驮运到不远处的公路上。
今年53岁的贺青山,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种了几十年的水稻,今年他种的2200亩水稻,全部采用了机械化种植、收割。
“现在种植水稻从种到收全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不仅效率高,还降低了劳动成本,更不用担心耽误农时了。”贺青山说,他一共购买了6台收割机,不但收割自家的,还以每亩90元的价格帮村民抢收。
贺青山告诉记者,他种了一辈子水稻,现在正在培养29岁的儿子贺伟伟接班,打算把2200亩水稻基地交给儿子管理,他则成立一个农机服务队,专门从事播种、喷药、收割等农业服务。
“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种田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也需要这种代耕代收的社会化服务。”南雅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于斯军说。
稻鱼共生,生态农业助增收
金秋时节,在南雅镇大冲村稻鱼共生试验田里,金灿灿的稻田一望无际,田边水沟里的鱼儿快乐地游来游去。村民们在稻
田里来回穿梭,割稻、脱粒、装袋、捆稻草……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
“我有35亩水稻采用的是稻鱼共生种养模式。前几天为了收割稻谷,把鱼全部赶到水沟里了。”种粮大户钱良军说,他种的是再生稻,怕用收割机收割压坏稻桩,影响再生稻的产量,就请村民来收割,收割的稻谷五五分成,作为村民的劳动报酬。
于斯军说,由于稻鱼共生,稻田没有喷洒农药,种出来的稻谷申请了“有机食品”认证,在市场上的售价更高。
稻鱼共生是以水稻种植为中心、渔业养殖为辅,稻田为鱼提供食物,鱼为稻田提供有机肥,进一步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共生共赢。
记者了解到,经过半年的时间,当初钱良军投放的鱼苗已经长到一两斤重,待到这些稻田鱼出售,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另外,再过一两个月,等到再生稻成熟,还可以多收获一季稻谷。
电商助力,稻米飘香卖全国
“这是村民散户自己种的再生稻,比起种粮大户,他们栽秧更早一些,收割时间也早一些,现在再生稻已经发出新苗了。”在大冲村一块稻田里,南雅镇宣传委员陈永杰介绍。
南雅镇村民一直有种再生稻的传统,但如果采取机械化收割,收割机会把稻桩压坏,影响再生稻生长,产量也会减产20%左右。针对这种情况,有关农机部门研发了履带更窄的再生稻专业收割机。
“我有5台再生稻专业收割机,专门为村民提供代收割服务。”书香村返乡创业新农人杨杰说,除了提供代耕代收服务,他还利用电商平台,把南雅镇的再生稻稻米销往全国各地。
“再生稻相对一季稻,经过了更长时间的生长,煮出来的米饭口感更好,深受市场欢迎。”目前,杨杰正在对再生稻稻米的包装进行设计,要利用电商平台将南雅镇再生稻稻米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另外,他还通过网上直播,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南雅镇捉稻田鱼,体验不一样的田间乐趣。
“在南雅镇,像杨杰这样的电商创业者还有3户,现在城里也有越来越多的电商从业人员在网上代售南雅镇再生稻稻米,如今南雅镇再生稻稻米正在走向全国人民的餐桌。”陈永杰说。
风吹稻田千层浪,又到一年丰收时。眼下,南雅镇稻田里的水稻陆续成熟,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好一派丰收景象。
南雅镇水稻种植面积1.9万余亩,其中再生稻1400亩。村民们冒着炎热抢收水稻,保证颗粒归仓,为全年粮食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机械作业,秋收按下快进键
在南雅镇民安村的稻田里,3台收割机同时作业,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很快收割完一田的稻谷,成群结队的白鹭和麻雀紧随着收割机在稻田上空来回盘旋、翩翩起舞,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田埂上,种粮大户贺青山带着工人抓紧把刚从田间收上来的稻谷装袋,用骡子驮运到不远处的公路上。
今年53岁的贺青山,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种了几十年的水稻,今年他种的2200亩水稻,全部采用了机械化种植、收割。
“现在种植水稻从种到收全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不仅效率高,还降低了劳动成本,更不用担心耽误农时了。”贺青山说,他一共购买了6台收割机,不但收割自家的,还以每亩90元的价格帮村民抢收。
贺青山告诉记者,他种了一辈子水稻,现在正在培养29岁的儿子贺伟伟接班,打算把2200亩水稻基地交给儿子管理,他则成立一个农机服务队,专门从事播种、喷药、收割等农业服务。
“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种田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也需要这种代耕代收的社会化服务。”南雅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于斯军说。
稻鱼共生,生态农业助增收
金秋时节,在南雅镇大冲村稻鱼共生试验田里,金灿灿的稻田一望无际,田边水沟里的鱼儿快乐地游来游去。村民们在稻
田里来回穿梭,割稻、脱粒、装袋、捆稻草……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
“我有35亩水稻采用的是稻鱼共生种养模式。前几天为了收割稻谷,把鱼全部赶到水沟里了。”种粮大户钱良军说,他种的是再生稻,怕用收割机收割压坏稻桩,影响再生稻的产量,就请村民来收割,收割的稻谷五五分成,作为村民的劳动报酬。
于斯军说,由于稻鱼共生,稻田没有喷洒农药,种出来的稻谷申请了“有机食品”认证,在市场上的售价更高。
稻鱼共生是以水稻种植为中心、渔业养殖为辅,稻田为鱼提供食物,鱼为稻田提供有机肥,进一步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共生共赢。
记者了解到,经过半年的时间,当初钱良军投放的鱼苗已经长到一两斤重,待到这些稻田鱼出售,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另外,再过一两个月,等到再生稻成熟,还可以多收获一季稻谷。
电商助力,稻米飘香卖全国
“这是村民散户自己种的再生稻,比起种粮大户,他们栽秧更早一些,收割时间也早一些,现在再生稻已经发出新苗了。”在大冲村一块稻田里,南雅镇宣传委员陈永杰介绍。
南雅镇村民一直有种再生稻的传统,但如果采取机械化收割,收割机会把稻桩压坏,影响再生稻生长,产量也会减产20%左右。针对这种情况,有关农机部门研发了履带更窄的再生稻专业收割机。
“我有5台再生稻专业收割机,专门为村民提供代收割服务。”书香村返乡创业新农人杨杰说,除了提供代耕代收服务,他还利用电商平台,把南雅镇的再生稻稻米销往全国各地。
“再生稻相对一季稻,经过了更长时间的生长,煮出来的米饭口感更好,深受市场欢迎。”目前,杨杰正在对再生稻稻米的包装进行设计,要利用电商平台将南雅镇再生稻稻米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另外,他还通过网上直播,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南雅镇捉稻田鱼,体验不一样的田间乐趣。
“在南雅镇,像杨杰这样的电商创业者还有3户,现在城里也有越来越多的电商从业人员在网上代售南雅镇再生稻稻米,如今南雅镇再生稻稻米正在走向全国人民的餐桌。”陈永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