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中和镇大力开展破“四困”促“四敢”作风提升行动
凝心聚力谋发展 培育产业促振兴
水稻成熟。(本报资料图片)

机收水稻。(本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程超
  通讯员 黄丹丹
  今年以来,中和镇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载体,强班子、带队伍、转作风、促发展,落实“四敢”要求,“敢”字当头、“干”字为先,用新时代画笔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让全镇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以学凝心铸魂汇聚力量
  “今年以来,中和镇党委常态化开展学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半年已开展集中学习研讨3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耕地保护的重要论述,并开展讨论交流。”中和镇党委书记向庆说。
  中和镇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着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坚持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中央重要会议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坚持每周一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制度,带动机关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及村(社区)干部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分享交流政策知识及业务内容,截至目前已学习20余次。
  建立干部夜校制度,人大主席牵头,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组织留宿单位干部职工开展夜校学习。
  中和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凝心铸魂,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不断为加快建设“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贡献中和力量。
  产业焕新推动乡村振兴
  8月中下旬,在中和镇白水村种粮大户苟少连的稻田里,农机手开着收割机来回穿梭,很快将1000亩水稻收割完毕,谷粒归满仓。
  “截至目前,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0100亩,仅2023年就累计培育种粮大户19户、养殖大户21户,累计流转土地8730亩,流转费280万元以上。”向庆介绍说,中和镇党委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突出产业重点,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以高标准农田整治为契机,引进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发展壮大。
  近年来,中和镇引进优秀农业企业,建成粮油基地6200余亩,粮油产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社会化和数字化发展,新义村、升平村实现无人机播种、除草、施肥、治虫,引领未来农业发展方向。
  中和镇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集中连片、提升品牌”的思路,大力发展羊肚菌、血橙、沃柑等特色产业。目前,全镇种植柑橘13200余亩,其中沃柑8600亩、血橙4600亩,柑橘产量达1.4万吨;有蔬菜大棚2500余亩,其中种植白菜、西红柿、苦瓜等时令蔬菜500余亩,种植羊肚菌2000亩;发展规模化养猪场23个、年出栏生猪3.5万头,规模化养羊场3个、年出栏羊500只,规模化养牛场6个、年出栏肉牛400头以上,规模化养鸡场3个、年出栏鸡4万只以上,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民增收明显。
  四治融合提升治理水平
  “中和镇曾是信访大镇,少数老信访户信访不断。为切实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中和镇党委以‘减存控增防变’为目标,以‘四治融合’为抓手,镇域治理取得新的突破。”向庆说,四治分别是指:自治、法治、德治、智治。
  “小网格”解决“大民生”。中和镇将全镇18个村(社区)划分为23个网格,建立了一支由23名专职网格员、11名网格指导员、173名兼职网格员、214名微网格员组成的基层治理网格工作队伍。镇、村(社区)兼职网格员周二集中下村入户,其余时间开展常态化走访,充分发挥网格员在党建指导、政策宣传、信息收集、矛盾调解、民事代办等方面的职责,解决了群众身边不少急难愁盼问题,发挥了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的功效。截至7月中旬,兼职网格员问题风险感知、主动处置上报民生事项、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各类问题全量库182条,镇级“蓄水池”53条,整改清单库117条。
  “小平台”解决“大麻烦”。中和镇以镇村调解委员会、“一庭两所”、村(社区)法律顾问及法律明白人为依托,做实警调、诉调、访调、援调等“四调对接”,帮助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353件,其中:警调案件113件、诉调案件2件、访调案件211件、援调案件27件,涉及群众489人、金额198万元。打通整合了各类司法资源破解基层“三治融合”的通道,实现了矛盾在基层化解,问题在萌芽状态解决,极大地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大走访”解决“重复访”。中和镇开展党员干部大走访,调整13名重点老信访户维稳工作专班,一人一专卷,一人一对策,重新梳理信访诉求、复盘工作开展落实情况,变群众上访为党员干部下访、随访、约访,解决重复访、越级访难题。截至目前,中和镇收到各类信访件14件,较去年同期下降60%。
  风正潮平,自当扬风破浪,任重道远,更需蹄疾步稳。目前,中和镇全体党员干部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甩开膀子,以永不懈怠的精神、敢于争先的勇气、勤政务实的作风,为乡村振兴而不断努力奋斗。